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夯实社区党建基础
——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重庆联芳街道办事处 薛茜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党的十八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社区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社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成为夯实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

一、新形势下社区党员队伍的现状及特点

(一)分布广泛,增长快速

街道党员分布广泛,在236名党员中,机关党员35人,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25人,离退休党员65人,下岗职工32人,外出流动党员9人,退伍军人党员12人,大学生党员46人。2010年初,全街道党员总数124人,2011年初为198人,2012年底为232人,2013年初达到236人。

(二)结构多元,构成复杂

从年龄方面看,联芳街道管理的名党员中,80岁以上的有24人,70至80岁的有26人,60到70岁的有94人,30岁以下的仅有92人。从文化层次上看,学历最高的为大学,学历低的仅小学文化。从职业上看,有企业党员,有个体户党员,有居民党员;有本辖区内的党员,也有外来流动党员等。从思想意识上看,有的党员甘于奉献,但有些党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也有部分党员不愿意被纳入街道和社区管理,认为街道和社区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不愿参加街道和社区的组织生活和各项活动。

(三)流动频繁,管理交叉

党员中有一部分为外出流动,也有一部分为流入党员。这些流动党员的流动时间和地点往往不固定。街道有名外出流动党员。在老党员中,有部分流动情况复杂,有的投奔子女,有的到其他地方打工,多数党员不能正常过组织生活,有的党员到子女家居住时间很长,一直都未归。党员管理教育还存在几组交叉:退休党员除主要由社区管理教育外,还同时与本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同时接受本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外出流动党员,除接受社区党组织管理教育外,还要接受流动所在地党组织的管理教育等。

二、新形势下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盲点

一是对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的党员的教育。这些组织很多处于有党员无组织的状态,不少组织对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不重视、不支持。二是对下岗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由于传统党组织管理体系的限制,对下岗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教育存在较为普遍的脱节现象,即用人单位不管、原单位不管、社区党组织没权管,出现了许多“口袋党员”和“档案党员”,使这部分党员游离于党组织教育之外。三是对二次就业的退休党员的教育。退休党员中,有的不甘退休,纷纷再次就业,特别是在外地的,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因此,扩大社区党建的覆盖面,逐步消除教育的盲点,是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二)“四个多样化”对社区党员思想观念影响较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转型的加快,当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四个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思想观念上的矛盾也日趋错综复杂。这些变化也必然在社区有所反映。不同利益群体对改革和发展产生不同的愿望、要求、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一批失业党员,经济上人不敷出,心态不平衡,对经济政策认识模糊,对党的方针、政策不理解。广大党员思想阵营中呈现的新变化、新矛盾,客观上需要探索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机制。

(三)社区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不明显

社区共产党员不单是社区党组织教育工作的对象,更要按党的要求,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承担起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责任。特别要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带好头,在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好力,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尽好职。然而一部分党员,特别是在职党员在社区工作和生活中不能起到表率作用:有的对社区工作漠不关心;有的在单位是先进、劳模,在社区和楼群却是落后分子;有的对好人好事不支持,对坏人坏事不制止;有的对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不热心,等等。此类问题和现象虽是少数,但影响却很大,给党员的教育工作造成了很大阻力。因此,社区党组织在对党员的教育中,尤其要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制度不配套,机制不健全

在党员的教育方面,近几年建立了一些新的机制和相应的制度。但是由于社区各类党组织结构的多样化、社区党员分布状况的复杂化和社区党建总体要求的提高,党员教育方面的机制建设日趋滞后。对于社区内日趋庞大的退休党员队伍,教育机制跟不上发展要求;对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的流动党员,特别是市场中的党员、个体户党员、私营企业中的党员,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在职党员的教育机制也不利于他们作用的发挥。如当前推行的在职党员到所居地社区党组织登记制度,制度本身是好的,但操作性不强,执行不力,真正到社区登记的党员不多,登记了找不着的不少,能够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一定作用的很少。机制的滞后,影响了社区党员教育的成效。

三、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对策及建议

(一)坚持“三个结合”,探索务实有效的教育形式和内容

一要坚持党员特点与开展党的活动相结合。社区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应从社区党员队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和制定党的组织活动计划,丰富党的活动内容,改进党的活动方法,使党的活动取得实际效果。从目前社区党员情况看,党员队伍明显的特点是: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离退休党员较多。搞好社区党员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对党员的严格要求与社区党员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要对党员提出严格要求,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对于那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可以采取党组织派人上门传达党的重要重要文件,通报党组织工作安排等形式,使他们和党组织保持联系。(2)把活动内容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起来。活动内容的统一性,就是要求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要注意活动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同时也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克服那种组织生活和党的活动缺乏吸引力、单调乏味的现象,把党的活动与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使党的生活更有针对性。(3)把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结合起来。由于离退休党员较多,具有分散、不易集中的特点,在进行必要的集中活动的同时,尽量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4)把活动的内容与有效的形式结合起来,使党的活动生动活泼,富有实效。

