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玉溪市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玉溪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副主任 袁启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根据全市基层组织现状大调查的部署,我们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案例剖析、群众测评等方式,召开座谈会324次,参会党员5489人,群众3571人,入户走访1748人次,发放问卷4793份,个别访谈1408人次,对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运行、管理使用、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从整体上掌握了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剖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现状评价

2007年,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全面展开。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玉溪市坚持抓重点求突破、抓常规促创新、抓基础重规范,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积极探索“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科学规划实施,稳步推进站点建设。各地坚持按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的思路,稳步开展站点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建成远程教育终端站点1584个,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站点建设全覆盖。红塔区、通海县、江川县、澄江县、华宁县、易门县、新平县将879个站点建设延伸到了村(居)民小组、机关、非公企业、广场、党员大户和新社会组织中。各地采取分级补助、整合党建示范点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276个远程教育站点提档升级,促进站点由单一基本型(机顶盒+电视)向拓展型(机顶盒+电视机+电脑+投影仪)转变。易门县还按照每村(社区)1.5万元的标准,每年安排15个左右村(社区)远程教育规范化建设专项经费,加强农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规范化建设。

(二)配强骨干队伍,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各地采取“下派干部带、村干部中选、大学生村官教”等措施,选配有一定文化水平、事业心、责任心和能力较强的同志担任终端站点管理员。同时,明确将各地大学生村官作为村终端站点操作员,保证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全市各远程教育站点都有1-2名专兼职管理员。红塔区采用“1+1”选配办法,除1名专职管理员外,从村(社区)大学生村官及社区工作者中挑选1名骨干作为后备力量重点培养,稳定管理员队伍,同时每年还筹措2万余元经费开展业务培训;峨山县实行村(社区)党总支书记负责制,建立了组工干部QQ群、大学生村官QQ群等网络集群。2007年以来,各地采取集中授课、实际操作、现场观摩、视频教学、讨论答疑等方式,分期分批对站点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履职和服务能力。澄江县组建远程教育站点技术服务队伍负责站点设备安装、操作培训和维护;江川县、元江县依托党校、科技局、文化局、农函大等部门力量组建教学辅导员队伍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下乡活动。目前80%以上的站点操作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远程教育节目下载、存储、播放和简单的维护,做到每个站点有人管、有人会用。

(三)健全工作机制,逐步规范站点管理。制发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教学资源管理、资产管理、考核评比、站点设备管理、督促检查等制度,印制了“四簿一册”,促进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各地结合实际,着力探索有效管理的方法途径。峨山县建立了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督查、一年一考核的站点管理考核制度;易门县推行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村级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立远程教育学习收看一月一报制度,十街乡张所村还围绕“提质增效”建立远程教育站点管理AB角工作制度;澄江县凤麓街道印发了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目标管理考评办法,从管理机构、管理队伍、设备维护、教学组织、考核奖惩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各地还采取多种方式督查制度落实。江川县采取半年抽查、网络监测、电话督促和定期通报等方式对站点学习情况督查;华宁县通过墙上公示、板报展示、机盒提示、定期调阅工作手册、公布监督电话等多种形式,确保远程教育制度入脑入心、站点管理有章可循。

(四)开发教学资源,丰富教育教学平台。按照分类建库的原则指导教学资源建设,紧紧围绕“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发教学资源,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市级教学资源库,目前,全市共上传基层党建工作、学习实践活动、农业科技、人文地理等类型教学课件资源50余部,一批优秀的乡土教学课件受到广大基层党员群众的欢迎。其中:《赢之道》、《小镇大天地》、《清风常驻新农村》、《效能工商百姓优先》在全国专用频道播出;《小联合走出富裕路》获全国第十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优秀奖;电教片《反贪局在行动》在云南卫视《党风廉政》栏目中播出,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三乡大地党旗红》、《小小村监会、发挥大作用》获全省第二届教学课件观摩比赛二等奖。各地还注重开发乡土教材,制作农民群众易学、易懂、易用的教学课件,增强针对性。通海县先后拍摄了秀山镇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村(社区)“两委”换届等优秀专题片,受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喜爱;新平县开办党建“时代先锋”电视专栏,精心制片,再现基层党建、组织工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市农业局充分发挥专业机构、业内专家的指导作用,从栽种到收获全程跟踪拍摄制作《无公害优质油菜生产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专题片,极大丰富了党员教育教学平台。 

(五)以用为本,全面促进学用转化。各地坚持按照“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的原则,积极寻求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点,切实发挥远程教育政治理论教育点、实用技术培训点、致富信息传播点、党员群众娱乐点的作用,乡镇(街道)、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每月开展学习活动,消除“零点击率”,提升远教服务科学发展水平。红塔区、澄江县推行分类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手段,及时了解掌握党员群众的知识需求,针对不同群体,分类组织教学活动;通海县探索“远教+公司”、“远教+协会”、“远教+专业合作组织”等模式,邀请“乡土人才”、“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协会机构负责人现身说法、示范引导;华宁县积极创建12个学用示范站点,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促进学用成果转化。新平县戛洒镇试行“支部+协会+远程教育+基地建设”模式,即支部管理协会,协会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培训,学员把所学知识在基地上实践。元江县通过党员远程教育专用终端与中国电信CDMA移动通信网络访问结合的方式,设计开发 “元江县党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探索开展远程教育新方式。

