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b35928f5afe543228d171866906c0580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引用了这一名言。习总书记说:“我们要建立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荣、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我们应该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中庸》。

  《中庸》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写《中庸》的原因,南宋理学家朱熹解释说:“子思子忧道学之失传而作也。”也就是说在孔子去世后,面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子思担忧儒家思想会因竞争而没落,于是写《中庸》加以弘扬。《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肯定人性中“至善”的本质是天赋予的,人能遵循这种天赋的本性便是“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自身便是教。随后又解释说“道”是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人若想修“道”,首先应该追寻自己内心中的道德本性。这里,《中庸》与《大学》有些不同,《中庸》的重点在于讨论性情的表现形式和尺度,它认为,人除了内心的道德本性要自觉把握外,还要把握性情萌发之后的节度,因为人性中除了道德理性外还有情感的成分,于是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对于“中庸”,一般人经常会有所误解,觉得中庸就是无原则、无主见、不偏不倚、不思进取、随波逐流。实际上,这些表现并不是“中庸”,而是孔子最痛恨的“乡愿”。“中庸”二字的意思,按照汉代大儒郑玄的解释,就是“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也就是说,它是一部讲如何运用儒家“中和之道”的书,而运用的关键,一言以蔽之,就是孔子《论语》中的一句话“过犹不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对分寸感的精妙把控。关于什么是“过”,什么是“不及”,以及怎样做到“中庸”,冯友兰先生在其《新世训》中,曾以“守信”也就是信守诺言为例,进行过一个很好的说明。守信自然是良好的品德,但也要根据具体的场合来决定信守诺言的分寸。比如与人约会,不按时赴约就叫“不及”。但《庄子》里提到的尾生,他与心上人约定在桥下约会,在等人的时候发了洪水,尾生为了不失信于心上人,竟然抱着柱子被淹死在桥下,这就叫“过”。“中庸”,在正常情况下就是按时赴约;当发了水,就应该及时上岸,换一个能够彼此互相看见的地方继续等候。冯友兰所举的例子,就非常生动而恰切地说明了“中庸”的核心,这是我们在谈到“中庸”这一概念时所应特别注意的。

  今天的读者和听众,都是把《中庸》当作一部独立的著作来看待的。实际上,它与《大学》一样,原本都是《礼记》中的篇目,但在隋唐时期,这两篇作品就已经受到儒家学者的格外重视;到了北宋,这两篇作品就被抽出来作为独立的经典进行强调;至南宋朱熹,更是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进而对后世的儒学乃至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具体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中庸》的第30章。其完整的上下文是:“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孔子继承尧舜的传统,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运行的规律,下符合水土地理的环境。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能承载,没有什么不能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月交替光明。万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遵循各自的规律而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这一章的本意,是赞美孔子的伟大,而孔子之所以伟大,在作者看来,就是因为孔子拥有像天地一样广阔的心胸,能够包容一切,也能够承载一切。

  一般的读者,很容易把这些话看成是嫡孙的子思出于对爷爷孔子的崇敬而说的一句空泛的赞美之词。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孔子的第一身份是什么?是教师。作为教师的孔子,对于自己的弟子们,确实是做到了像天地一样的包容和覆载。孔子说“有教无类”,这其实也是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

  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办私学的人,打破了官学对学生阶层的限制。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七十贤人中属于贵族出身的有孟懿子、南宫敬叔、孟武伯、司马牛四人;属于城市贫民和卑贱之人有颜路、颜回、仲弓、原宪、闵子骞等人;甚至连颜涿聚这样的“梁父之大盗”也列入门墙。孔子收弟子,不但不挑剔他们的出身,也不挑剔他们的个性、资质。孔子弟子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就差一些。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则较为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比孔子年轻,但也有比孔子年长的。孔子并未因某些学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拒绝他们,而经孔子的教育,最终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这就是他在《论语·述而》中所讲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都会教给他们一些东西。南郭惠子曾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括(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尚书大传·略说篇》)从这些情况来看,作为教育家的孔子,确实像上天一样包容着这些弟子,像大地一样承载着这些弟子,像阳光雨露一样照耀滋润着这些弟子。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子的学说才能够在这些弟子的发扬光大下成为气候,进而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子思说孔子“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其出发点是站在道德的高度,赞美孔子作为师者的胸怀。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们要补充的是,孔子对弟子们如天地般“无不持载,无不覆帱”,体现的不仅是极高的道德,更有极大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作为大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对于多样性的包容和鼓励。正是这种包容和鼓励,使得他所创立的学派保持了内部的多样性,而不是一个单质化的群体,从而不但使儒家学派在当时就保持了顽强的活力与生命力,并且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也在后世被传承下来,在此后的中国文化发展中不断成长、壮大,并发挥了重大的影响。

  如果说孔子是凭着他高尚的道德修养与极大的智慧、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与体悟感受到了多样性的重要,那么,现代科学研究则已经从学理的角度上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更为合理的解释。现代人对于多样性的认识,是从多样性对于生物的重要而开始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的是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成中遗传特征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是种群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方式,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对于一个物种而言,其遗传多样性越高,可提供环境选择的基因愈多,相对对于环境适应能力就愈强,也愈容易保障物种的生存及演化。物种多样性,也称物种歧异度,是指一定区域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部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个特定地区的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它们和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正是生态的多样性,塑造了我们所生存的地球现在的样子。也就是说,无论在物种内部、物种之间,还是生存环境,从哪个层面而言,多样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正像古人从“天道”中获得了关于“人事”的启示,现代人也从生物多样性中获得了关于人类社会多样性的一些重要的启示。和世界上绝大多数生物不同,文化是人类存在的方式。当我们的眼光从生物活动转向人类活动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转向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思考。不过,和生物多样性在人类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强烈面前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问题一样,全球化也使得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而最主要的威胁,就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所进行的“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这时,人们就发现,多样性对于人类文化的重要意义,丝毫不弱于多样性对于生物的意义。2005年10月20日,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就表明了当前人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带领我们重温《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话语,感受中华文化悠久蕴藉的智慧,就显得意义非凡。它代表了当代的先进文化,彰显了中国自信开放的胸襟,表明了中国对世界的担当与责任感。对于个人来说,这番话也提醒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隔阂,和谐共处。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8日 11:51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