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如何促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云南跨越发展 ●专题调研篇⑤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楚雄彝族老虎笙

  

瑞丽“两馆”

  

盲人阅览室

  

观看演出

  

禄丰恐龙 (记者 李秋明 杨峥 摄)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要求,结合云南实际,记者就我省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改革、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深入采访调查,了解发展现状,探寻问题症结,寻找新思路、新举措—— 如何促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乘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我省文化建设热潮涌动,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千帆竞发,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进程强力推进,跨越发展,成果显著。

  文化云南,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在各地刮起一轮又一轮文化旋风,开创了“云南现象”;云南文化,遍布城乡,春风化雨,滋润百姓心灵,让百姓真切地享受到文化的权益,在全国创造了文化惠民的“云南经验”,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表扬。

  改革带动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催生云南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带动云南文化蓬勃发展

  我省是文化体制改革起步的省份之一,从2003年丽江、保山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后,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文化改革下,云南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有了快速发展。

  云南文投集团正以省歌舞剧院、省杂技团、云南艺术剧院等为主体,同时收购云南优质演艺项目筹划组建云南演艺股份有限公司,争取包装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演艺集团公司。

  作为云南文化改革发展的主体力量,国有文艺院团是备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省级6家国有院团。今年以来,我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改革,以4月28日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和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为标志,基本完成了全省6家省级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任务。除明确保留为事业体制的省京剧院、省滇剧院2家外,其余的省歌舞剧院、省杂技团、省花灯团、省话剧院4家均实行了转企改制。同时,州、市级国有院团也加快改革步伐。至今年5月底提前完成了全省院团改革阶段性任务,全省116家国有院团中,转制41家、划转58家、撤销12家、保留事业体制5家。转企改制取得了重大突破,是目前全国完成文艺院团改革阶段性任务的15个省份之一。

  云南文化艺术不断繁荣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名作、精品、名家、新秀,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提升云南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问题·差距

  生存发展问题。由于长期投入少、欠账多,我省116家文艺院团,大多没有达到“一团一场”——每一个演出单位有一个演出剧场的标准,普遍存在“观众多、没票房”的现状,院团转企改制后,完全靠市场收入来维持生存,面临极大的困难,如果完全推向市场不管,大多数县级院团可能要倒闭、解散。

  人才保留问题,由于大多院团收入不高,招聘人才遇到很大困难,对将来的发展,尤其艺术创作、精品打造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长此以往,很难培养出艺术家。

  云南文投集团总经理陶国相说,文化要“走出去”,就需要了解、尊重外面的文化,用我们演艺界积累的先进理念和手法,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资源相对接。我们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既懂艺术创作,又懂外语,同时又了解东南亚国家财税政策、具有营销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

  思路·对策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对经营性文化单位科学界定职能,对转企改制后的经营性文艺院团过去担当的公益性职能要进一步重新明确。”省文化厅副厅长花泽飞认为,文艺院团底子薄、包袱重、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很多院团生存都成问题,需要“扶上马、再送一程”,切实加大扶持力度,需要政策性的保护,帮助他们站稳脚跟,真正做强做大。

  对于保留事业单位的文艺院团,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省京剧院党委书记杨国良认为,关键在于进行绩效分配机制的改革,调动经济杠杆,实行财政支配自主、分配自主、拉开差距,做到多劳多得、少干少得,主演与配角拉开差距,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黄峻认为,要坚持“一团一策”,允许各个院团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发展要求,调整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及分配方式,给予院团更多自主权,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坚持“一团一场三品双考”。同时,政府要转变职能,管办分离。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尽快为经营性院团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产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培养、发现和吸收文艺人才的力度,打造精品,培养名家,促进文艺大繁荣大发展。

  特色助推发展

  目前我省已经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文化产业体系

  目前,我省12项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正在全力推进,省博物馆新馆、亚广传媒中心事业区主体工程开始内外部装修;艺术家园区、广播电视集中集成播控中心、新云南大剧院、省科技馆新馆等项目也陆续开工;东盟国际图书城、云南少数民族和东南亚广播影视译制中心、云报传媒广场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全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古滇王国和大理古国王宫两大项目相继破土动工。据初步估算,十大项目建成后,将提供近7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同时带动30余万人间接就业,为全省GDP贡献率将达2.81%。

  依托丰厚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坚持文化与旅游结合,我省先后打造了《云南映象》《丽水金沙》《勐巴拉娜西》《孔雀》等多个以市场为主导的文化旅游专场演出,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而《木府风云》《杨善洲》《翡翠凤凰》等影视的精彩呈现,让“云南题材、云南故事、云南摄制”的影视成为我省最具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的文化业态。

  近年来,通过建设一批省级文化产业发展基地,集中力量打造十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省级12项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以及3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文化产业体系。

  新世纪以来,云南文化产业每年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440亿元,占GDP比重的6.1%,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成为全国6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的省份之一。