开展远程教育工作,提升了全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整体水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一是党员群众的素质得到提升。发挥远程教育方便、易学、直观的优势,探索“远教+公司”、“远教+支部”、“远教+协会”、“远教+专业合作组织”等模式,分类组织教学,提高使用效益,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视野得到了进一步拓宽,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华宁县宁州街道西门社区下高田党员王德丽,刚开始养猪时,由于不懂技术,养的猪仔病的病,死的死。后来,按照远程教育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持,学会了全套养猪技术,开展规模化养殖,一下翻身成了致富能手,2011年纯收入达到40多万。二是逐步转变了群众的“致富经”。通过远程教育对广大群众进行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的培训服务,许多党员群众将学到的致富知识和致富信息迅速转化到生产实践当中,学用结合,有力推动了党员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增强了致富能力。通海县里山乡的山区村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先进的核桃种植技术,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现已种植5100余亩,成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三是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采取集中学习、分批轮训、专题辅导、个人自学等多种丰富的学习形式,开辟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村民与村干部的沟通和交流机会多了,消除了矛盾,增进了理解和信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四是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开展农村政策法规、科普卫生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思想、新文化,逐步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貌,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存在问题

(一)工作积极性不够,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少数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认为,远程教育是一件花钱的工程,投入高、产出低、见效慢,既浪费资金,又浪费人力和时间。少数领导干部把抓经济、抓安全、抓计划生育、抓招商引资等工作视为硬指标、硬任务,作为工作的中心,而把党的建设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看成软指标、软工作,存在应付、敷衍的思想,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配合意识不强。少数党员干部认为远程教育也是一种形式, 没有实际作用, 因而缺乏学习热情;少数党员干部虽然认识到了远程教育的作用及意义,但因为习惯传统的学习方式方法,难以迅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方法, 觉得远程教育是高科技的东西,可望而不可及,因而存在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 

(二)站点管理人员不够稳定,素质良莠不齐。我市多数站点管理员为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干部流动性较大,往往人一走就没人会用,造成设备闲置甚至设备遗失,而且大学生村干部还担负着党组织或是其他的一些工作,存在着管理员精力不足的问题;部分非大学生村干部担任站点管理员,文化水平参次不齐,专业性不强,一般都是“开关型”管理员,缺乏对远教设备管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平时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受条件所限,各站点管理员参加各类培训班的机会较少,到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的好的地区学习考察的机会更少,造成了站点管理员业务不熟练、思路不开阔等问题。

(三)远教设备故障率高,保障工作正常开展难。根据此次调查对故障设备统计的情况来看,“设备维护和更新不及时”是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由于远程教育设备提供商家威科姆公司在州市未设立维修点,造成设备维修费时、费力、费钱,机顶盒损坏至少要1个月才能修毕,导致远程教育设备维护网络“脱节”,制约远了程教育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另外,我市大部分站点都是采用“电信宽带+机顶盒+电视机”的电信模式,对电信宽带依赖程度高,而部分农村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导致带宽达不到远程教育站点播放最低要求(2M)。

(四)党员群众需求各异,学习组织培训难。由于在年龄、文化、地域、从业类型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党员群众对学习的需求各不相同,调查显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党员群众,表现出对国家政策、法规、农村科普常识的渴求;年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群众,他们表现出对农村致富新技术、市场行情的强烈愿望,这就导致在学习培训过程中教材组织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长年在外,农户家中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加之部分偏远的村党员群众居住比较分散,集中学习很不方便,参加活动的人员很难组织起来。即使站点组织到位,每次参加学习活动总是年龄偏大的老党员,他们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稍欠,获取科技或信息的需求和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远程教育的效果。

