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夫孝,德之本也(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0563dce8bee449ba808b659f602c97ec

  这句话是2019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的。习总书记说:“古人讲,‘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夫孝,德之本也”,出自《孝经》。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产生于中国先秦以来就非常深厚的重孝的文化土壤之中;自其产生之后,又因为对“孝”的系统化阐述和社会功用的开创性推广而受到了异乎寻常的重视,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它的作者,有孔子、曾子、曾门弟子等不同说法,现代学者从思想传承、内容特色、行文风格出发,认为子思的可能性为最大。

  还要解释的一个问题是《孝经》的名称。我们知道,《易经》《书经》《诗经》这些儒家著作的“经”字,是因汉代人将其奉为经典而后加上去的。而《孝经》在汉代以前并不称《孝》,直接就叫《孝经》,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引用了《孝经》这一名称。那么,《孝经》的“经”字是什么意思呢?一般认为是道理、原则、方法的意思。皇侃在为《孝经》作注释时就说:“经者,常也,法也。……事亲常行,存世不灭,是其常也;为百代规模,人生所资,是其法也。……孝为百行之本,故名曰《孝经》。”用今天的话说,《孝经》就是关于孝的道理和行孝的方法。

  《孝经》篇幅很短,不到两千字。但在这极短的篇幅中,却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孝道思想体系。今本《孝经》是西汉时期刘向编定的,共十八章,按学者胡平生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孝”的基本理论。包括《开宗明义章第一》《天子章第二》《诸侯章第三》《卿大夫章第四》《士章第五》《庶人章第六》。主要讲“孝”是“德之本”,提出了“孝”由初级至高级的三个阶段,即“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分别规定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种不同的“孝”的内涵。第二部分讲“孝道”与政治的关系。包括《三才章第七》《孝治章第八》《圣治章第九》《五刑章第十一》《广要道章第十二》《广至德章第十三》《广扬名章第十四》《感应章第十六》《事君章第十七》。主要讲述“以孝治天下”的道理和方法。第三部分讲“孝道”的实行。包括《纪孝行章第十》《谏诤章第十五》《丧亲章第十八》以及散见于各章中的零星的句子。主要讲实行“孝道”的一些原则和礼法,又说明了服亲丧时孝子应尽的礼仪。

  具体到“夫孝,德之本也”这句话,则出自于《孝经》的第一章,也就是《开宗明义第一》。其完整的语境是: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参在旁侍坐。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至高之德、切要之道,用以顺天下人心,使人民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曾子离席而起,恭敬地回答说:“学生曾参愚昧,怎么会知道呢?”孔子说:“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这里生发开来。你坐下,我现在就跟你讲!人的身体以至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以德立身,实行大道,使美好的名声传扬于后世,以光耀父母,则是实行孝道的最终目标。所以实行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进而在侍奉君主的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最终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业。《诗经·大雅》说:‘常常怀念祖先的恩泽,念念不忘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德行’。”

  其中,“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孝经》的核心,整部《孝经》就是围绕着这句话而展开的。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的文化含量却非常丰富。要真正理解这句话,就要对“孝”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重要性、中国特别是儒家“援情入理”的伦理教化特点,以及为什么把“孝”这种以子女对父母的亲爱感激之情升华而出的道德情感单独拈出作为教化的根本这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有所了解。

  我们先说第一点:“孝”在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在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孝”是一个被高度重视的品德。我们看先秦典籍,基本上各家各派,都是把“孝”作为一个正面品质来赞美的。而在所有的学派中,对“孝”最为强调的,又当然是儒家。孔子本人对“孝”极为推崇,在《论语》中,直接提到“孝”字的就有十余处之多,比如“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等等。还有一些地方,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孝”字,但也是论孝的名言,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等。之所以如此,和两个因素紧密相关。一是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农业生产高度依赖经验,而老年人由于掌握了更为熟练的经验技巧,就很容易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二是由于中国处于内陆,没有像古希腊那样因为航海贸易等原因造成的由血缘社会向地缘社会的较为完整的转化,所以氏族血缘关系在国家形成之后被保存下来,并以文明的形式加以强化。在这种情形下,作为儒家学者的子思,推出《孝经》,将“孝”推到“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崇高地位,就可以说是应有之义了。

  再说第二点: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援情入理”的伦理教化特点。

  对于任何国家和民族而言,没有一套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伦理道德体系,都是无法想象的。所以,让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就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基本的任务。那么,究竟怎样建立起一套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认同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呢?从人类的历史实践来看,基本的方法无非就是三种。

  第一种是宗教教化。就本质而言,宗教的核心其实就是一套伦理道德规范,并且以神的名义,允诺给信徒以巨大的福利,给不信者以巨大的灾难。

  第二种是理性教育。它也是告诉人们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但与宗教熏陶依靠的是超自然的力量不同,它诉诸的是人类的理性和自觉精神。

  第三种就是“缘情入理”。它从人类共同具有的感情出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己及人,推衍出一整套伦理道德规范。和前两者不同,它诉诸的是人类的共情能力。它植根于现实人际关系,这就比宗教显得近切而可信;它诉诸情感,所以比完全的理性教育更有温度。大学者王国维有一个感叹,就是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感慨移用来评价纯粹理性在道德养成方面的缺憾。与之相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缘情入理的道德养成方式,却是既可信又可爱的。

  再说第三点:为什么“孝”被单独拈出。

  刚才我们说到“缘情入理”。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比如和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伴侣之间的爱情,和同胞兄弟的手足之情,等等。那么,儒家为什么单单把“孝”这种由子女对父母的依恋感激之情升华而出的道德情感拿出来,作为“德之本”呢?原因很简单:在所有这些感情之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是最为稳定、普遍而可靠的。这种亲情源自本能。大自然是神奇的,为了种族的繁衍,它给予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动物以爱子孙后代的天性。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所以父母就会对子女付出无私的关爱;子女依赖父母的养育,所以就对父母有一种自然的依恋和感恩。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在生命的过程中,都会对这两种感情感受至深。儒家在这些情感中,将“孝”这种最天然、稳定、美好、可靠的情感拿出来作为“缘情入理”的抓手,由对父母的爱与责任推及到兄弟姊妹,这就推导出了完整的家族伦理;由个人所承担的家庭责任而推及到社会责任,这就推导出了完整的社会伦理。它极高明而道中庸,体现出极高的智慧。

  在中国的封建时代,由于儒家很早就确立了其官学的地位,所以其“夫孝,德之本也”的主张也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可与施行,在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那么,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化的今天,“孝”这种传统美德是否就成为明日黄花,不再具有实际价值,而只能被当作老古董放到历史的博物馆中陈列展览了呢?

  当然不是。作为一个在封建时代流传甚广、被加入了很多封建道德色彩的传统道德观念,“孝”特别是所谓“孝道”中包含着许多封建性糟粕是正常的。但只要我们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则仍然能从中发掘出很多能够为今天所用的东西。其中最值得肯定的,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恩与回馈之心,以及进而推己及人地在整个社会所营造出的尊重老人、关心老人的风气与氛围。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妥善解决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而这些中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对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对于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对于加强家庭建设,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对于提高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都能发挥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9日 08:14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