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a819a251e7e249968550048b8666b77c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一名言。习总书记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这句话的出处,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的《教条示龙场诸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立志成为圣人,就能够成就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能成就贤人。

  “王阳明”这三个字,在中国绝对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是浙江余姚人,本名王云,后改名守仁,阳明是他的号。说到王阳明,人们喜欢在他名号的前面加上一大堆称号: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等等。但实际上,所有这些称号在“王阳明”这个闪闪发光的名字面前都显得暗淡无光。能够和他相配的名号大概只有一个,那就是所谓“千古完人”。古人向来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说,做到这三者中的任何一点,你就是个不朽的人,都做到了,你才能叫“完人”。以此衡量,能够将这三点都做到的,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一个是王阳明,另一个是曾国藩。

  王阳明著述颇丰,后人辑为《王文成公全书》。具体到“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则见于他的《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教条”是教育条例、教育守则的意思,“教条示龙场诸生”就是他给在龙场学习的弟子们写的教育条例。

  王阳明写下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他在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因反对大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几乎打死,而后贬谪到贵州龙场做驿丞。当时的贵州龙场驿,是一个极其荒凉破败的地方,疫病盛行,毒虫遍地,王阳明在这里,曾经一天看到三个人相继死去,可见居住环境之恶劣。比自然环境更危险的是刘瑾害阳明之心不死,而以刘瑾的势力,要害死王阳明并非难事,所以王阳明来到这里,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状元出身,自幼家境很好。他本人生性聪颖,科举之路也好、仕宦之路也好,总体来说也还是相对顺遂的。这样的出身、这样的经历,而今突然被贬到了如此偏僻荒蛮、瘴痢横行的地方去做一个驿丞,对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人生的一个重大挫折。但很显然,王阳明不是普通人。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后来的事实证明,对于王阳明来说,这一段苦难的龙场岁月,却是一个让他的生命进入全新境界的重大契机。为了表明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他给自己做了一个硕大的石头棺材,在这里休息、思考,对自己的学问和人生进行了彻底而冷静的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在一个深夜的大彻大悟。这一幕,绝对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场面”:“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而起,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被贬到龙场之前,王阳明本来就已经以其气节、学问而在海内享有盛名。如今龙场悟道的消息一旦传播开来,当时的思想界立刻就被搅动起来了。小小的龙场驿,一下子就成了整个中国思想界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前来拜谒、求学的人是络绎不绝。面对这些求学的弟子,王阳明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给他们立下了四条规矩。这四条规矩是:第一,立志,也就是要有远大的志向;第二,勤学,也就是学习态度要刻苦;第三,改过,也就是知错能改;第四,责善,也就是要以道义相抵,对他人的不足之处,要友好善意地加以提示和纠正。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属于四个“教条”中的第一条“立志”。其相对完整的上下文是:“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qi)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意思是:志向不确立,天下就没有可以办成的事情,就算学习手艺、技术,也莫不如此。如今不少读书人,却在懒散怠惰中荒废时日,百无一成,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立志的缘故。立志成为圣人,就能够成就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能成就贤人。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没有辔头的马,没有舵的船,四处飘荡,将要去往何方呢?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的出处和背景就是这样。细加分析,这里面其实有两层含义。

  第一,是立志,特别是立一个高远之志的重要性。一个人想要成就什么,你才能成就什么,没有强烈的愿望,你就只能顺波逐流、一事无成。这当然是正确的。

  王阳明何以能够如此呢?答案就在于“立志”。王阳明很早就确立了自己愿意用一生去为之奋斗的志向,这个志向,就是成就圣贤。当他还是少年的时候,有一天忽然问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王阳明的父亲曾经中过状元,在当时是人人艳羡的事情,所以老师就回答说读书的目的,就是像你父亲那样中状元,然后做官。对于老师的回答,王阳明不以为意,他说读书的目的,不应该是中状元,做大官,而是要做孔子那样的圣贤。圣贤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用张载的话来说,就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在这个高远之志的召唤下,王阳明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他在诱惑面前不堕落,在苦难面前不崩溃,得失面前不动心,以勇毅深沉的气度,开创出灿烂的人生格局。

  其实,王阳明的经验并非他所独有。实际上历史上凡有所成就者,莫不对立志非常重视。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并以“大成至圣先师”为后世所铭记?

  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现成的例子。如孔子“十有五而有志于学”,最终成就了集大成者的儒者;诸葛亮躬耕垄亩时就自比管仲乐毅,而终于建立了不世的功业;范仲淹还是秀才的时候就立下了“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大志,终于成为一代名臣,等等。实际上,王阳明本人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王阳明一生所取得的光辉成就。那么,是什么成就了他的灿烂一生呢?首先就在于他高远的志向。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确立了做像孔子那样圣贤的志向,如果他没有这个高远的志向,而只想像一般人那样有机会就发大财、做大官,没机会就苟全于世的话,那么王阳明早就在刘瑾、宁王朱宸濠的淫威下屈服或退缩了。

  第二,怎样把志向落在实处。这一层含义并没有直接写在文字表面上,但是,只要我们知道了这句话的出处,就能在字里行间找到答案。

  “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的出处,是宋代的理学大师周敦颐的《通书·志学》:“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意思是“圣人追慕效法上天,贤人追慕效法圣人,士人追慕效法贤人”。作为影响深远的理学大师,周敦颐这番话影响深远,不过在封建时代,基本上没有哪个读书人敢说自己已经到达了“圣人”的境界,所以通常都是以“希圣希贤”自励的。“立志而圣”“立志而贤”与“希圣希贤”的继承关系是一目了然的。

  知道了这句话的出处,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立志而圣”“立志而贤”的关键,就在于“希圣”“希贤”,也就是追慕、效法他们。那么,怎样追慕效法呢?王阳明在这篇文章中没有写,但在其他地方,是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的,这就是他在龙场悟道时心心念念的一句话:“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也就是说,想一想圣人如果身在此境会怎么办,那么你就怎么办。我们经常讲“与圣贤同行”,这就叫“与圣贤同行”。王阳明在龙场受困的时候,想到的是孔子一生颠沛流离,但并未绝望,而是始终以文明的火种自况,所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正是这种强大的使命感与自信心,伴随着王阳明度过了苦难的岁月,并得到了学问与人生的飞跃。

  还要指出的一点就是,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年轻人立志的时候,除了个人成长,还特别强调了个人与社会、国家、民族的关系,强调要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国家、民族的大我之中。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它除了关乎个人的成长,还关乎个体生命的意义与幸福。按照现代心理学所揭示的所谓幸福,其实是意义感获得实现的副产品,而意义感的获得,最普遍的方式就是所谓“be a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翻译成汉语,就是成为一个伟大的东西的一部分,而国家、民族就是那个天然的大于你的伟大的东西。立志为国家民族而奋斗,关乎成长,关乎意义,关乎幸福,这样的志向,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值得拥有。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8日 19:41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