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见不贤而内自省(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392b8253c3a0484991f95fa51c07ed13

  2018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一名言。习总书记说:“正风反腐,人人有责,要当参与者,不当旁观者。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坚决抛弃‘看戏’心态,真正从别人身上汲取教训,把未病当作有病防,坚守底线、追求高标准,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要加强纪律教育,不搞不教而诛,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用典型案例当头棒喝,使更多的干部红脸出汗、知错知止,‘见不贤而内自省’,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见不贤而内自省”出自《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载孔子以及孔子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作品,它也是后世研究孔子思想的最为可靠的一部作品。说到影响,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孔子无疑是最为广大深远的一个。那么,何以如此重要的一个思想家,他的思想,竟然主要来靠一部语录体的作品来承载呢?这就要说到孔子对于著述的态度了。我们知道,孔子之前,是“学在官府”的,在孔子之前,除了老子在出关之前为关令尹僖所迫而留下了《老子》五千言,没有任何一个思想家留下过自己的私人著述。所以,孔子本人奉行“述而不作”的原则,更愿意投身于前代文献的整理事业,也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孔子在世时,弟子们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也没有把老师的思想整理下来的现实需要。孔子死后,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们害怕老师的思想流失,这才根据老师言行的追思,写下了《论语》这部书。因为是语录体,所以它并不像《孟子》《韩非子》等后世子书那样严谨而富有体系性。全书共492章,分20篇,每篇以首章的前几个字命名,如《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等。每篇所收的章节在内容上约略有所侧重,但也不甚拘泥。

  由于“论语”一名是汉代新创,所以当时人还不太习惯使用,往往沿用旧的名称,称为《孔子》。如:司马迁《史记·宋世家赞》有“《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子奴,比干谏而死”。这一条见于《论语·微子》,是记事的语言,并非孔子本人说的话。又如:刘向《说苑·建本》有“《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一条见于《论语·学而》,是孔子弟子有子说的话。

  具体到“见不贤而内自省”这句话,它出于《里仁第四》,其完整的上下文是:“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对于“思齐”和“内自省”,历来解释不一,而公认较为权威的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解释:“思齐者,冀己亦有是善”“内自省,恐己亦有是恶”。所以,整句的翻译就应该是:见到贤人,就想着向他看齐,学习他的长处;看到不贤的人,就要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孔子的这番话语,是对于儒家学习观的一个极好的表述。儒家是一个特别注重学习的学派,孔子本人是一个特别重视学习的人。翻开《论语》,就会发现其中讲到学习的内容特别多。比如说到学习的态度,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说到学习的方法,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说到学习的益处,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等等。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孔子说到的“学习”,还是指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而众所周知,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人,仅仅具有知识和专业技能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并有所成就,除了某些特定的职业,绝大多数人依靠更多的其实还是专业技能之外的东西,比如意志、品质、为人处事,等等。而要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仅仅依靠书本就远远不够了。在这种情形下,最好的老师,就只能是他人。

  那么,应当如何以他人为师,向他人学习呢?孔子又把情况分成了两种。

  一种是“贤者”,就是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没问题,当然是向他们看齐,以谦虚的心态积极向他们学习。当然,以谦虚的心态积极向他人学习,绝不意味着亦步亦趋地仿效他人,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单纯地模仿,很可能会成为他人眼中的笑话。我们向贤人学习,学习的是他们之所以成为贤人的那些本质性的东西。比如我们上学时,老师会让我们向那些优等生学习。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有的人把优等生的作息时间表抄过来,优等生睡觉他也睡觉,优等生吃饭他也吃饭,甚至觉得他们走路吃饭的姿势都大有深意,亦步亦趋地进行模仿。这样“学习”的效果,只能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别人的好处没学到,反而把自己的长处也丢掉了。学习优等生的正确方法,是学习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以及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简单地在细节处进行模仿,注定是不会取得效果的。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孔子这里说的“贤者”,并不是作为儒家理想人格而存在的那个意思上的“贤人”。作为儒家理想人格而存在的“贤人”,按照《大戴礼记》中的记载是这样的:“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能够被称作“贤人”的人,他们爱百姓所爱,憎百姓所憎恶,感情完全与人民相通;他们取百姓所欲取,舍百姓所欲舍,处理问题的方式与百姓保持一致。他们的行为合乎规范,但这么做并非出于矫揉造作,所以并不伤害本性;他们的语言足以成为天下的表率,但这样说并非出于言不由衷,所以也不会给自身带来麻烦。他们身为平民时有志向、有抱负,希望能够身居高位为人民造福;他们成为王侯将相时也不积攒财物,而是将钱财用于百姓。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贤人”的称号。——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找,那么绝大多数人终生也很难有机会找到一个“贤者”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了。孔子在这里所说的“贤者”,其实很宽泛,只要在某一方面胜过自己,那么,他就是在这一方面的“贤者”。这从孔子的另一句话中可以得到印证,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则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另一种情况则是那些“不贤”,也就是那些不好的人。对于这样的人,孔子的态度是“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以之为鉴,反思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问题,从而加以改进。

  与“见贤思齐”相比,“见不贤而内自省”要更难,但意义也更为重大。

  说它“更难”,是因为从心理机制上来讲,发现自己的缺点往往是和自我否定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多数人在面对自己的缺点,往往会对自己的缺点采取或习焉不察,或拒斥反感的态度。

  说它“意义重大”,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对于个体的自我完善具有特别明显的效果。从本能上讲,我们天生是善于发现他人不足,善于对他人进行批评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很早就指出了这一点。曾经有人问泰勒斯,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难的,泰勒斯的回答是“认识你自己”;又问什么事情最容易,回答是:“给别人提建议。”泰勒斯的这一回答得到了现代心理学的证实。大量的调查说明,人们对于自己,往往有一种“迷之自信”,也就是对自己的优点往往有高估的倾向,对缺点却常常习焉不察;对别人则恰恰相反,发现别人的优点很难,但对别人的缺点,则往往洞若观火、明察秋毫。中国有一句俗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完成思路的转换,养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习惯,每当我们敏锐地发现他人的缺点,就一条条地记录下来,然后对照自己,反躬自问,假如自己有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就赶快改正,则其所能取得的进步,一定会是惊人的。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即使自己并没有他人的缺点而也能加以戒惧,就如总书记所说的“把未病当有病防”,那就不但能减少已有的问题,也能够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了。

  另一个原因,则是避免重大失误。对于个体而言,有些错误的代价是极为高昂的,一旦犯了这种错误,那就是人生的不能承受之重,甚至是灭顶之灾。在这样的情况下,避免类似错误的唯一方法,就是善于从他人的过失中汲取教训。一句流传很广的格言说:“愚蠢的人不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一般的人从自己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智慧的人善于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对于个体适用,对于政党、国家,其实也同样适用。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正与其善于“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善于从历史和当代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有着密切的关联。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后不久,毛泽东同志就不断警告全党不要做李自成;苏联、东欧剧变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也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如果我们没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勇气和能力,就不可能取得今天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总而言之,假如我们既能“见贤思齐”,又能“见不贤而内自省”,则效果就一定如宋代大儒尹焞(TUN1)在《论语解》中所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见到好的就想着向他学习,向他看齐;看到不好的就反思自己并加以改进,这样的话,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就都是我的老师,这样的话,我们的进步还得了吗?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8日 20:17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