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时代意义

勇当民族先锋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核心。

  抗大是中华民族的抗日先锋队,抗大始终坚定地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沿。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抗大凝聚一切爱国力量,坚定抗战必胜信念,披荆斩棘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正如朱德总司令为纪念抗大创办五周年题词所写:“号召千万青年,走上革命战场,高举抗大旗帜,插遍整个中国”。抗大造就的抗日干部,都抱着坚定的政治信念,即一定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着民族解放,反对投降、抗战到底的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是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夺取抗战胜利的伟大政治基础,也是抗大精神的魂之所在。

敢于夺取胜利的英勇战斗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精华。

  英勇战斗、敢于胜利是抗大学员最显著的品质。坚定的革命信念,再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使抗大的学员成为“文武双全”的干部,既会打军事的冲锋,又会打政治的冲锋,这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在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中,抗大学员是最勇敢的作战骨干。侵华日酋冈村宁次多次叫嚷:“消灭了抗大,就是消灭边区的一半”,“宁肯牺牲十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牺牲五十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并多次进攻和偷袭抗大,但均以抗大的胜利而告终。

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特色。

  抗大没有教室、礼堂、桌椅,没有教学设备,更谈不上教学仪器,其困难程度在世界教育史是独一无二的,把大石洞改造成教室,在石壁上凿出大石板做黑板,桌椅讲台均用石头制作等。毛泽东风趣地说,抗大“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抗大物质条件虽然极其艰苦,但抗大师生保持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使抗大处处洋溢战斗歌声,处处呈现蓬勃活力。

勇于牺牲自己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崇高风范。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党中央指示抗大第二期学员立即结束学习,奔赴抗日战争的各条战线。毛泽东亲临抗大送行,并在毕业证书上题词,要求毕业学员“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抗大学员正是这样,坚决地为全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英勇奋斗。这种伟大的牺牲奉献精神,是战胜一切敌人的强大动力。

毛泽东与抗大
抗大的变迁

抗大总校办学9年间,数易校址,先后在陕北瓦窑堡、保安(今志丹)、延安,山西武乡(盘龙镇)、黎城(西井镇),河北邢台(浆水镇)和陕北绥德等地坚持办学。

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央红军学校,1933年扩建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改称“干部团”。

1936年2月,中央红军干部团和陕甘宁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合并,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成立红军干部学校。

1936年6月1日,党中央在红军干部学校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出席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

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1939年7月,抗大毅然挺近敌后,至1945年抗战胜利,在晋东南、晋察冀、山东、淮北、苏北、晋绥、淮南、苏中、鄂豫皖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了12所分校。

抗战胜利后,抗大迁往黑龙江齐齐哈尔,改名东北军政大学,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精神内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决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以加强对干部的培养。1937年初,“红大”迁往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抗大逐步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为主要内容的抗大精神。

精神解析

抗大所锻造的抗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烽火中所放射的璀璨光芒。历史将把抗大精神永远铭刻,抗大校歌将被人们永远传唱,抗大旗帜将在人民心中永远飘扬。勇当民族先锋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核心;敢于夺取胜利的英勇战斗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精华;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特色;勇于牺牲自己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崇高风范。[详细]

背景介绍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从1936年6月创建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9年间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10多万军事和政治干部,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