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聚焦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五大亮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省“两会”在即,本届政府将完成使命,就要向全省人民“交卷”了。

  纵观山东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可谓成就辉煌;盘点本届政府五年工作,堪称答卷出色。在这恢弘壮丽的巨幅答卷中,有五篇文章尤为可圈可点:

  ——GDP(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5年实现了从3万亿到4万亿再到5万亿的跨越,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4000亿元。5年实现了从不足2000亿到3000亿再到4000亿的跨越,年均增长20%多。

  ——粮食生产延续此前五年连续增产的好势头,实现“十连增”,去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902.3亿斤。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跑过GDP,农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

  ——节能减排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碧水蓝天”重新回到人们面前。

  5万亿生产总值是一个巨大成就

  5万亿,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个庞然而又模糊的数字,可在刘德军看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巨大成就。

  刘德军是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多年一直关注、研究全省经济发展走势。他说,山东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确实是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从国内看,5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从世界范围来看,5万亿元是个巨大的经济体,已超过一些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

  “这些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可山东一直咬定发展不放松,与广东、江苏稳步走在全国第一方阵,确实不容易,我们感到很自豪!”刘德军说。

  支撑起如此巨大的经济规模的,是快速发展壮大的各类产业。

  工业依然是拉动山东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五年来,企业规模在做大,产业素质在提高,质量效益在增长。海尔、海信、重汽、重工、浪潮、青岛港等大型企业集团,继续昂然前行,引领风骚;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快速成长,做大做强。2011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有110户,过1000亿元的8户,5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位列全国第二。最近发布的“2012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显示,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山东排名第二,仅次于江苏。

  令人尤为欣喜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新生力量。第三代移动通信(3G)、平板显示、无线射频识别(RFID)、半导体照明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端容错服务器、高性能服务器、海量存储设备、智能家电、光通信系统、新型电子材料等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实现新突破,新医药和生物产业总量全国领先。

  再看服务业,多年的“短腿”在接长。经过连续五年实施“跨越发展”战略,金融保险、文化创意、旅游观光、运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服务业所占比重逐年提高,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创历史新高,达到40%。

  农业依然值得骄傲,山东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的地位不可撼动。水果、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粮食、棉花、油料产量位居全国前三位,农业增加值居全国首位。

  财力大了可办更多实事难事

  经济实力不断跃升,经济效益快速提高,使得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这个“蛋糕”逐年增大。

  2012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59.43亿元。

  财力的大幅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生改善提供了有效保障。五年来,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1021亿元,是上个五年的2.7倍,年均增长21.1%。

  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说:“没有钱,什么事也不好办。这些年,财力越来越大,我们利用这些钱做了很多大事、实事和急事、难事。比如,新农保,在五年前,老百姓连想也不敢想,近几年我们连续增加政府财政补贴,快速推进,在2011年就实现了全省覆盖。还有很多事情,以前不成的,现在办成了,以前办不好的,现在办好了。”

  据于国安介绍,五年来,全省财政用于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的民生支出年均增长25.4%,连续五年占财政总支出的一半以上,2012年达到56%,新增财力的七成投向民生。五年来,全省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达到11178亿元。

  “与年俱增”的财政投入,落地开花,不断结出累累硕果,改变着城乡面貌,改善者百姓生活。五年来,全省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去年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总额的20%,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大幅度提高,全省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300元、2000元和1800元。城乡就业连年实现“双过百万”。连年开展的保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解决了86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400万户农民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在优先保障民生的同时,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四两拨千斤”,促进“转、调、创”,提升经济素质。通过贷款贴息、信用担保、风险补偿、以奖代补等方式,不断加大对重点行业调整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的投入。与此同时,在“蓝黄”两区、“突破菏泽”、省会都市圈、革命老区建设等方面,增加财政投入,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900亿斤粮食是了不起的贡献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902.3亿斤,历史上首次跨越900亿斤大关。2003年以来,全省粮食总产先后跨上了700亿斤、800亿斤、900亿斤三个大台阶。

  粮食总产迈上900亿斤台阶,实现“十连增”,究竟有多大意义?在山东、在全国,已经多年没有出现严重的粮食短缺,因此局外人似乎很难掂出其中的分量。

  省农业厅副厅长刘芳原,多年分管种植业生产,是个地地道道的“局内人”。他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山东是人口大省,常住人口有1亿多,光口粮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么大的需求量,要靠从省外调拨、国外进口,很不现实,必须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同时,山东又是畜牧业大省、食品产业大省,这都需要充足的粮食保障。

  刘芳原说,应该放眼全国、全球来看粮食问题,因为粮食不是普通商品,它是一种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近几年,小麦、玉米、大豆进口激增,中国粮食对外依赖度越来越高,正在从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转变为粮食进口国。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山东能够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实现粮食‘十连增’,这对国家来说,是个了不起的重大贡献!”