  问题·差距

  我省文化产业底子薄、基础差,小、散、弱,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竞争力弱,产品单一,质量不高,附加值低。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低层次同质化竞争。

  对文化资源还处于粗放型开发,缺乏科学规划和认识,缺乏合理的配置和整合,文化资源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与现代科技结合程度低下。此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不完善、不配套、落实不力、科技和人才严重欠缺,制约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产业的长足发展。

  文化产业投资活力不足,总量不大,实力不强,世界500强没有一个介入云南文化产业,全省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融资的文化企业。一些企业甚至还没有资本运营意识,尚停留在传统经济形态的思维上。

  有关专家认为,我省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加快本土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否则,人才短缺将长期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提高质量的一大瓶颈。

  思路·对策

  云南文投集团总经理陶国相说,“我省作为文化强省,资源好,但投入不足;资源多,但没有盘活。要把盘活资源与搭建平台结合起来,把文化资源整合为文化资产,再把文化资产整合成文化资本,实现文化的内生机制和造血功能,这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结合3年来文投集团发展的市场经验,陶国相形象地比喻走活金融这盘棋,一定要“定制符合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及金融口味的菜”。首先要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吸引投资进入文化产业洼地的优惠政策,在政策性银行中最好能专设文化产业项目,在贷款利率、期限等方面有优惠。同时,大力培养真正懂得应对文化产业的金融人才,把制定出台的财税金融政策落实到位。

  有关专家认为,现在经过10多年的发展,云南文化产业进入由单纯的数量扩展,转变为数量、质量、效益同步增长的关键时期,应以文化资源的挖掘为突破口,实施大项目拉动、大集团牵动、大园区带动、大品牌驱动、大开放促动战略,引导文化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整合,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构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上档,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要科学制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着力培养一大批文化领域各门类拔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广泛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管理等领域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既善于发现和使用好本土人才,又大力引进企业管理、创意策划、市场营销等各类高端人才。此外,还要重视基层文化人才的培养、发现和使用,确保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后继有人。

  多种形态共存

  农村文化产业呈现出手艺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歌舞演艺产业、地方土特产等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极大地活跃了地方经济,优化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拓宽了社会就业渠道,促进了城乡居民增收。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腾冲县中和乡大村社区党委书记李朝孝说。近年来,大村成立了“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下设石材文化产业分社、刺绣文化产业分社、农家乐产业分社,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上百户村民生产,开发上百种产品,年产值2000多万元。

  2009年以来,省文化厅下拨1490万元专项经费全面推进“文化惠民”示范村创建,目前在全省已建成124个,“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已成为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型经济实体,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在云南广大农村形成一批特色文化产业板块,仅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企业就发展到7000多家,建水紫陶、鹤庆银器、永仁石砚、个旧锡器、文山刺绣等知名品牌逐步成长,建成鹤庆新华银器村、腾冲荷花玉雕村、石林阿着底刺绣村、剑川狮河木雕村、大理周城扎染村等大批专业市场,年产值达百亿元。

  “玉出云南,最美德宏”,瑞丽市依托当地悠久灿烂的翡翠文化,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形成合力,一个集毛料集散、创意设计、雕刻加工、批发零售、收藏拍卖、博物会展、人才培训和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珠宝玉石产业集群在瑞丽形成。

  不仅如此,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福泉博士评价说,云南农村文化产业还呈现出手艺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歌舞演艺产业、地方土特产等多种产业形态共同发展的格局。

  问题·差距

  一些地方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农村文化产业缺乏足够重视。农村文化得不到扶持发展,大都处于初级原始粗放的作坊式状态。

  没有形成文化品牌效应,阻碍了云南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云南大学民族学院教授马翀炜说,文化品牌的塑造是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及文化产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在发展中,不注重品牌建设,一味跟风、产品雷同现象十分普遍,结果是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的文化特色难以展现,众多的文化产品难以摆脱低端的地位。

  市场开拓能力弱也是面临的一个困难。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福泉博士说,大多数地区农村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处于单家独户经营,难以开辟市场,而且,销售方式和渠道仍然是传统的“一对一”,没有统一的销售平台。

  思路·对策

  困难和机遇并存,云南农村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可为。

  省文产办产业发展处处长缪开和认为,云南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坚持四个原则:坚持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结合,坚持传统继承和文化创新结合,坚持重点突破和总体推进结合,坚持文化保护和经济开发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谋发展。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福泉博士说,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学习泰国农村“一村一产品”的做法和经验,泰国政府建立了以“星级认证体系”为核心的质量改进制度,并设立专门委员会,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的评选活动,选出460项最优产品并将其正式注册为“(一村一品)产品”,这些特色产品可以享受政府在商业咨询、包装设计、市场渠道、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云南大学民族学院教授马翀炜表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要充分关注民族文化持有者的利益,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发他们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和传承保护文化的主动性,并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农村文化产业涉及千家万户,只有在发展中让大多数文化持有者从中得益,农村文化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记者 李开义 黄华 杨燕)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1日 20:59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集群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