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发挥农村老年党员积极作用 带动留守老人建设美丽乡村

重庆石柱县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 谭岷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年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党委、镇政府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紧依托基层农村党组织,创新农村老年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积极发挥农村老年党员的余热和骨干作用,建立了农村老年活动组织,大力开展农村文艺活动,带动更多的农村留守老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让老人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力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目前,全镇已初步探索建立了以“四个当好”(即党委政府当好“导演”、老年党员当好“主角”、一般群众当好“演员”、先进群众当好“榜样”)为主要内容、以农村留守老人为服务对象的党建工作机制。在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人口越来越老龄化、留守老人越来越多的现实情况下,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作用、建设和谐发展的美丽乡村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一、基本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和其他西部贫困山区一样,随着广大农村外出务工潮的出现,石柱县农村年轻党员和年轻村民大量外出,在家的多为老年党员,党员和党组织作用发挥较弱。与此同时,作为当前农村主要力量,农村留守老人由于长期与子女分离,在心理、性格、生活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工作亟需加强。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村老人超过1亿,其中留守老人约有4000万,占37%。仅在石柱县王场镇,年龄在60岁以上的在家留守老人就达2600多人,占全镇人口的14.4%;在家党员中,年龄50岁以上的占90%以上。

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作用,做好农村留守老人工作,近年来,王场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尝试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老年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老年党员为核心,将原先只在集镇开展工作的老体协向农村全面辐射,在全镇8个村建立了老年活动组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二、主要做法

(一)党委政府当好“导演”,大力引导支持。

在深入科学调研的基础上,镇党委、镇政府决心当好农村留守老人工作的“导演”,8个村支部发挥好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农村留守老人自发组织起来开展活动,为建设新农村做出应有贡献。

镇党委、镇政府大力支持活动开展,在县级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完善村(社区)活动中心基本设施,每年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5—8万元对8个村的农村留守老人开展活动提供经费补贴。

(二)老年党员当好“主角”,积极带头推进。

在农村留守老人中,老年党员党风强、素质高、有一定文化水平。在活动开展中,老年党员充分当好主角,从条件较好的城市回到农村,积极带头推进工作开展。

太和村71岁老党员王朝忠,从王场镇政府退休后,主动回到乡村担任太和村老体协工作指导站负责人,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和老人开展活动。双龙村73岁老党员谭太奇,已经在成都市女儿家居住了十多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邀请下,于2010年8月中旬主动回到双龙村,和村里69岁老党员彭治夏、70岁老人王朝阳一起,大力开展留守老人活动,仅仅两个月时间,定期参加活动的留守老人就达47人,不定期参加活动的留守老人达100多人,占全村留守老人总数的30%以上。

(三)一般群众当好“演员”,全面参与其中。

由于村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实用有趣,全镇不少留守老人纷纷主动要求参加活动,当好“演员”。双龙村87岁老人彭家常,本是一名残疾人,子女都在外务工,但喜爱打锣鼓的他主动参加了村里的老年人活动,成为一名锣鼓队员,每天都定时开展活动,精神越来越好。

截至2012年底,全镇8个村均建立了老体协或工作指导站,共计121名老年党员(占全镇在家党员的90%)、585名留守老人直接开展活动,间接带动了1200多名留守老人,约占全镇留守老人总数的80%。

(四)先进群众当好“榜样”,示范引领新风。

在活动中,王场镇党委和村支部还充分发挥先进群众的“榜样”作用,用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示范引导更多的留守老人参与到社会经济建设中来,引领了勤劳、团结、和谐的社会新风,取得了较好效果。

2010年年初,为发展地方经济,秦家村67岁残疾农民秦礼海,带头组织群众修路,修建了一条长近5公里的组道路,随后他大力种植辣椒,凭借便捷的交通条件,当年仅出售辣椒,便收入将近2万元,被附近群众称为“当代愚公”,其事迹先后在人民网、《重庆日报》、《当代党员》等媒体报道。而在秦礼海的带动下,附近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秦家村留守老人仅在2010年户均增收就超过600元。

 三、取得效果

(一)文化繁荣,群众活动深入开展。

在镇党委、村党支部的组织和农村老年党员的带领下,全镇农村留守老人工作不断推进,王场镇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热潮,合唱队、舞蹈队、锣鼓队、秧歌队、腰鼓队、道情(当地土家族的一种民俗表演方式)队、故事队等队伍不断组建,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在农村的深入开展。

双龙村71岁农民、村老体协工作指导站负责人之一王朝阳,曾当过民办老师,几个女儿出嫁后分别在成都、重庆江北、广州工作,被女儿接到城市生活的他喜欢文艺生活,擅长二胡、电子琴等乐器,得知家乡开展留守老人活动后,他于2010年夏天回到老家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创作了《中国共产党好》、《石柱是个神奇的地方》、《欢歌王场镇》等歌曲进行传唱。

(二)经济发展,携手致富收入增长。

随着活动的开展,党群、干群关系十分融洽,农村老年党员和留守老人之间不仅增添了感情,还激发了创业斗志,携手团结共同致富的例子不断涌现。

双星村战旗组6旬农民高贵平,原先在集镇上摆摊做生意,每月收入较为可观。参加村支部组织的活动后,他主动回到老家发展肉兔养殖,带动了年近7旬的堂兄等当地多名留守老人养殖肉兔,户均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而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王场镇80%的农村留守老人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凭借种植、养殖业,户均年收入都超过了8000元。

