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敢担当:责任在心重千钧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开篇的话

  基层干部是基层科学发展的领头羊、是民生改善的排头兵、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基层干部平凡而细碎的工作是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石,关乎百姓福祉,体现执政水平,关系党的形象。在每天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中,基层干部总是处在各方利益的交汇点,有时甚至是矛盾纠纷的冲突点。因此,对基层干部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广大基层干部的真实形象怎么样,他们有什么苦与乐,有什么期盼?近日,本报记者赴山东、河南、贵州等地,走访了一批县、乡、村的基层干部,倾听他们的心声,见证他们的工作状态。

  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登基层干部系列报道,力图通过鲜活的工作生活细节,展示基层干部敢担当、有活力、会干事、能吃苦、和人民群众心贴心的整体风貌。

  年复一年,在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默默为百姓付出,他们的心中,该有着何等厚重的情感和坚强的信念?

  危难来临,在大地的颤抖或洪水的肆虐中,敢以牺牲换得乡亲安宁,他们的胸腔里,有着怎样鲜红的心房?

  ……

  在田畴阡陌,在千村万户,在发展一线,处处都能看到基层干部忙碌的身影。作为共和国大厦的基石,他们承担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重要责任。“担当”二字,被基层干部揣在心里,无言,却有力。

  吴金成:勇挑重担 “傻支书”带出“老板村”

  见到河南省民权县龙塘镇吴堂村党支部书记吴金成时,他正在地里查看麦情。绿油油的麦地被清澈的水渠整齐分割,阡陌纵横,生机盎然。

  “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这是我们‘傻支书’最新的成果。”村民吴先韵言语里透着欣赏。

  在民权县,吴金成的“傻”远近闻名。

  1998年秋,已在广州拥有装修公司、年收入近20万元的吴金成回乡探亲,被乡亲们堵在了家中。

  看着乡亲一双双期冀发展的目光,吴金成决定放弃自己的生意留下来。在鲜红党旗下,吴金成全票当选为吴堂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年,他24岁。

  妻子想不通,生气回了娘家。亲戚不理解,说他太笨太憨。

  走马上任,吴金成盯上了村庄通往外界的道路。对“走路硌的脚疼,骑车颠的屁股疼”的乡间小路,乡亲们颇有怨声。

  吴金成二话没说,拿出5000元投进了捐款箱。然后委托3个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发动捐款。三个月后,水泥路修起来了。

  接着,吴金成把自己掌握的装修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吴堂村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装修专业村。现在,全村从事装修业的人员达到800多人,在全国各地成立装修公司110家,成了远近闻名的“老板村”。

  人们说,吴金成笨得可爱,傻得有情。

  去年以来,针对宅院闲置、耕地减少的难题,吴金成带领村民集中治理“空心村”。他的“傻劲”又上来了——

  他带头把自家老院子推倒了,腾出7分土地归村里。其他村民腾出的地方,仍归村民个人。全村由此复耕土地190多亩。

  一家一户的坟地散落在四处,占据着大量耕地。吴金成下决心平坟建公墓。当地流传着“迁一次坟,绝一门人”的说法,吴金成却带头平了自己家的坟。他又垫资30万元,在村头荒地上建起了公墓,免费为每家逝去的老人刻墓碑。全村只用了9天,工作就完成,腾出耕地78亩。

  今天,走进吴堂村,花团锦簇、垂柳成荫,小洋楼、娱乐广场,童车厂,制衣厂……富裕的吴堂村又被带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没有‘傻’就没有公平,没有‘傻’就没有和谐,没有‘傻’就没有发展。我是党支部书记,让乡亲们富起来,是我的责任。”吴金成说。

  牛得海:破解难题 啃下发展“硬骨头”

  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我们见到了另外一种担当。

  早晨7点上班,安排当日工作,协商棘手问题。8点半起开始下村入户,到拆迁现场与有关部门协调工作等。晚上6点回到办公室,总结当天工作,处理公务,开会协商。晚上12点左右回家。

