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df5ce607ad114d289c883cdfe45f0e02

  习近平总书记是2018年1月11日在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引用这一名言的。习总书记说:“全面加强纪律建设,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纪律严明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表明了用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出自宋代包拯的《上殿札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法令能够得以执行,纪律自然就会严明,这样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没有不能被教化的百姓。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之名。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即出自《包孝肃公奏议》的《上殿札子》。

  “札子”是古代公文的一种形式,用于向皇帝或长官进言议事。包拯的这封《上殿札子》作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当时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旱灾,按照“天人感应”说,一定是国家的治理特别是司法方面出现了问题。仁宗于是下罪己诏,并要求官员积极上书言事,指摘朝廷存在的过失以图改进,包拯于是就写了这封有名则札子,表达了自己对于司法方面的一些感触和建议。

  具体到“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这句话,其相对完整的上下文是: “臣闻法令者,人主之大柄,而国家治乱安危之所系焉,不可不慎。缘近岁以来,赏罚之典,或尚因循,且人知法令之不足信,则赏罚何以沮劝乎!昔唐文宗问宰臣李石:‘天下何以易治?’李石对以‘朝延法令行则易治’。诚哉!治道之要,无大于此。伏望陛下临决大政,信任正人。赏者必当其功,不可以恩进;罚者必当其罪,不可以幸免。邪佞者虽近必黜,忠直者虽远必收,在陛下力行而已。”

  这段话的大意是:法令是君王治理天下的根本手段,国家的治乱安危很大程度上维系在法令上,所以一定要谨慎对待。近些年来,朝廷在法令方面有因循苟且之处,这是很危险的。如果人们认为国家的法令不足相信,那么还怎样用它来赏善罚恶呢?唐朝的时候,文宗皇帝曾经问宰相李石怎样治理天下才能事半功倍,李石回答说朝廷的法令能够严格执行,天下治理起来就会轻松很多。这话说得太对了。所以我希望陛下要信任正人君子,严格按照法令办事,做得好就赏,做得不好就罚;忠诚正直的就算关系再远也要提拔,奸佞邪恶的就算是亲信也要贬斥。法令能够贯彻执行,那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没有教化不好的百姓,关键就在陛下能不能严格执行了。

  历史上,关于执法公平、一视同仁的例子,又莫过于包拯本人。比如他在担任监察御史时,就曾弹劾并坚持要求仁宗罢免了与宰相陈执中关系密切并深得仁宗宠爱的转运使的贪官王逵,任庐州知州时又惩戒了借自己官威横行乡里的族人,等等。民间说他有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铡刀,龙头铡铡皇亲国戚,虎头铡铡贪官污吏,狗头铡铡地痞流氓,无论是谁,只要作奸犯科,犯下死罪,到包公手中,不问高低贵贱,一律开刀问斩。这虽然是传说,但其中表现出的,是百姓对于包公公平执法的肯定,以及对于司法公平的渴望。

  所以,包拯的这句话虽然看似简单,但内中所包含的,却是极其丰厚的传统智慧以及包公本人宝贵的治理经验与司法良心。这些宝贵的经验与智慧,直到今天,也依然闪耀着动人的光芒,能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治理提供宝贵的参考。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9日 08:27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