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4be92eb3a9724523b5f5117714428279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引用了这一名言。习总书记说:“我们要建立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荣、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我们应该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中庸》。

  《中庸》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对于“中庸”,一般人经常会有所误解,觉得中庸就是无原则、无主见、不偏不倚、不思进取、随波逐流。实际上,这些表现并不是“中庸”,而是孔子最痛恨的“乡愿”。“中庸”二字的意思,按照汉代大儒郑玄的解释,就是“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也就是说,它是一部讲如何运用儒家“中和之道”的书,而运用的关键,一言以蔽之,就是孔子《论语》中的一句话“过犹不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对分寸感的精妙把控。关于什么是“过”,什么是“不及”,以及怎样做到“中庸”,冯友兰先生在其《新世训》中,曾以“守信”也就是信守诺言为例,进行过一个很好的说明。守信自然是良好的品德,但也要根据具体的场合来决定信守诺言的分寸。比如与人约会,不按时赴约就叫“不及”。但《庄子》里提到的尾生,他与心上人约定在桥下约会,在等人的时候发了洪水,尾生为了不失信于心上人,竟然抱着柱子被淹死在桥下,这就叫“过”。“中庸”,在正常情况下就是按时赴约;当发了水,就应该及时上岸,换一个能够彼此互相看见的地方继续等候。冯友兰所举的例子,就非常生动而恰切地说明了“中庸”的核心,这是我们在谈到“中庸”这一概念时所应特别注意的。

  今天的读者和听众,都是把《中庸》当作一部独立的著作来看待的。实际上,它与《大学》一样,原本都是《礼记》中的篇目,但在隋唐时期,这两篇作品就已经受到儒家学者的格外重视;到了北宋,这两篇作品就被抽出来作为独立的经典进行强调;至南宋朱熹,更是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进而对后世的儒学乃至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具体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中庸》的第30章。其完整的上下文是:“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孔子继承尧舜的传统,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运行的规律,下符合水土地理的环境。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能承载,没有什么不能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月交替光明。万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遵循各自的规律而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带领我们重温《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话语,感受中华文化悠久蕴藉的智慧,就显得意义非凡。它代表了当代的先进文化,彰显了中国自信开放的胸襟,表明了中国对世界的担当与责任感。对于个人来说,这番话也提醒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隔阂,和谐共处。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8日 11:50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