手机版
1 1 1

最新披露!这是习近平对六个重大问题的思考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文章分为六个部分,是总书记对扩大内需、稳定产业链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关系你我的未来。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需要,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0年10月13日下午,习近平在广东省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步行察看街区风貌时,向当地群众和游客挥手致意。

  2020年10月13日下午,习近平在广东省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步行察看街区风貌时,向当地群众和游客挥手致意。

  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我们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重要基础。要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重要政策目标,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这次疫情是一次实战状态下的压力测试。

  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

  要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提升产业质量,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形成对外方人为断供的强有力反制和威慑能力。

  要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

  实体经济是基础,各种制造业不能丢。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和实体产业要以自己为主,这一条绝对不能丢。

  要大力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宁肯十防九空,有些领域要做好应对百年一遇灾害的准备。

  2020年10月14日上午,习近平等参观“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

  2020年10月14日上午,习近平等参观“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

  国有企业必须做强做优做大。当然,国有企业也要改革优化,但绝对不能否定、绝对不能削弱。

  必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坚决反对把产业链、供应链政治化、武器化。

  完善城市化战略

  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

  长期来看,全国城市都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要有控制标准。要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

  东部等人口密集地区,要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

  我国现有1881个县市,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调整优化科技投入和产出结构

  更加重视遗传学、基因学、病毒学、流行病学、免疫学等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

  重视顶层设计,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努力多出“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这是16日下午,在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习近平同村民朱小红一家拉家常。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这是16日下午,在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习近平同村民朱小红一家拉家常。

  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

  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这个旗帜必须高扬。

  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要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生态红线,加快形成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在空间上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合理限定。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充实中央、省、市、县四级公共卫生机构,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

  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医院感染病科、生物实验室等的规划建设,做好敏感医疗和实验数据管理。

  延伸阅读

  习近平: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1日 09:41 来源:“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 编辑:宿党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