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0a29c9db99cb493f8b8a7edbc336c150

  “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是2018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的。习总书记说:“‘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党中央考虑启动这次宪法修改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需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决策和推进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在国家机构顶层设计上作出重要调整和完善,涉及宪法修改问题。党中央决定先进行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全国人大常委会2016年、2017年先后作出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试点工作的决定和在全国各地推开试点工作的决定;同时积极准备和推进国家监察立法工作。现在,宪法修改和国家监察立法工作都在抓紧进行,拟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从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过程看,比较好地处理了深化改革和推进法治的关系,贯彻了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要求,彰显了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执政原则。”

  “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出自《战国策·赵策二》,意思是根据变化的时代来制定法令,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礼教。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时期国别史料汇编,其主要内容,是战国时期纵横家们的谋略和论辩之辞。纵横家是战国时期的弄潮儿。当时天下局面复杂多变,形势波谲云诡,这就给了纵横家们以极大的驰骋空间;其中的翘楚如苏秦、张仪、范雎等人,朝秦暮楚、纵横捭阖,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出奇制胜的谋略、游说诸侯的说词被记录下来,经西汉学者刘向的编辑和整理,就是《战国策》了。它以国为别,分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魏、中山十二国,共三十三卷,是我们了解那一时代重要参考文献。

  当时的纵横家,比较著名的有公孙衍、张仪、苏秦、虞卿等人,他们虽然在政治上的见解有所不同,却都有着渊博的学识,特别是对外交游说之术非常重视。为了切磋说动国君的技艺,展现自己的谋略和外交才能,他们不断地收集历史资料储以备用,并把自己在各国间从事的外交活动记录下来用以反思,有的甚至还亲自拟作,以练习雄辩的技能。《战国策》中的大多数文章就是这样产生的。

  具体到“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的出处,则是《战国策》中《赵策》的第二篇。当然,赵武灵王是战国一代霸主,并非纵横家。但他为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与守旧大臣之间的对话中,却充满着纵横家般的智谋与雄辩,这应该是刘向将其言行编入《战国策》的重要原因。

  “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这一传统的治理箴言,在今天也依然没有失去其积极意义。实际上,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完善立法体制,加强重点领域立法,都是为了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并且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8日 21:57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