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安徽黄山富堨镇富堨村 程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流动日趋频繁,与之相应的外出务工的党员数量也越来越多。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难问题成为我村党建工作不容回避的难点问题。保持好、发挥好流动党员的先进性,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不仅是搞好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农村流动党员的特点及趋势

流动党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党内重要群体,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流动党员在数量、外出范围及时间等方面呈现上升趋势。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新时期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急需抓好的一项紧迫任务。当前,农村流动党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流动的数量逐年增多。

(二)流动的范围更加宽广。

(三)流动的地点无定向。    

(四)流动的时间长。

(五)流动党员外出务工的意识明显增强。

 二、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难到位。由于外出流动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再加之《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在实践中执行效果不理想、流于形式,很多流动党员在外出时,不转组织关系、不开具党员介绍信、不持流动党员证,使其在流入务工地后,当地党组织无法确认其党员身份,造成了原党支部去流不知情,务工地党组织不知晓,致使外出流动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导致这部分流动党员原流出地党组织“难以管理”,流入地党组织“漏落管理”。

(二)去向难掌握。我村大部分外出党员不给党支部报告就外出,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还有的由于务工地点变动快,不稳定,甚至连他的家人对其去向都无从知晓,党支部对其去向没办法掌握。据不完全统计,在外出务工党员中,近1/2的党员在外出前未向党支部报告,绝大部分的党员没有与村党支部保持联系,增强了党组织找党员工作的难度。

(三)活动难开展。一方面由于流动党员远离原党组织,流动时间又较长,即使在春节等节假日回家,也是来去匆匆,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支部的活动;另一方面大部分流动党员不主动亮明身份,担心亮明身份后影响自己的务工时间,减少劳务收入,千方百计回避组织,不愿表露自己身份,使流动党员流入地党组织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管理。造成了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难以落到实处。据调查,经常与党支部联系过组织生活的仅占1/10,过组织生活不正常的占3/10,不过组织生活的占6/10。

(四)党费难收缴。大部分的流动党员是在春节返乡时一次性补交全年党费或外出前一次性提前交纳全年党费,有的是由其亲属代为交纳,还有少数流动党员不愿交纳党费,违背了党费收缴规定,流动党员的党费难以正常收缴。

(五)作用难发挥。我村在外务工的党员,由于务工地点变动频繁,加之自身素质不是很高,在外务工中,大多数从事脏、险、累、重等体力劳动,很难在外出期间学到致富和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帮助的本领,回家后也很难发挥带头致富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外出后,只顾着挣钱,忘记了履行党员义务,外出期间对村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很少汇报自己在外地务工的思想、工作情况或向家乡传递致富信息,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发挥不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的作用。

三、原因分析

(一)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流动党员在外出时不愿意向党支部报告,到流入地后不愿意暴露党员身份,不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有的“党员意识”逐渐淡漠,忽视党组织生活,平时既不参加所在地的党组织生活,也不向原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二是流动党员在外期间组织纪律观念淡漠,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挣钱上,逐步疏远了党组织。三是由于党员流动务工地点变化大,收入低,几个月换一地方,导致相当部分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成为党组织管不着,用工单位不了解的“两不”党员。

(二)党组织自身的问题。一是管理措施不力,管理缺乏实效。部分党组织没有严格执行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在党员外出时不进行外出前的纪律教育,外出后又不与之联系,使这部分流动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难以开展。二是党员流入地的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不重视。部分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嫌麻烦,不愿管,也不想管,出现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盲区”。

(三)用工单位存在的问题。走访我村流动党员情况来看,普遍反映大部分的业主和私营企业老板大都不是共产党员,因而对党组织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知之甚少,对党建工作无兴趣,态度冷漠,对流动党员的组织活动不支持。

四、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感,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要树立流动党员是本地人才资源的思想意识,摒弃淡漠流动党员、视流动党员为包袱的观念,多些人文关怀,主动为流动党员排忧解难,调动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外务工或回家劳动的作用。二要实行分类管理,抓好树典型评先进和帮教转化两面的工作,对在外务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的要予以肯定表彰奖励,加大宣传力度。对党员意识淡化游离于党组织外的党员要对其进行帮教,促其转化,更好地发挥作用。三是党组织要强化管理措施,增强针对性,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到无论党员在外出务工或在家劳动都要加强教育,切实增强他们的党员意识。

(二)党支部要落实专人负责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一对一挂钩。流动党员外出前,党组织要明确专人实行一对一联系,到达外出地后,必须及时地向原党支部和联系人提供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指定的联系人每月至少同流动党员联系一次,做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外出时间、所从事的工作、住址、联系办法、思想状况、党费缴纳情况等“七掌握”。采取流动党员要定期向党支部汇报思想状况、各支部要及时向他们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党支部的活动安排及作出的决议进行通报的双向互动,增强党员与党组织的沟通联络,发挥他们为党支部工作及对家乡建设的建言献策的积极性。

(三)坚持党员外出报告制度。一是党支部要在广大党员中进行广泛宣传教育,要求党员外出务工必须就其外出时间、务工情况、联系方式等及时向党组织报告,对不主动向党支部报告的党员要给予批评教育,督促其改正错误的做法,切实保证流动党员的教育不出现盲区。二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身份管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性,使他们主动向所在党组织亮明党员身份,便于党组织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三是对党性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淡薄的流动党员,要分清情况,进行帮助教育,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丧失党员资格者要按照党章有关规定给予清除出党,纯洁党员队伍。

(四)加强党务知识培训,提高党务工作者素质和做好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能力。一是要及时调整充实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要选派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较高,具备一定党务工作知识的党员同志充实党务工作者队伍,尤其要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二是要加强党务知识培训,使党务干部系统了解和掌握党员教育管理、群团组织建设等一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知识,提高党务干部的党建理论水平、政策水平、领导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促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五)健全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利用春节等节日组织外出务工党员召开座谈会,让他们汇报在外的思想、工作情况,畅谈在外的见闻和感受,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二是党组织要重视对流动党员的培养和使用,对在外务工表现突出,懂经营、会管理、有一技之长的流动党员大胆启用,及时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上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三是要重视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督促落实。党组织的主要领导要带头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四要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五要加强党员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互通情况,全面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做到流动党员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

 (六)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各项制度。一是台账制度。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党员基本情况及外出时间、所从事职业、流入地址、联系办法、党费缴纳等情况。二是“两证”制度。党员外出经党支部批准后,由党支部统一向上级党委申请办理“流动党员证”和“流动党员登记证”。三是“回审”制度。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要加强联系,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流出地党支部向外出党员发放《党员回审手册》。四是帮扶制度。建立“党员助耕队”、“青年党员服务队”,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外出后的家庭生产生活困难。五是督促制度。重视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督促落实,党组织主要领导带头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4日 10:1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