  同时,还要看到更深的一层:900亿斤粮食的生产能力,体现的不只是粮食生产能力,而是山东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素质。刘芳原说,它起码可以表明这样几个问题:耕地保护得好,农田水利建设得好,农技推广搞得好。“我们一直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绝不忽视对耕地的保护,坚决守住8000万亩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在农田改造和水利建设上,舍得投入,加大投入,有效灌溉面积持续扩大,耕地质量大有提高。去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接近6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我们正在加快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粮食的生产能力会进一步提升,整个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

  刘芳原说,粮食“十连增”,靠的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从政策上看,2004年以来,省委每年出台的一号文件,都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近几年,省里相继制定三个文件,出台18条政策措施,扶持粮食生产。对种粮农户,政府不断提高补贴标准;对产粮大市、大县和种粮售粮大户,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奖励。这些“政策红利”促成了粮食“十连增”。

  居民收入靠什么跑赢了GDP

  省统计局的最新消息显示: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7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46元,分别增长13%和13.2%,又一年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跑赢GDP”的目标。

  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于2010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2011年增速快了5个百分点,2012年增速继续超过城镇居民收入。

  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我们多年追求的目标。省统计局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些年我省农民收入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建立起了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收入呈现出多点支撑、多元增长的新格局。这里包括支农惠农政策的逐步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普遍推广,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

  中央和省委连年出台的一号文件,使支农惠农政策的“含金量”一年比一年高。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到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再扩大到奶牛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形成了功能互补、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的农业补贴制度。比如,小麦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两项补贴,每亩由最初的15元,逐步增加到2011年的98元,2012年又提高到每亩120元,全省去年向粮农兑付补贴资金79亿元。包括以上各类补贴在内,五年全省财政累计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高达7689亿元,年均增长26.6%。这些补贴和投入,有的直接揣进了农民的腰包,有的间接转化为农民的收入。

  从农民收入的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五年来,以上三个方面的收入增长幅度每年都在20%以上。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快速推动的县域经济、小城镇和农村社区的联动发展,吸纳大批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增加非农收入,已成为我省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一大亮点。

  诸城市委农工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全市有100多家城区企业到乡镇和农村社区发展,带动15万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劳务输出大县苍山,随着物流、服装、皮革、玩具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聚集发展,两三万外出农民返乡就业。郯城县李庄镇盛产杞柳,他们做大柳编产业,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以前到青岛、江苏等外地打工的农民纷纷返回本地就业,人均年收入1.8万多元,还不耽误自家的农活。

  节能减排换来碧水蓝天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鱼翔浅底”……这些美丽的词汇,在时隔多年之后,又频繁出现在对我省生态环境的描述之中。
  早在2010年底,国家环保部就宣布:山东重点控制的59条河流污染明显下降,全部恢复鱼类生长,达标率为100%。2010年,山东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已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

  碧水蓝天来之不易。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说:“作为传统产业、重化工业偏重的山东,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年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这谈何容易!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就把节能减排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什么叫‘约束性指标’?借用省长的话说,就是完不成任务摘乌纱帽的指标。各级政府都把自己的政绩与节能减排拴在一起,市长、县长、乡镇长都是提着自己的乌纱帽去搞环保,力度能不大吗?”

  除了不折不扣严格落实责任制,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创造了流域治理新模式:“治、用、保”综合施治。“治”就是污染治理,制定比其他省都严格得多的山东地方标准,取消造纸等高污染行业的排污特权。“用”就是循环利用,建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在全省实现了增产增效不增水。“保”就是生态保护,在重点排污口下游、支流入干流处、河流入湖口,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大规模退耕还湿。

  我省着眼长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出建设“生态山东”。2012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强力推进。一年来,“生态山东”建设捷报频传:

  全省水环境质量保持持续改善态势,省控59条重点河流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25毫克/升和1.8毫克/升,比上年分别下降8%和21%。小清河流域水质改善幅度最大,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5%和26%,劣五类断面由去年同期的15个减少到8个。

  全省空气质量稳定改善,2012年1至10月份,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3%、8.7%、13%,济南城区“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8天。青岛率先实行淘汰补助政策,共淘汰黄标车3万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012年底,我省再出新举措:12月20日起,全省17市、144个监测点位,实时向社会发布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情况。张波说:“比起国家规定的‘三步走’方案,山东提前了三年。新标准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严格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按此评价,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恐怕将大幅减少。像山东这样一步到位,全部向社会发布,需要很大的勇气!”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4日 11:21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