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布茹玛汗·毛勒朵:把祖国刻在心中

微信扫一扫 ×

  新疆乌恰县地处我国领土最西端,是祖国大地送走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在高寒、漫长的边境线上,一位柯尔克孜族大妈坚守60年,用双脚踩出20多万公里的巡边足迹,在10多万块大大小小的石头上镌刻下祖国的名字,被守边战士亲切地称为冬古拉玛山的“活界碑”。让我们来认识“人民楷模”——布茹玛汗·毛勒朵。 

  这是帕米尔高原上最常见的石头。布茹玛汗说,刻上了“中国”两个字,这块石头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布茹玛汗是乌恰县吉根乡的一名普通牧民。吉根乡人口不足2000人,却有着绵延100多公里的边境线。1961年,19岁的布茹玛汗与丈夫来到帕米尔高原上的冬古拉玛山口,成为这里第一批义务护边员。

111

  冬古拉玛山口是吉尔吉斯斯坦等中西亚国家通往南疆地区的重要通道,4200多米的海拔使得这里积雪终年不化。“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漫长而寒冷的冬天给巡边护边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但布茹玛汗从没退缩过。

  布茹玛汗从小就被父亲教导,边境线安稳国家才能安稳,人们才能有幸福的生活。这句朴实的话语成为布茹玛汗一生坚守的信条。

  早年间,在巡边守边的过程中,布茹玛汗发现,很多边界线上因为没有界碑,出现了被自然或人为扰动的现象。望着绵延的边境线,布茹玛汗想到了一个办法,她要在石头上刻出“中国”两个字,并把石头沿国界线埋下去,以此充当延续的界碑。

  布茹玛汗常说,中国的领土,每一寸土地都是有生命的,都应该留下中国的烙印。几十年来,在石头上刻字成了布茹玛汗最大的爱好。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忘了时间、忘了回家,有多少次被石头划破了双手、被雨水浸透了衣衫。

  1986年7月的一个早晨,布茹玛汗像往常一样到山口巡边。刚到边境线,她就发现其中一座界碑被人为挪动过。来不及多想,布茹玛汗掉头就往派出所赶去。

  民警们很难想象,漫长的边境线上,一位普通牧民是如何发现这25厘米的差异,又是如何蹒跚着赶6个多小时的山路来报案的。

  守卫家乡、守好祖国的边境线,依靠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在布茹玛汗的影响下,如今,她的5个子女也都成为了护边员。

  作为一个母亲,布茹玛汗每天牵挂的除了自己的子女,还有她军营哨所里的孩子们。

  几十年来,这里的守边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战士们早已说不清布茹玛汗为他们杀了多少只羊,织了多少件毛衣。巡边路上,布茹玛汗和守边官兵们无数次共同面对险境。被困风雪中,她多次用自己的胸怀温暖冻伤战士的双脚,用自己的毡房给断了给养的官兵营造一个温暖的家。60年来,布茹玛汗累计救助官兵156人次。

  从19岁到79岁,光阴如梭,布茹玛汗用爱心滋润着边疆的每一棵草木,用坚守呵护着边境线上的每一寸土地。沿着冬古拉玛的河谷和山坡,这10万多块刻着“中国”二字的石头,就是对这份初心最好的证明。

  2019年9月,布茹玛汗·毛勒朵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了解更多细节,请登录《共产党员》电视栏目网页点击收看。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9日 13:32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