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整理制作
查干湖又名查干淖尔,蒙语中的意思是“白色的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每年冬天,这儿都会举行盛大的渔猎活动。
在查干湖冰面上,马匹是渔民们最常用的劳动工具,而一副好的马掌则是马匹在冰面正常工作的保障。
冬捕大网有6000多米长。下网时,渔民们要靠马拉动绞盘来铺开大网,下网的整个过程大概需要八九个小时。
渔民们将乘坐马车登上冰湖的古老习惯延续了下来。据说,这样一是为了减少污染,二是可以少惊动湖里的鱼群。
渔民们一般会每隔十多米凿一个冰眼,等几百个冰眼都凿完之后,才能穿杆引线。
从2008年开始,当地人对渔网的眼进行了改进,扩大了网眼。以往只捞1.5公斤以上的鱼,如今只捞2.5公斤以上的,更多的小鱼得以继续在水中生长。
查干湖面的冰层厚度能达到1米以上,凿穿这样的坚冰需要一种叫“冰镩子”的工具。这是一种尖头的铁器,造型简单但是非常好用。
查干湖周边地区没有大型企业,也没有其它污染源。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查干湖渔业资源得到有力保护和发展。
查干湖渔猎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大辽时期,这里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头鱼宴”、“头鹅宴”。(图片由网友松原闲人提供)
每年冬捕,渔民们能收获约百万斤的鲜鱼。有时候一天的单网出鱼量就超过10万斤。(图片由网友竹林清茗提供)
查干湖盛产鲤鱼、鲢鱼等15科68种鱼和虾类,还有芦苇、珍珠等水产资源。
对查干湖畔的渔民来说,冬捕虽然辛苦,但是收入却很丰厚。他们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延续着祖辈留下的手艺,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