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峥嵘岁月】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图①:观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    图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外景。    图③:郑福来在卢沟桥上讲述抗战故事。    图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型雕塑《铜墙铁壁》。

  图①:观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图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外景。图③:郑福来在卢沟桥上讲述抗战故事。图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型雕塑《铜墙铁壁》。

  1937年7月7日,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日本侵略者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企图灭亡中国。

  1945年8月15日,也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以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取得了伟大胜利,深刻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宛平城墙坑坑洼洼的弹痕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记载历史沧桑的展品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里,参观者或低语、或沉思、或感叹。参观人群中,一位父亲低声对儿子说:“当年,就是在这里,中华儿女奋起抗争,中华民族这头‘睡狮’苏醒了。”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见证了日本侵略者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也见证了中华儿女奋起抵抗的决心。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就通过电波激荡着亿万国人的心:“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民族实行抗战”,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响应。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讲起这段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激动不已:“正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面旗帜,召唤全中国的各党派各界各军、工农兵学商,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大举增兵中国,妄图速战速决,在几个月内就使中国屈服。但是,中国全民族抗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攻占广州、武汉,其攻势达到顶点,此后就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3年,八路军卫南战役和林南战役揭开了中国战场对日战略反攻的序幕,直至最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民族耻辱。”张云逸大将的孙子、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晓龙说,中华儿女经过极其艰苦的斗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终于取得完全胜利、获得民族解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937年11月日军攻占太原后,在华北战场,国民党军队从前线大规模后撤,八路军则朝着相反方向大步挺进敌后沦陷区。此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一个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战斗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支撑起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历史充分证明,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没有一个政治力量可以把全民族团结起来,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撰写《论持久战》,有力地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战争最初阶段就富有远见地指明了战争整个趋势和发展过程,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团结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坚强政治领导核心。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面对国民党的挑衅,中国共产党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联合、求团结。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依然以民族存亡为重,坚决维护、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纵观抗战始终,之所以能够维护团结抗战大局,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佑新说。

  1938年12月,日本发布《大陆命令第241号》,指令侵华日军以主要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自此,以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为主体的敌后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处于主导地位。美军驻延安军事观察组评论道: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和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整个抗战中抗击了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指战员伤亡60多万人,抗日根据地的群众伤亡600多万人。

  伟大抗战精神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柜中,一把锈迹斑斑的大刀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讲解员介绍:“抗战时期,中国军人凭着一腔血勇,在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依然手持大刀奋勇杀敌,不畏生死,令人敬佩。”八路军用过的文书、枪套,新四军的军鞋、搪瓷碗,缴获的日军武器及装备,中国共产党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示意图、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示意图……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让参观者深刻感受到伟大抗战精神的力量。

  抗战时期,作家巴金写道:“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当时的一篇报纸社评写道:“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达到。”抗战时期,中华儿女就是这样,为了民族生存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门口,刚刚看完展览的北京市民朱女士感慨:“我带女儿过来学习抗战历史、缅怀先烈,让她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卢沟桥畔宛平城,阳光下已经有些暖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雄伟庄严,纪念馆前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格外醒目。

【感悟初心】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翻开1945年9月3日的《新华日报》,二版中线位置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格外醒目:“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这幅笔力遒劲的题词,抒发了一个伟大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喜悦和豪迈。墨迹晕染,露来霜往。这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正义事业的史册上。

  以枯草、树皮和棉絮果腹的杨靖宇,只身与敌人周旋直至牺牲;亲笔写信告谕官兵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决不半点改变的张自忠,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纵身跳下悬崖……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无论是殉国将领,还是众多英雄群体、普通民众,他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不屈脊梁,彰显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节,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伟大的抗日战争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闪耀着永恒的精神光芒,恒久照亮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神上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伟大抗战精神不仅属于那段血与火交织的不屈岁月,而且历久弥新、超越时空,不断给予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以抗战伟大胜利为起点,中国人民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发愤图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继续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气概,奋勇搏击、迎难而上、勇于斗争,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亲历者说】卢沟桥镇老镇长——“要把抗战历史告诉更多人”

  郑福来,卢沟桥镇的老镇长,今年已经90岁,世代居住在北京西郊的卢沟桥畔。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时,炮弹就在他家的房前爆炸。作为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讲述抗战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成为郑福来一辈子的事业。从1951年开始,郑福来就当起了义务讲解员,直到现在。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讲解抗战历史,郑福来老人从不喊累。“年龄大了,我得抓紧时间。”他说自己正在整理材料,准备传给后人,“要把抗战历史告诉更多人,把伟大抗战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场景,成为郑福来永生难忘的记忆。

  灾难绝不能重演,历史绝不能忘记。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中国人民经过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一再证明,在强敌面前,我们中华民族是不屈不挠的!”老人自豪地说。

  几十年来,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学校、社区、军营,听过郑福来讲解抗战历史的人不计其数,但是,他最喜欢给孩子们讲。“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让他们知道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要让孩子们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以此激励他们爱党爱国、奋发图强。”

  2015年7月7日,北京市卢沟桥文化旅游区办事处的张妍正式拜郑福来为师,跟着他学习讲解抗战历史。

  “这是值得干一辈子的事,我一定认真讲解,将伟大抗战精神传承下去。”今年34岁的张妍是所在单位的入党积极分子。她说:“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珍爱和平。我的老师1952年就入党了,我要以他为榜样,讲好抗战历史。”

  卢沟桥下,永定河水缓缓流淌;宛平城墙上,侵略者的弹痕将历史凝固。从亲历者到讲述人,郑福来用一辈子的坚守,传承着抗战精神。

  延伸阅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永远铭刻史册的伟大胜利

  【峥嵘岁月】百团大战 抗战史上的伟大壮举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3日 07:27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