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习近平河南考察第一天,体会“守正创新”的深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今年第六次国内考察来到河南。在位于豫西南的南阳市,总书记了解中医药发展、艾草制品产业发展等情况。

  南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医圣”张仲景等历史文化名人。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更是家喻户晓。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与专家学者座谈时专门提及这部经典著作,高度赞扬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他同时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传承精华,中医药发展才能源远流长;守正创新,中医药发展才会清流激荡。

  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赴南阳特意察看中医药发展,正是总书记对中医药事业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检验与动员。

  在南阳市的医圣祠,习近平总书记仔细阅读张仲景的伤寒论药方,还对一个东汉针灸陶人注视良久。这个陶人身上遍布针灸穴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中医药称之为瑰宝,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非常重视。

  2016年在江西南昌市考察,他专门察看江中药谷制造基地的产品生产线、药品展示;2018年在位于珠海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他与科研人员亲切交流,勉励他们深入挖掘中医药精华,让中医药走向世界;2019年在重庆中益乡华溪村考察,他听当地脱贫村民马培清介绍中药材黄精种植情况……

  此次在南阳市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进一步发展中医药:“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守正创新史。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瘟病学的产生,再到现代青蒿素的诞生……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

  2020年疫情来袭,中医药广泛参加新冠肺炎治疗,深入介入诊疗全过程,成为抗疫“中国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交出了一份份让世界各国人民刮目相看的答卷。

  “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阐述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为做好新时代中医药工作指明方向。

  如今,《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被分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受中医典籍启发,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出青蒿素,从而获得诺贝尔奖。截至2021年4月,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

  全民同享健康,世界共享健康。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一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4日 17:37 来源:央视网 编辑:宿党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