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配音演员宝木中阳。我讲述的文物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曲谱。
这页收藏在云南省档案馆的曲谱,于1937年12月制成。如今在西南联大博物馆中陈列着它的复制品。原曲谱有接近一页A4纸大小,以简谱标记,纸面虽略有发黄,但歌词清晰、字迹俊秀。
△1937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主调曲谱(云南省档案馆 图)
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炮火洗礼中成长,八年中,师生艰苦办学,共赴国难,创造了“战时高等教育体制的杰作”。“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这首鼓舞中华民族士气和斗志的校歌,激励着莘莘学子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不懈奋斗、献身报国。
△西南联大校门-沈叔平摄(西南联大博物馆 图 沈颐女士提供)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纷纷南迁,三校在岳麓山下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随着战事的临近,临时大学又于1938年2月搬迁到了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课两个月后,当时的教育部要求全国各校编制校歌、校训,西南联大也成立了“编制本大学校歌校训委员会”。
云南中国近代史研究会会长 吴宝璋:这个编制委员会由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担任委员会的主席,成员有朱自清、闻一多、罗庸,这些都是西南联大非常著名的教授,他们开始广泛征集稿子,整个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包括学生都可以投稿。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训(西南联大博物馆 图)战争突如其来,象牙之塔的师生真正走向战乱中国,跨越湘、黔、滇三个省份,行程三千多里的行走成为了联大师生的共同精神财富,“刚毅坚卓”得以成为联大校训。而这四个字,正是联大师生在昆明办学八年的写照,经历轰炸、贫穷、病痛,却从未间断过教学与研究。
经过征集,仅用一个月时间,学校就公布了“刚毅坚卓”四个字为校训,但校歌的创作却几经周折。在众多投稿中,由中文系教授罗庸撰写的、根据满江红词牌填写的歌词脱颖而出。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满江红》 全词: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期间,作为委员会主席的冯友兰先生也写下了一首现代诗体歌词《西山苍苍》:
西山苍苍,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辰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收复失掉的家乡。
于是,校歌委员会开始为这两首歌词“征谱”。当时朱自清先生想起在国立浙江大学任教的张清常教授,就把罗庸写的《满江红》和冯友兰写的《西山苍苍》两首歌词都寄了过去。张清常考虑到西南联大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前者。
吴宝璋:朱自清对他很有信心,把这个歌词寄给他,由他来谱曲。那么张清常配这个曲子之后经过演唱确实令人满意。所以这样校歌就诞生了。
△校歌词曲作者罗庸(左)张清常(右)(西南联大博物馆 图)
彼时的西南联大,教室是1939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规划设计的,由于经费紧张,条件简陋,冬天无法保暖,夏天不能纳凉。学生们不惧冷热,最怕的却是下雨天。
△西南联大校舍(西南联大博物馆 图)
△西南联大校舍(西南联大博物馆 图)
正如电影《无问西东》中的一个片段,一间间茅草屋里,专心致志的学子们边听讲边做笔记。窗外雨越下越大,雨点打在铁皮顶上,听不清楚讲课,教授就在黑板上写下了“静坐听雨”四字。
西南联大校友 杨沛煊:教室上面是铁皮,下雨滴答,当时生活很苦的。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作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西南联大以让学生接触尽可能广阔的知识世界为目标,拥有文学、法商、理学等5个学院、26个系。八年中,培养了八千多名学生。
△西南联大图书馆(西南联大博物馆 图 丁淑姿女士提供)
风雨如晦,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西南联大师生坚守校园,承担着保护国家文脉的责任,实现着科技报国的理想。他们当中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0多位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陈寅恪、冯友兰、闻一多、华罗庚……这些大师级人物,都曾在西南联大工作或学习过。直至今日,“群星璀璨”“大师云集”仍是最常用来形容西南联大的词语。
△西南联大中文系师生合影( 清华大学校史馆 图)
2021年4月18日,曾是西南联大第一届学生的翻译界泰斗许渊冲迎来了百岁生日,平日里他仍在书桌前笔耕不辍,借文字融汇中西。当谈及西南联大的求学时光,他也常会哼唱几句校歌:
许渊冲:“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即使是一成三户,雄心还在。即使剩下我们三个大学,我也要把日本抗击。这个不得了,这个雄心壮志厉害了。
△从左到右:朱光亚(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许渊冲(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王传纶(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西南联大五才子,并称为“文理法工五堵墙”。(北京大学 图)
“政治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联大精神既体现在“刚毅坚卓”的校训中,也在“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校歌旋律中吟唱。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认为,这种精神与情怀穿越时空、将一直激励着后人。
李红英:西南联大校歌在当时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符号,具有非常强的凝聚力。西南联大的精神不仅是在当时有极强的鼓舞,在当今时代来讲,对我们也是有极强的启示和鼓舞作用的。
△西南联大博物馆收藏的校歌曲谱,复刻于1988年(西南联大博物馆 图)
孙雯屿:我是西南联大博物馆的讲解员孙雯屿,出生于1996年。每当讲述这首校歌故事的时候,联大八年的艰苦岁月仿佛历历在目。这首歌也传承下来作为我们云南师范大学的校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我也将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以后的每一场讲解和每一项工作当中,为弘扬和传承联大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