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关于对农村党建工作如何创新的调查研究

重庆丰都县委组织部 李小红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通过“百名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进一步了解了农村党建工作的情况,分析了当前制约农村党建工作的主要问题,加强了党性锻炼。

一、当前农村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偏重于抓经济建设,无视党建工作的重要程度。“发展是硬道理”。如果一个村不重视发展经济,群众手里挣不到钱,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这个村就会处于落后状态。经济发展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之一,但是,经济发展需要党的建设作保证,两者不能顾此失彼。现在,许多村只注重发展经济而轻视抓党建,造成党建工作逐步薄弱,特别是在对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等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做法偏向墨守成规,导致于农村党建缺乏创新。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是,极个别地方不重视创新,只满足于搞形式、走过场应付检查验收,把基层党建工作“虚功虚作”,主要表现在村级党建工作满足于听从乡镇党委的统一安排,规定动作完成得多,自选动作做得少;传统的作法多,创新的作法少,与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不太适应。

(三)村委资金运转艰难,影响农村党建工作的开展。按照党建工作的安排,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和各项主题实践活动,每个月至少得开5次以上的党员大会,开会就得有经费,现在的村,绝大多数资金运转都十分困难,根本无法保证召开党员大会,学习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等往往成了支部手册上的会议记录而已,农村党员会议很难按例开展。

(四)流动党员逐渐增多,影响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目前,农村党员外出务工经商的日益增多,出现了从业多元化的现象,在这部分农村党员中,有的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有的甚至游离于党组织的管理之外,几年都见不着面。外出流动农村党员给传统的“三会一课”式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

(五)农村党员结构不优,影响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一是年龄结构老化。60岁以上的占了大多数。二是文化程度偏低。党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党员占了一半之多。三是致富带富能力不强。党员中,有一技之长的不多,贫困党员还占有一定比例。

(六)党小组划分较单一,影响特有岗位作用的显现。长期以来,在开展农村党建工作中,对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党小组,较简单地以地域划分组建,存在小而散、活动单一和流于形式等弊端,没有发挥出党小组应有的作用。

二、对农村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以上困难和问题,围绕党建新的伟大工程对农村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创新农村党建工作。

(一)要在观念方面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需要我们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立足农村实际,以创新的观念来推动农村党建工作。

一是要关注农村党员的合理利益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个人的合理利益无法得到实现时,思想就会失衡,直接影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树立新的个人利益理念就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党员有合理个人利益需求和实现利益需求的权力,党组织有保护党员个人利益的责任。只要党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群众利益、国家利益不矛盾,就应关注农村党员的合理利益需求,而不应当视其为思想落后。党组织只有承认党员有追求和实现个人合理利益需求的权利,才能主动研究和解决党员的个人需求,消除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距离感。

二是要重视农村党员的正确价值理念。长期以来,我们从宣传教育到社会实践,党组织要求党员做“革命的螺丝钉”,却忽视了研究如何把“革命的螺丝钉”拧在最适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功效,把追求个人合理价值与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划了等号。针对农村党员,我们要认识到他们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将个人的知识、能力应用于工作,服务于社会,作用于发展。要把农村党员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变成农村党员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为带领当地人民致富的过程,成为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要引导农村党员树立科学的理念。过去评判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习惯以“思想好、干劲足、肯吃苦”为标准。新时期,先进性被赋予了新的含意,强调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有老黄牛精神,还要勇于开拓创新,能够成为带领当地农民群众致富的能手,因此,除党章规定的先进性共同标准外,更要注重研究和确定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具体要求,并把它作为衡量农村党员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使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更符合客观实际,为农村党员所接受。

四是树立积极的农村党组织服务理念。党章规定,严格管理党员是维护党的利益和党员个人利益,同时党组织也要为党员提供各方面的服务,维护党员的政治、工作、生活等权利,使党员更好地发挥特有价值。多年来,我们强调党员尽义务多,落实权利少;强调教育管理多,关心爱护少;要求履行职责多,提供服务少。新形势下,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好农村党员的先进性,村级党组织必须转变服务理念,积极主动的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协调好党员与组织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营造关心帮助、互助互爱、和谐的环境氛围,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党组织更具凝聚力。

 

(二)要在机制方面创新

村级党组织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自身工作机制的创新,切实体现党的政治优势,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目标机制、决策机制、组织机制、联动机制,实现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这是实现农村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保证。

一是完善目标机制,实现农村党建工作目标与中心工作目标的有机统一。多年来,乡镇党委一直建立并推行了农村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等制度,特别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制度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效果,完善了村级党组织自身工作目标,注重了村级党组织发挥的政治优势,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完善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党员承诺制等制度,提高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加大了对农村党员的监督管理,有力地促进了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是完善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党建工作决策与中心工作决策的有序衔接。村级党组织在集体决策、参与决策、监督决策的过程中,应加强民主管理,畅通农村党员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旗帜鲜明地发挥政治领导和监督保证作用,特别是通过实施和推进党务公开等新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党内民主建设。如:通过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内事务的透明度,为党内重大事务处于农村党员、群众的监督提供了新平台。