二要推进载体建设与典型示范相结合。要切实拓展党员的活动领域,抓好载体建设,扎实搞好党内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使党员受教育,使群众得实惠。可以组织一支由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家政服务110”、“爱心献功臣”、“小事不出楼巷”服务点、“便民服务卡”等义务奉献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共同建设温馨社区,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要积极发现、培养、树立一批社区优秀党员的典型,注意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的典型事迹能深入党员心中,深入群众生活,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三是坚持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以其组织的便利性、内容的统一性、讨论的广泛性而被各级党组织普遍采用,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党员的理论知识都来自于单位的集中学习与讨论。但实践证明,集中学习也有着形式相对单一、内容不够生动、时间总量不大的问题,有时流于理论灌输,“我讲你听,我导你通”,党员主动思考的空间较少。为此,应着力发挥学习主体及内因的作用,强化学习制度,认真开展学习情况检查,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抓手,引导党员自觉加强学习,记好读书笔记,写好学习心得,参加学习讨论,注重学习实效。要鼓励机关干部参加学历提升教育与业务知识学习与培训,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

(二)把握“三个目标”,确定适应形势的教育管理内容和方法

一是立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目标,着重抓好党性教育。要引导全体党员充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论断,增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心与意识。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革命先辈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与崇高的共产党员风范,对照自身找差距,找原因,从而更加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将个人行为与党的事业结合起来,将个人目标与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结合起来。

二是立足于增强宗旨观念的目标,着重抓好作风教育。要在党员中努力倡导务实、为民、勤勉的良好风气,教育党员把为社区服务、为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着力点,要通过设立群众举报电话、群众意见箱及开好民主生活会等,提高宗旨意识。对于党员中存在的脱离群众、作风不正或者有损部门及党的形象的言行要坚决制止,严肃处理。要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对于群众的来信来访,要保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认真处理,切实做到让群众满意。

三是立足于实现党员有效管理的目标,着重抓好党员分类管理

创新形式,管严流动党员。首先要解决“动”的问题。要根据党员的流动性,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延伸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功能,认真落实与完善《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对外出时间超过3个月的社区党员,要办理“流动党员管理卡”,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实现党员关系不漏,组织生活不断,教育管理不停。其次要解决“远”的问题。要完善后方“遥控”式管理的空档,实行靠前管理,跟踪管理,可在社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党组织,在流动党员较多的行业建立党组织,将党组织的管理力量延伸到流动党员身边。第三要解决“松”的问题。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定期汇报制度,外出的流动党员每季度要以信函或电话等形式向所属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完善跟踪管理制度,要与流动党员所在地党组织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情况。

转变观念,管好在职党员。应该转变在职党员完全由单位管理的方式,社区党组织也要把加强社区在职党员管理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成立在职党员临时党支部或是在职党员工作站的形式,落实“协管”责任,协助党员单位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要开拓思路,创造条件,组织在职党员利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参加社区党的组织生活,组织党员按照“适时、适宜、适度”的原则,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社区工作与活动。对于党员参加活动的情况,可以通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工作记录卡》及《在职党员社区表现情况反馈卡》的形式,每半年向单位党组织反馈一次,作为在职党员年度目标管理考评的内容之一。社区党组织应该加强与单位党组织的沟通联系,加强信息交流,共同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依据特点,管活居民党员。对下岗失业党员实行帮扶式管理,推行“两访(社区党总支与社区下岗失业党员两次访谈)、三帮(帮助转变择业观念、提供就业信息、结对帮扶就业困难党员)、四送(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管理体系;对退休党员实行关爱式管理,开展“两关爱活动”,即关爱退休党员的身体状况、关爱退休党员的精神状况;对大学生党员实行激励式管理,建立大学生党员QQ群。通过论坛发帖的形式,及时通报党工委工作报告、党员代表议事会情况等,并组织讨论。

(三)健全“三个机制”,实现党员管理教育良性循环

一要健全评议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党建工作质量。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坚持通过党内民主生活和征求党外群众意见的方式对党员进行有效的评价和鉴定。为提高评议的针对性与准确性,可由党组织在年初围绕信念、宗旨,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遵纪守法情况,服务群众情况及具体工作任务等方面为党员制定工作目标,进行量化分解,结合年度绩效考评情况进行评议。在评议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四个原则:一是实事求是,二是民主公开,三是在党员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四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尽可能地拓展群众与服务对象参与的渠道,做到打开门来评党员。要使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把这项制度同党员目标管理相结合,同党内创先争优相结合,同民主评议党支部相结合等等,使之互为补充,互为依托,形成综合效应。

二要健全监督机制,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要努力探索加强对党员进行监督的工作机制,坚持党内民主生活会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对通过群众反映、举报发现和组织考察等途径了解到的部分党员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职能部门对本人进行书面提醒,同时向其所在党组织通报,要求加强教育与管理。对问题较为严重,需要作出解释说明的,可要求其本人或所在党组织作出书面陈述,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为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可以参照干部管理监督的方式,对党员本人实行告诫谈话,并由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一帮一”帮扶教育,凡被实行告诫的党员年度考核不能评优,所在党支部也不能评为各类先进党组织。

三要健全激励机制,努力增强党员队伍活力。在完善社区先进党员及年度先进党员评比的基础上,扩大评优评先范围,根据实际,开展“五大标兵”(学习标兵、岗位标兵、服务标兵、创新标兵及创业标兵)评选活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工作业绩突出的先进党员,激励广大党员积极向上,在全社区形成一种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增强机关党员队伍活力。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7日 17:1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