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党员故事


——共产党员网特别制作

沿着川黔铁路地下通道,闻着一路的瓜果清香,穿过独具特色的门寨,就到了刘深灵的家中。写有“蓬莱书院”四个大字的匾额高挂小院门头,字迹苍劲有力。从清代到现在,刘深灵家族五代人中,每一代都有人从事教育相关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难,村里人也就不愿让孩子读书了。”刘深灵说,随着日子一天天变好,以前破烂的校舍如今是村里最好的建筑,然而上学的孩子却不多了。

为了转变村民观念,2010年,卸任村支书后的刘深灵在家建了总面积150平方米的两间大房,也就是现在的“蓬莱书院”。

新房建成后,整个书院的图书整理工作就落在了刘深灵和爱人张鼎华身上。图书的购进、整理、筛选、统计、贴标签等琐碎事宜全部由两位老人完成。“蓬莱书院能够越来越好,离不开我的老伴,平时基本都是她在书院管理书籍、办理借阅登记等,我很庆幸能有这样一个善良、勤劳的老伴。” 刘深灵说。

当“蓬莱书院”向村民开放的时候,夫妻俩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原来,村民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打麻将,学生们放学回家不是玩就是看电视,对看书似乎并没有兴趣。

刘深灵和老伴没有泄气,开始想着法子为书院招揽人气儿。夫妻俩率先在村里创办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老刘农家乐”,并利用书院的藏书指导“农家乐”建设,解决自种绿色蔬菜遇到的技术问题,一年的盈利居然达到十多万元。图为刘深灵在自己创办的产业园区散步。

村民开始“眼馋”了,纷纷来向刘深灵取经。刘深灵送了大家四个字:“拜书为师”。随后,书院的人气渐渐旺了起来,从单纯的读书场所,变成蓬莱村民发家致富的源泉。

如今的蓬莱书院共有藏书6000余册,涉及文化、科技、政经、少儿、综合等,其中,800册为明清古书,均是家里祖辈传承下来,有些虽破烂不堪,但弥足珍贵。

每天,刘深灵会在自己的书屋里静静阅读上一段时间。

除了读书,生活中刘深灵的爱好还有不少。他喜欢拉二胡,有空的时候常常会拉上两曲。

对于未来,刘深灵打算为书院引入更多图书,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书。他希望在书院建设一个民族特色文化展示厅,让乡亲们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不忘民族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