三是完善组织机制,实现农村党建工作制度化与规范化的巧妙结合。围绕深化“强基工程”,调整村级党组织设置,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实施“两推一选”,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建立村民事务代理中心,构建服务群众新平台;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农村党建工作制度、党员学习培训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等一系列党员长期受教育的管理制度,使村级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实行“公示”制度和考试制度,强化组织培养,对发展对象和吸收预备党员前实行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吸收预备党员和党员转正前实行“双公示”等等。一系列创新制度的实施,来激发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提升农村党建工作的水平。

四是构建联管机制,实现流动党员城乡一体与动态结合的灵活管理方式。围绕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党员增多,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不能更好地达到党员教育管理效果,应探索实行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及时了解协调解决党员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落实组织部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机制,使党员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得到组织的管理、关怀和帮助。

(三)要在载体方面创新

实践证明,农村党建工作创新,只有通过载体的创新,才能使农村党建工作充满活力和生机,应围绕“三项工程”进行探索。

一是围绕“惠民工程”,构建新的服务载体。在充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农村实际,不断强化“三会一评”制度。村级党组织定期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讨论研究农村党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及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农村党员、群众民主自治和民主监督作用。建立农村“党员服务站”,采用组织安排、个人认领的方式,深化农村党员参与为民服务工作,并把农村党员参与服务活动的情况作为党员评优、考核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不断完善农村党员服务中心功能,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从而形成上下互动的党员服务新体系。

二是围绕“基石工程”,构建新的工作载体。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村级党组织创建达标活动,推动农村党组织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是围绕“双带工程”,构建新的活动载体。在村级党组织和农村党员中开展“红心向党•一心为民”红心工程活动。通过红心工程活动的开展,着力建设一支顺民心、聚民力、带民富的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推动“双带”工程得到切实有效的开展。在县、乡镇机关部门和村级党组织中继续开展“三结对”活动,为“双带”工程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对农村贫困党员的帮扶,实现贫困党员人人有人帮的良好局面。

(四)要在功能方面创新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实现和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凝聚群众共同奋斗是农村党建工作创新的核心,也是我们党先进性的生动体现。要以增强服务功能为切入点,来开展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建工作。

一是服务农村“两委”。乡镇党委政府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时,首先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要建立和完善实施联系农村制度、工作调研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农村工作状况,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千方百计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困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决定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

二是服务农村党员。结合农村党员的实际情况,为农村党员提供学习教育的机会和实现价值的舞台。利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农村党员培训、走访慰问农村老党员和评优创先等多种形式,为农村党员提供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服务,达到了启发觉悟、提高素质、凝聚人心的目的。 

 三是服务农民群众。健全农民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拓宽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服务农民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如:坚持三级谈心制度,即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之间、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农村党员同群众之间广泛开展谈心。建立农村困难党员、困难群众档案和帮扶基金,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困难党员和群众,为年老体弱、生活有困难的老村干部定期服务。同时,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和各种扶贫帮困活动,用维权服务的真情温暖人心,使党群、干群之间更融洽、和谐,使农村党组织更具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农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四是服务农村生产。正确处理党务工作与农村生产的关系,找准结合点,把党务工作融合于农村生产中,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任务上同担”。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资源,大力宣传农村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种田的技能。积极培育农村党员先进典型,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人才支撑。

(五)要在党组织设置方面创新

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形势,应积极探索农村党小组设置新方式。党小组的划分要遵循“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灵活设置”的原则。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探索按照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需要与党员专(特)长相结合、党员个人申请与村支部指定相结合的办法科学划分党小组,如将本村范围内种养殖、加工业大户中的党员集中起来建立产业化示范党小组,发挥“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作用;将长期在外跑销售、搞运输、做劳务的党员编成一个党小组,发挥他们观念新、门路广、信息灵的优势,为村民及时传递致富信息,搞好为农服务;将熟悉农村财务、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党员编成一个党小组,发挥他们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将党员中年龄比较大、身体比较好、有普法和民调工作经验的退职干部、老教师等编成一个党小组,发挥他们在普法宣传和民调中的作用;将村里退职的老干部和回村的离退休干部中的党员编成一个党小组,发挥他们领导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优势,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出谋策划,当好参谋。要充分发挥党小组的职能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还可从探索党小组长兼任村民小组长职务入手,解决党小组划分单一的问题。

当然,农村党建工作既有原则规定和要求,又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更有广阔的发展和创新空间,我们应该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思路,开拓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才会永葆生机和活力。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0日 11:3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