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抵制腐败 富国强民

湖南汨罗房产局 周昔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共十八大指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腐败问题解决不好,不但会破坏经济发展,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甚至会危害党的生命,只有反腐倡廉才能富国强民,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给我们新的希望,新的斗志,新的力量,同时也掀起了反腐倡廉新篇章。

(一)当前中国腐败问题主要特点及危害

一是群体化。群体腐败是指整个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行使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利用职务之便,以集体名义做出的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腐败行为。群体腐败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其行为是以集体名义做出的。这不仅使群体腐败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同时也是群体腐败与其他腐败行为的主要区别。20世纪70年代前,特大经济犯罪基本属个体犯罪;20世纪80年代后至今,群体腐败越来越多,贪污、受贿、渎职等案件许多是窝案、大案、串案,往往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近期出现的腐败大案,很多是以群体腐败形式出现的。如铁道部窝腐案、重庆串腐案,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二是隐蔽性和欺骗性。 腐败犯罪大多是智慧型犯罪,涉及高级官员的腐败行为更加隐蔽。腐败犯罪的主体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和社会地位,他们实施腐败犯罪总是想方设法地企图隐瞒犯罪行为以逃避法律的制裁。从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可以发现,腐败分子因为隐蔽性和欺骗性很大,往往是一边腐败堕落,一边还被提拔重用。从发现的腐败案件看腐败分子作案手段比较隐蔽,一般难以从正面侦破,大部分这类案件都是由于其他原因涉案或者由知情者举报甚至通过情妇、二奶反水,才被侦破的。同时,腐败分子总是打着各式各样的旗号以种种理由欺骗组织,蒙蔽群众,以这样那样的藉口中饱私囊,增强了腐败的欺骗性;甚至有些腐败分子以各种藉口美化自己的腐败行为,以便蒙蔽组织和群众。

三是落势化。腐败的落势化是指腐败逐步由中高层向基层渗透,由领导干部向非领导干部渗透的趋势。近年来,腐败落势化使一些“官场小人物”成为“贪腐的硕鼠”,由腐败舞台的配角变成主角。腐败出现从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开始下落的现象,即科级干部及科级以下的普通干部出现大规模腐败,腐败渗入基层社会。这些普通干部,甚至一名收发员、一个村长或者一名科级干部,贪污腐败就能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人民币。这种现象的可怕之处在于,这是干部权力意识的腐败。说得更明确一点,这些干部把任何一点点权力都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并且已经没有任何道德和良知的约束。

四是渗透化。目前,腐败的渗透性有不断向更广泛领域蔓延之趋势。腐败现象存在从单纯的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蔓延,从直接管钱管物的部门向负责审批钱物的部门发展,从重要领导岗位向一般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组织人事等部门扩张的趋势。就腐败交易双方得利情况来看,互惠型腐败有演变为勒索型腐败的趋势。索贿是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强迫委托人送礼送钱,并以此作为给委托人办事的先决条件。受贿大多数时候是权钱交易,用手中的权力换取他人的钱财;而索贿更多的则是“合法伤害权”的使用,“我不能给予你什么,但我可以让你做不成事。”同时,索贿者明目张胆地把手中的权力当作向他人勒索的砝码,使腐败的牵涉面更广更大。

 

(二)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促进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实施的迫切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意味着重新划分并规范社会成员的利益和取得利益的方式。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从总体上说是按照新的社会平等竞争原则进行改革设计的,按照这一原则,社会成员在利益分配上必然形成一定的差别,这一差别在调动人们相互竞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由于在目前双重体制并存,漏洞与空子较多,法规体系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尚未完善和健全,一些人就会凭各种手段钻改革的空子,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不惜践踏政策法律法规和党纪,去谋求自身的利益,从而导致大量腐败问题的产生,由此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如果我们听之任之,心慈手软,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力度,就会影响我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影响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就不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得民生,失去民意,最终破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并有可能引发政治上不稳定,导致社会混乱。由此可见,只有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才能保持国家的政治稳定,才能维持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保持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全党同志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反腐倡廉的重要职能,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有效的实际行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关注民生的充分体现。

腐败是加快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大敌。反腐败首先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腐败它总是用非常的手段获取非法利益,破坏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阻碍经济发展;腐败又是反先进文化的。腐败分子丧失理想和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总是与黄、赌、毒结合在一起,败坏社会风气,与人类文明和进步相背离。腐败是从根本上违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反人民的。腐败者巧取豪夺,个人利益至上,把人民利益置于脑后,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把权力当做商品,买官卖官,行贿受贿,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不仅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而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惩处腐败分子,就是加速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就是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为经济大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三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政权稳定的迫切需要。全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袭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这是何等深刻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今天,从总的方面来说,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以人民的事业为重,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员标准,以扎实的工作和不同凡响的政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性。然而,也确有少数党员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经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跌向了腐败的深渊,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给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破坏。

 

(三)反腐倡廉新举措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我国反腐倡廉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

一要加强学习,提升素质。提高业务理论和操作能力,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反腐倡廉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反腐倡廉的重大部署和各项要求上来,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增强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要把握方向,明确任务。以切实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正确把握反腐倡廉大方向,明确工作仼务,突出工作重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科学预见和判断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认真分析各种具体情况,以创新的思路谋全局,以创新的办法求突破,以创新的举措抓落实,更好地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三要防微杜渐,强化教育。紧紧围绕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反腐倡廉建设新要求,一方面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将廉政文化融入社会各个行业之中,真正实现廉政建设入脑、入心,促进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要内强自信,外树形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不断解决干部在思想、工作、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激发热情,增强自信心,树立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斗志和创新的精神,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宏伟理论引领下,高举反腐倡廉伟大旗帜,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更好地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中国共产党是处于执政地位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决克服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既是党的性质、宗旨的要求,也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兴衰。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的高度,认识切实加强反腐倡廉的严肃性,从而在改革开放和经济领域的全过程中,要采取得力措施,把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抓出成效,取信于民,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不断地提高执政能力,经得起执政的考验,也才能更好地巩固人民政权,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才能又好有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才能进一步加快!

抵制腐败不是靠喊几句口号、表几次硬态就能轻易做到的,一方面我们平时要自觉地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强化法制观念;另一方面我们要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惩处机制,真正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我们还可以坦诚面对开放的媒体和舆论,倾听来自民众的建议和批评。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我们共同努力吧!任重而道远!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3日 14:0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杨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