(三)环境卫生,院坝整洁乡村变靓。

据了解,在党组织的组织和老年党员的带领下,全镇农村留守老人自发参与到环境卫生建设中来。在王场集镇,他们在赶集天组织义务执勤队监督群众讲究卫生,参与义务清洁队捡拾、清扫集镇垃圾;在各村院坝,他们自觉做好环境卫生,并定期开展检查,督促更多的群众打扫院坝,在生活中采用沼气等清洁能源,使一度柴草堆积的农村院坝变得整洁,乡村变得更加靓丽,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社会和谐,互帮互敬新风不断。

王场镇开展的农村留守老人活动,使原本没有接触或较少接触的留守老人经常聚集、交流、谈心,感情越来越浓,友谊越来越深,促进了邻里、村组之间的和谐,互相照顾孙辈、看病求医、生产劳动等方面的互帮互敬新风不断。

此外,丰富多彩的老人活动还吸引了更多老人的参与,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构建了和谐。双龙村一名70多岁的居民,本不属于低保户行列,但为了能够吃低保,和村干部、村民矛盾较大,镇干部多次作思想工作,也无济于事。2010年9月,看到村里老人开展活动,他主动前来参加。根据他的特长,村老体协工作指导站安排他担任了锣鼓组组长。在活动中,通过大家的帮助,这位村民逐渐认识到了自己以往观点上的错误,和村干部、村民关系迅速好转。

 (五)老有所乐,业余生活明显改善。

通过开展活动,老年党员和绝大部分留守老人走出孤独的“空巢”,和更多的人交流,变得老有所为,充分体会到了老年人也可以发挥余热的快乐,业余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身体和心理也变得更加健康。

石溪村有位70岁的老年村民,年老体弱,经常看病吃药,加之忙于照顾孙子,和村里老人较少接触,性格有些孤僻。在参加活动后,经过跳舞、唱歌等文化运动,她的身体逐渐变好,经常帮助走亲戚的邻居照顾留守在家的孙辈,受到了大家的尊重。

 四、启示思考

石柱县王场镇通过“四个当好”创新了农村老年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为解决当前农村党员如何发挥作用、解决如何关爱农村留守老人等问题做出了有益探索,也给我们带来了几点启示和思考。

(一)提供设施——党政引导支持是前提。

目前,农村老年党员和留守老人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村留守老人,文化水平一般不高,是一个弱势群体,加之农村设施条件较差,不易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王场镇的探索尝试充分说明,在活动中,党委政府要积极引导并大力支持活动开展,特别要提供各种必需的设施,除党政部门投资外,还可以采取社会捐资形式。

首先,由于山区院落分散,农村留守老人散居,行走较为艰难,摔倒后容易受伤、严重者会导致卧床不起,因此开展活动的交通基本设施必须完善,投资不多、方便易行的人行便道就是其中之一。

其次,农村留守老人资金有限,开展活动的必要文娱设施必须具备,借用村委活动场所和筹集资金配备喇叭、电视、锣鼓、音响等设施显得十分重要。

(二)示范带动——党员骨干作用是关键。

在活动中,老年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充分发挥农村老年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才能使农村留守老人工作做得更好。

作为纯粹的农村村组,双龙村留守老人活动之所以热火朝天开展,正是由于谭太奇、彭治夏等一批农村老年党员示范带动,积极团结王朝阳等文艺骨干分子才取得的效果。特别是在成都市生活10多年的老年党员谭太奇与前来成都女儿家走亲戚的王朝阳一拍即合,双双放弃城里幸福生活,带着各自的老伴回到家乡开展活动,吸引了更多老人参与。

(三)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是根本。

兴趣决定爱好,爱好决定参与。在活动中,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兴趣爱好是吸引更多人参加的根本。

农村留守老人年龄大多数均在60岁以上,对革命歌曲和当地土家民歌情有独钟,鉴此,王场镇紧紧结合当地土家民间文化,创新开展了以革命歌曲为主体、辅之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文化活动。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留守老人听得懂、看得懂,还使更多的留守老人亲自参与,成为“演出”的“主角”。

(四)情感扶持——村民团结互助是给力。

据调查统计,经过活动开展中的情感扶持,农村老年党员、留守老人之间友情越来越浓,促进了村民团结互助,这让更多的留守老人感受到参与其中的乐趣。

太和村一位七旬复员军人,因为文革期间受到红卫兵批斗,多次变卖家产作路费“打官司”,导致家庭生活十分贫困。老党员王朝忠得知情况下,主动以战友的身份前往他家嘘寒问暖,并通过吸引他妻子参加老年活动队的方式,使他也参加了老年活动。在活动中,这名村民受到了教育,决心自力更生,劳动生产,早日过上富裕生活。

与此同时,在农村留守老人生日之际,其他留守老人还自发前往祝贺。“没想到,过生日这天,大家给我敲锣打鼓贺生日来了。”七旬老人谭千碑动情地说。

(五)全民参与——构建和谐农村是目的。

当今,在一些外出务工率高的贫困山区,老年党员和留守老人在农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也是当地农村建设当仁不让的主角,积极发挥老年党员作用、切实做好留守老人工作是加快农村发展的需要。王场镇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这种创新,其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农村留守老人幸福生活,从而构建和谐新农村。

五、社会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西部地区欠发达农村存在两大弱势群体,一是农村留守老人,二是农村留守孩子。孩子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而老人则是大多数中青年未来发展的必须趋势,重视农村留守孩子和留守老人工作,都体现了对未来的关注,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关键。

笔者认为,在当前农村留守孩子教育问题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得到解决改进的情况下,石柱县王场镇在党建工作中结合实际,创新农村老年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实行党政引导、党员带头服务农村,既发挥了老年党员的积极作用,又实现了关注留守老人的目的。这对于其他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如何发挥农村老年党员作用、做好留守老人工作有较大的借鉴参考价值,对于将来如何进一步建设好和谐新农村、实现广义的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8日 11:3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