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红色印记》第45集:小提琴延安造

微信扫一扫 ×
1c6c5c5683994c82b7342ac78035ebb4

  沈阳音乐学院前身是1938年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倡导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艺术学院。抗日战争胜利后,学院由延安迁至东北,1958年更名为沈阳音乐学院。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刘铮。我要讲述的这件文物是一把小提琴,它由我们学校的前身,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自制。这把小提琴现收藏于延安文艺纪念馆内,也是如今留存的唯一一件延安鲁艺人自制的乐器。

△图为收藏于延安文艺纪念馆内的鲁艺自制小提琴

△图为收藏于延安文艺纪念馆内的鲁艺自制小提琴

  小提琴琴体总长60厘米,宽21厘米,琴弓长80厘米。仔细观察,会发现它的琴颈部位有修补和拼接的痕迹,但经过了70多年的岁月洗礼,这把琴看起来依然闪亮精致。

  《鲁艺传奇》:

  “我手里拿的就是这份《创立缘起》的影印件,里面指出:用艺术作为组织广大群众最有力的武器支援抗战,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图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桥儿沟旧址

△图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桥儿沟旧址

  纪录片中所说的这份文件,是1938年2月发布的《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由毛泽东领衔,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等人共同发起。

  延安文艺纪念馆馆长刘妮介绍说,《创立缘起》的发布,标志着鲁迅艺术学院宣告成立,也是这把小提琴诞生的基础。

  刘妮:鲁艺诞生在1938年,也是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所以它的艺术教育的核心,围绕着为抗战服务。所以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创立缘起,集中表达了艺术的重要性,它是组织宣传的最重要的有力武器。

△图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员在露天学习

△图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员在露天学习

  当年鲁艺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校舍,师生们就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教室,戏剧系的学员们自己动手搭建席棚,在席棚下排练戏剧;美术系学员则在露天写生,音乐系学员在窑洞外练习唱歌。即便如此,延安鲁艺仍是一个燃烧着革命激情的圣地,吸引了来自中国各地的艺术精英。

  《延安与中国青年》作者:柯仲平

  “青年!中国青年!

  延安吃的小米饭,延安穿的麻草鞋。

  为什么你要爱延安?

  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路遇“九妖十八怪”。

  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不能到前方抗战。

  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

△图为鲁艺音乐系教员(左起)张贞黻、寄明、向隅 1941年秋在音乐会上演奏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

  △图为鲁艺音乐系教员(左起)张贞黻、寄明、向隅 1941年秋在音乐会上演奏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

  1940年冬,时任重庆中华交响乐队首席大提琴的大提琴家张贞黻经周恩来介绍来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教授大提琴和小提琴。由于大提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在延安十分稀缺,张贞黼专门给党中央写信,提出了自制乐器的建议。毛泽东主席特地请他吃饭,非常赞同他的想法。刘妮介绍,就这样延安乐器厂就诞生在了延安桥儿沟的窑洞里。张贞黻任厂长,成员大多为鲁艺学员。

  刘妮:初期办学,鲁艺仅有三四把小提琴,对于抗战艺术的发展无疑有一定的影响。我国第一代大提琴家张贞黼在来延安时,他就带了一套完整的小提琴的制作设备,所以乐器工厂开启了乐器制造的历史,同时培养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乐器制造厂的早期人才。

  在延安想要寻找到适合制作小提琴的材料太不容易了。张贞黻就尝试用本地核桃木做背板,用红松木做面板,1941年的冬天,终于制作出了延安的第一把小提琴。此后的几年内,第二把、第三把小提琴陆续诞生。

△图为鲁艺学员自制乐器

△图为鲁艺学员自制乐器

  1944年,西北战地服务团团员王卓到延安鲁艺音乐系学习小提琴,老师就是张贞黻。苦于没有乐器,他向戏音部主任吕骥求助。于是吕骥给在美军观察组工作的版画家古元写信,请他在美军驻地的食品、物品包装箱里找适合做提琴的松木板和硬木板。这些材料经过张贞黻的细细打磨,终于成了一把精美的小提琴。

  刘妮:整个材料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三根弦是用羊肠拧成的。一弦根是当时鲁艺用的破旧的电话线里的丝儿抽出来的,琴弓用的是鲁艺的一匹马的马尾,把它薅下来的。但是呢,整体打造成之后,它完全呈现的是一种现代工艺的那种精美。

  古元看到这把自制的小提琴后赞叹不已,在琴把上刻下了“鲁艺自制”四个字。从此,这把小提琴就由王卓学习使用。

△图为小提琴使用者——鲁艺学员王卓

△图为小提琴使用者——鲁艺学员王卓

  重庆谈判后,为贯彻国共双方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定,由美国特使马歇尔、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组成的“军事调停三人小组”作为和平使者抵达延安。在党中央举办的欢迎晚会上,王卓就用这把小提琴演奏了《白毛女》片段“扎红头绳”。

  解放战争爆发后,王卓带着这把小提琴跟随“鲁艺赴东北文艺工作团”到达了东北。1946年,在东北解放战争前线演出时,小提琴的琴把被压断,刻上去的“鲁艺自制”四个字也没能保存下来。刘妮介绍,1952年,王卓又带着小提琴奔赴朝鲜战场,为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演奏。

  刘妮:现在这把提琴的琴头是(王卓)老人后来配置的,这把小提琴又参加了抗美援朝,跟他跟随了70多年。按照周恩来的话说,这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音乐家。

△图为2012年7月28日原鲁艺音乐系学员王卓捐赠珍藏的1944年鲁艺自制小提琴

△图为2012年7月28日原鲁艺音乐系学员王卓捐赠珍藏的1944年鲁艺自制小提琴

  2012年7月28日,84岁的王卓老人特地回到延安,捐出了这把陪伴他大半生的小提琴。如今,小提琴就这样静静陈列在延安文艺纪念馆里,它见证了胸怀革命理想的文艺青年是如何经受革命洗礼、百炼成钢;更见证了延安鲁艺那段自力更生、昂扬奋进的峥嵘岁月。

  刘妮:这把提琴它穿越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一把提琴穿越了几十年的历史。这把珍贵的提琴在新时代所升华的是一种精神,是鲁艺精神实实在在的活标本。

  张文婷:我是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的讲解员张文婷,出生于1991年。每次给观众讲述历经80多年,经过战火洗礼的这把小提琴,对我的内心都是一次洗涤。在建党百年之际,我希望让大家在鲁艺的这段历史当中,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我将继续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鲁艺故事。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1日 07:55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