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路径探析

北京理工大学 李德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高校发展党员已经成为全国新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以2010年为例,2010年全国发展党员307.5万名,其中发展高校学生党员123.6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40.2%。在高校学生党员规模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如何保证发展党员质量,提升党员素质,完善党员教育体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当前大学党员教育现状及问题

当前,大多数学校采用校院两级培训体系,开展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典型的趋势有:

1、入党前教育较多,入党后教育较少

大学生党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目前高校在党员的发展上投入较多,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党员发展前的教育,有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发展入党后,预备期和转正后的持续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有很多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但仍停留在理论层面,如何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仍需进一步探索。

2、新生党员教育较多,毕业生党员教育较少

新生党员是在高中时期发展入党的大学生,近年来有高中党员比例逐渐增多的趋势,而高中发展党员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大部分新生党员的党员意识较为薄弱,理论素养不够高,党性修养欠缺,而高中党员一般是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在学生群体中最优秀的一群人,进入大学后需要继续接受教育和进一步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很多高校已关注到这个问题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以北京大学为例,经过多年的实践,新生党员的培训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于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关注较少,而随着年级身高,发展党员的数量增多,质量却有所下降,如何加强毕业生党员教育,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将实现“个人梦”统一到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3、培训人数增加,专职工作人员缺乏等原因导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质量下降

目前,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很多高校两校区或多校区运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推行给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体制带来新的挑战,需要尽快调整和完善;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面临着内容、方式、方法和机制的调整和转变;需要参加培训的入党积极分子数量逐渐递增,导致党课管理难度和成本的提高。一些高校每期培训规模超过一千人,大班上课的模式导致了培训组织难度加大,同时因为培训时间相同,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在的固定时段会有课程冲突,学习时间很难保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党校专职工作人员缺乏,疲于应付常规的教学任务, 而疏于党校学籍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管理、考勤考核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规范等方面的管理,无法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规范有效的监控,更没有精力开展分类别多层次的党员教育工作。

4、传统的教育内容和培训形式与当代大学生多元化需求的矛盾。

由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人数多、任务重,时间紧,往往采取“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互动不够,而实践活动也因受经费、学员人数过多、课时的限制等原因未能落实。目前,学校党课经过初步改革,开设网上党校,加大了积极分子基础知识考核力度,旨在充分发挥院级党课基础知识培训的作用,校级党课再通过邀请高水平的专家授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但仍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而针对新生党员、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党员干部、毕业生党员的不同类别的培训组织形式也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质量的着眼点

1、建立大学生党员全程化教育内容的科学化体系

建立学生党员全程化教育的培训机制,首先要系统地规划和制定教育的目标,针对学生党员成长的不同阶段特点,科学制定教学大纲和培训计划,选择和确定与之成长规律相一致的学习内容,实现“分层培训、分类指导”的目的。研究适合新生党员培训、预备党员培训、毕业生党员培训和党员骨干高级研修班、党支部干部培训班的培训方案,包括了知识、能力、实践三个层面,探索先进的培训方法在党员教育中的运用,通过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情景模拟、团体实践等方式,改变以往大会报告单向灌输,学生参与度低、收获小的局面。

2.建立大学生党员全程化教育的激励及保障机制

大学生党员全程化教育是全校多部门协调合作,基层学院着力落实才能得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探索建立基层学院在大学生党员全程化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开展模式以及如何保障长期有效开展的保障激励条件和机制,将党员全程化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

3、使党校积极分子培训课程化、预备党员教育规范化、正式党员教育体系化

新时期的大学生已不满足于传统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更希望能通过实践环节体验到教育效果。要着力研究探索党员教育的科学化体系,创新培训方法,设计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多元化需求的培训方案。

4、将新入校大学生的启蒙教育与毕业生党员教育列入党员全程化教育体系

大学生入校和毕业是大学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时期,也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最好时期。新生入校时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普及性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党,走近党,自愿加入党组织。毕业生党员教育中根据毕业生特点,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发展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让青春在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焕发光彩。

三、提高高校学生党员培训实效的途径

1、建立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

创新学生党校组织形式。为弥补党校专职工作人员缺少的现状,探索成立学生党校组织的可行性,将党校培训课程的组织工作、教务支持、管理服务工作由学生承担,党校工作人员精力集中于完善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严格培训考核方面。

建设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程体系。探索开设“党章与党的基本知识”等选修课,入党积极分子实行选修学分制,并以此为依托,逐步建立起以“课程化、动态化、长期化”为特点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体系。

开发分主题、分对象、分层次专项培训体系。每学期定期开设主题学习班,专题研讨班,理论提高班,根据十八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党史国情等不同的主题,提供党员继续教育的平台。根据不同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例如开设高中党员培训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党员骨干培训班,毕业生党员骨干培训班等面对不同的党员群体培训课程。

建立学生党员主动参与学习的机制。在搭建平台、提供教育资源、改进教育模式的同时,研究如何将党员继续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吸引广大的学生党员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参加实践,自觉服务同学;党员干部先培训、再上岗,在支部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2、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

党员教育除了举办专题讲座、专题学习与讨论外,还可以采取演讲、辩论、知识竞赛、诗朗诵、红色文艺晚会等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此外,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如邀请老干部、老党员、优秀校友党员回母校作报告的形式;在新媒体时代,微博、人人等网络平台的教育。一方面,在参加培训的学员中调查培训效果,另一方面针对更广泛的学生群体调查学生欢迎的培训形式和内容。

3、建设专兼职讲师队伍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并能够满足多层面、多环节教育培训任务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确保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质量的根本。一方面多方面发掘资源,一方面抓好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及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适合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保证党员继续教育长期稳定地开展。

4、建设党员实践基地

党员实践是党员教育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党员先进性发挥的平台。针对目前学校的资源,探索党员实践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推动党员实践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平台融合,另一方面支持以党支部、学院党委建立党员实践基地,将党员实践长期化,全面化。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2日 15:0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