  这是威远镇党委书记牛得海的生活节奏。今年43岁的牛得海,是土生土长的土族人。

  “基层工作就是这样,柴米油盐醋,万事都缠身。但世上无难事,只要沉下心来,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基层工作就能干好。”牛得海说,“组织和群众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干出个样子,头拱脚蹬也要办好。”

  两年前,牛得海刚到威远镇工作时,正赶上当地东部城市群建设启动,作为一个有着近7万人口的大镇,威远镇征地拆迁、安置等一系列工作千头万绪。

  牛得海一头扎进矛盾最突出的西下街村。一些干部劝他:“矛盾来了躲都躲不及,你还要去寻问题,岂不是自找麻烦?”牛得海的回答是,问题解决一个就少一个。日积月累,小事也会拖大、拖炸。

  牛得海自己身体力行,还在全镇实行夜访工作制,开展大走访活动。每天晚上,全镇干部吃过饭,就深入到群众家中谈心。整整40多天,牛得海带领一班人处理矛盾78起,最终使得西下街村的安置遗留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敢啃发展中“硬骨头”的,又何止牛得海。

  2010年大年初一,山东寿光市洛城街道党工委委员、街道办副主任李秀欣,接到一个电话:“老弟,我是丁方会,给你全家拜个年。”

  李秀欣一下泪眼婆娑。

  丁方会是洛城街道丁家店子村一名70多岁的老人,他是全市出了名的上访户,因为宅基地纠纷,他让老伴用小推车推着,一直访了25年!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因土地产生的矛盾问题较多。2009年5月,受街道安排,李秀欣背起铺盖,到矛盾最为突出的丁家店子村破解难题。驻村当晚正开着党员会,几个喝了酒的村民闯入会场说:“如果你能解决问题,我们欢迎,如果办不了事,不如现在就滚出去,不要来糊弄我们!”

  “问题不解决,我绝不撤!”李秀欣当即表了态。接下来一个月,李秀欣挨家挨户走访,挨个党员座谈,推选村民代表,汇总村民意见,制定综合治理方案。最终,家家户户表决方案,同意率97.3%。

  针对丁方会的宅基地纠纷,李秀欣对当时的知情者、当事人逐人进行了解,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制定了解决问题的路子。老人终于满意了,他说:“老弟,你治好了我二十多年的心病,否则我死不瞑目。”

  “人活着就应该有点价值,我们在基层岗位上尽管艰苦,但我们无怨无悔!”李秀欣说。

  朱昌国:应对危难 “金银花书记”搞滴灌

  走进贵州省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漫山遍野的金银花郁郁葱葱,花香扑鼻。大山脚下,连片的砖混结构楼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眼前的景象,很难让人能想到3年前大旱时的惨淡。

  2010年,黔西南州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冷洞村2300亩金银花大部分植株枯萎。

  冷洞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备受煎熬。10年前,一心想着带领村民致富的他,找到了一条好路子:人工栽培金银花。当时,全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2200亩,产值近100万元……经过六七年的生长,这些金银花已进入盛花期,如果枯死,意味着全村又要跌回到从前的苦日子。

  有村民开始背水上山,但水浇下去,刨开苗株根部一看,土还是干的——干透了的土,根本存不住水。

  当地百姓把金银花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他们焦灼的目光,让朱昌国坐不稳、睡不着。

  凌晨3点,干涸的大地一片黑暗,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朱昌国,突然灵光一闪:滴灌!

  朱昌国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十来个空塑料瓶,翻出妻子纳鞋底的大针,装上水跑到山上动手试验:一天下来,发现两瓶水竟然可以湿透植物根部30厘米深的土;第二天,他发现发蔫的金银花叶子舒展了;第三天,枯死的枝条竟然长出了新叶。


  朱昌国万分激动,在山腰上掏出手机,把喜讯告诉了村民们。全村百姓一起行动,冷洞村的“命根子”终于保住了。

  10多年来,朱昌国就这样迎难而上,带领乡亲们赶走了一个个“拦路虎”。

  在基层,干部就是群众的主心骨,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艰苦,就战斗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

  正是无数个像朱昌国一样的基层干部,用钢铁般的肩膀,重塑了大山的脊梁……

  (记者 孙忠法)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 14:2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