(五)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成果转化难。在内容上存在“重党员、轻群众,重党建、轻科技,重播放、轻效果,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教学过程中对党员干部的需求知之不深,培训没有经过精心准备,有什么播什么,培训的内容也大多局限于党课,灌输传统政治理论、简单反映先进事迹的多,介绍现代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的少,难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党员干部对适用技术多样性的需求。部分站点只停留在组织学习培训这个层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在于将学习的具体内容落到工作的实处,转化为指导和促进工作的具体实践,未能与党委中心工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在拓展和延伸远程教育作用和发挥综合性服务功能方面不足,单一的就远程教育抓远程教育,站点的综合效率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存在学用脱节现象,学过了事,不能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六)经费投入不到位,制约了远程教育站点作用的有效发挥。按照中央“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不能增加基层和农民群众负担”的要求,站点建设经费由省、市、县各级财政分担,解决了站点建设费用和每月的上网使用费,但设备维修、课件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当前县、乡、村财政都较为困难,资金保障难。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继续在推进站点建设上下功夫。一是着力扩大远程教育工作覆盖面。积极探索远程教育站点延伸建设方式,推进远程教育站点进机关事业单位、进非公企业、进新社会组织、进自然村、进党员大户、进公共场所,使教育对象由固定党员延伸到流动党员、基层干部延伸到一般群众、党员干部延伸到农村种养大户、技术能人。二是拓宽教育载体。把远程教育、干部在线学习、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时代前沿知识讲座等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它平台的资源也能够在远程教育平台中收看,使党员干部有更多的选择,适合不同的人群收看。三是加快远程教育、党建网站、手机平台的融合,丰富党员干部学习方式,便于党员干部在不同环境、时间学习。四是对现有站点进行提档升级。逐步采取“电信宽带+机顶盒+电脑+投影仪”的模式。五是加快农村宽带基础网络建设进度,提高远程教育建设覆盖面。对播放收看信号不稳定的村,进行线路改造和网络提速;对一些偏远地区和山区的村级站点,采取铺设光缆、光进铜退、加装ADSL延伸器等方式逐步加以解决。六是建立市级远程教育站点维修中心或维修点。

(二)提高远程教育工作成效,继续在建设高素质的骨干队伍上下功夫。一要选好人。严把选配关,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从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级后备干部、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等人员中,选配政治素质高、有一定文化水平、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相应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维护能力的同志兼任延伸站点管理员,实行专人维护、专人管理。二要练好能。按照“分级组织、分层开展、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现场培训、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抓好队伍的培训工作,对村站点管理人员普遍轮训,提高组织播放收看、故障排除等实际工作能力。三要留住人。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站点管理员补贴制度,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三)着力规范管理,继续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远程教育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主要责任人,远程教育管理员为具体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年头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确保有序、持续的推进远程教育工作。二要健全工作指导机制。认真落实联系点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等,加强业务指导和信息交流。三要健全督促检查机制,定期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四要健全目标管理机制。抓好考评办法的落实,推动远程教育工作具体化、科学化。五要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将骨干队伍培训、系统运行维护等保障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继续加大对远程教育工作的投入,为远程教育提供支持。六要建立效果评估机制,将教育教学的培训内容、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学习内容的指导应用与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等结合起来,客观评价教学效果,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要坚持以基层满意率作为课件质量检验标准,通过随机调研、点击率监测、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构建基层满意率测评体系,对播出课件进行制播满意率测评,用测评结果指导课件制作工作,确保课件制作“跟着需求走、照着测评改”,制作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课件,达到“学出效果、用出效益”的目的。 

(四)发挥功能作用,继续在深化和推进学用工作上下功夫。一要加强需求调研,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能否激发农村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要采取听取培训反馈、开展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电话询问等形式,了解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所急,了解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收集第一手材料,搞好调查摸底,选择教材内容。二要精选教学内容。在调研基础上,精细组织教学,坚持“看得懂、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三要选择适宜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党员群众的文化层次、不同的学习需求、不同的职能、不同的年龄等将党员群众进行合理的分批组织教学,不搞“大杂烩”。对农村青年党员、文化层次较高的党员,除了有计划地组织党员收看政策法规、农业实用技术和卫生保健等外,及时下载播放产业结构调整、科学种植等方面的科教片,提供学习;对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低的党员,选择简单可行、直观易懂的教材,让他们学习。针对农村党员难统一、村落分散难集中的实际,远程教育站点要向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延伸。同时,充分发挥中心播放户、流动播放点的作用,使他们足不出户都能收看远教节目。要依据农时来安排教学,农忙时候少学,农闲时候多学,避免党员群众因忙于农活,而误了参加远程教学。

(五)突破教学资源建设管理,继续在增强远程教育凝聚力和生命力上下功夫。目前,中央、省、市三级远程教育平台的教学资源虽比较丰富,涉及政治理论、先进典型、适用技术等各个方面,但难以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对政治理论、时事政治、实用技术等多样性的需求。一是要加大课件开发,特别是整合资源加大符合本地乡土课件的开发和利用。吸引更多单位和社会机构参与到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建设工作中来,着力构建“远教搭台、部门唱戏、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多途径、多方式实现教学资源总量的新突破。二要不断提高教学课件质量,打造精品课件。要按照“面向基层,通俗易懂,以用为本,突出特色,确保质量,争创一流”的标准制作课件。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行选题,丰富课件内容,灵活表现手法,不断增强实用性、科学性。要调动和发挥专业机构、业内专家的指导作用和市场手段,选题论证请专家“把脉”,制作过程请专家“监理”,课件评审请专家“挑刺”,不断提高课件制作的质量和水平。三要及时更新节目,使远程教育的课件或节目与中央、省、市的会议精神、重要决策同期发布,同期更新。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1日 14:5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