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的难点及对策

上海南汇万祥镇阳光驿站 王青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农村党员是党在农村基层的主要骨干,是农村文明建设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因此,“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具有战略性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难点问题也显得日趋突出,成为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主要障碍。因此,全面分析难点问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采取措施,切实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是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务必研究及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难点分析

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从总体上来说,主流是好的。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党组织建立了党员教育的各类制度、设置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基本上能按照制度的要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员教育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多年来,经历着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在如此广泛、深刻的历史转变中,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党员难集中。支部学习或其他组织活动,党员到课(会)率很少达到理想要求,在发展新党员或其他重要决策的表决中,不少支部都为此而犯难。

二是时间难保证。支部活动,党员不准时参加,等人比正常活动的时间还要长。

三是学习难开展。由于党员居住分散、农事活动安排不一致及中青年党员外出打工等原因,造成党支部或党小组开会、学习等活动开展不起来,使既定的计划付之流水。

四是制度难坚持。据某乡镇党员教育调查结果表明,在该乡镇的15个村党支部中,能坚持学习制度,组织党员学习的有5个支部占33.3%;1098名党员中,平时学习、培训缺课较少的有632名占57.6%;不少支部党员教育的各类制度,只是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没有真正付诸实施。

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四难”问题的客观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使工作处在被动状态,加上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党员得不到组织上及时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因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党员各方面素质同当前农村改革和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不能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本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差。在调查的1098名党员中50岁以上的有627名占57.1%,36~50岁的有358名占32.6%,35岁以下的有113名占10.3%;高中文化以上的有108名占9.8%,初中文化的有259名占23.6%,小学和文盲的有731名占66.6%。党员年龄大、文化低,客观上给他们的正常参加组织活动、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学习理解党的政策、接受推广新技术等带来障碍。

二是党性不强。主要存在组织观念差,部分党员出现“三不”问题,思想消沉,信仰动摇。在这些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有的参与封建迷信活动,有的违法乱纪,损害了党的形象。

三是改革意识差,市场经济观念淡薄。目前,农村有相当一部分的党员不重视学习、不重视推广新技术、不重视发展生产。据调查,有个村支部89名党员,在全村的38个重点户、专业户中,却只有12户是党员。因此,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中,约有5%左右缺乏技术、不善管理等。

以上情况表明,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四难”问题确实是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主要难点,但这些难点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既有农村改革新旧体制交替中的思想认识问题,又有农村党组织设置和农村党员教育的实际工作问题;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近年来忽视党的农村组织建设,放松和消弱思想政治工作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从调查分析的结果看,其原因是:

一是思想认识错位。在农村改革日益深入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把党员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对这个问题,有些领导片面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党员教育工作是软任务,只要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党员教育工作自然得到加强,致使工作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因此,这种思维定式的单向性和实际操作的倾斜性,使党员教育工作在虚有的“重要”声中变成次要。

二是支部核心作用差,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从调查分类情况看,在15个村党支部中,群体功能发挥得较充分,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较突出的有5个支部占33.3%,其余支部处于一般和后进状态。这些一般和后进状态的支部,一方面是班子成员素质低,骨干、表率作用不突出,在党员中威信不高;另一方面是集体经济意识淡薄,公共的资源优势没有综合利用,集体经济基础脆弱,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党员和群众对支部缺乏信任感,支部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强,使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处于被动。

三是组织设置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都发生了变化。原来以大队(现在的村)为单位设立党支部和以自然村宅为单位划分党小组的单一组织设置形式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现在支部管辖范围大、党员多、分布广,加上分户独立承包经营,产业结构和农事安排不一致等原因,客观上给支部活动增加了难度。因此,从实际出发,调整和改进农村党组织设置势在必行。

四是教育效果差,缺乏吸引力。影响教育效果的原因有多方面的:首先是教育基础设施。多年以来,由于乡镇地方财政困难,党员教育经费没有列入或部分列入乡镇地方财政预算,加上各支部又没有集体经济积累,致使教育场地和教学设备等各种必须的教育基础设施都比较差,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开放度和利用率不够。其次是教育内容。长期以来,农村党课教材在内容设置上比较单一,没有真正从党员的年龄和文化层次的实际出发,从而满足不了党员多元化的知识需求,使农村党员感到参加学习没有得到“实惠”。第三是教育形式。“一贯制”的封闭式、单纯说教式的教育形式,激发不起党员的学习兴趣,使党员对参加学习产生了惰性、没有积极性。

这些问题的原因足以说明,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二、主要对策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四难”问题,这里就从加强和改进的角度,提出四点对策。

一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党员教育,是向广大党员灌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是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的工作,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是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

我国农村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认真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使农村党员素质提高、党性增强,从而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此,各级党组织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领导,并重点做到四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针对领导层面中存在的不正确认识,在学习领会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彻底纠正和克服那种对党员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切实按照“党要管党”的要求,集中精力抓好农村党员教育的各项工作。其次要解决党员教育经费。农村党员教育应纳入成人教育系列进行管理,设立专项经费。来源渠道可以从党费、成人教育经费、教育附加费和科协、农口掌握的科技培训费中考虑,不足部分列入乡镇地方财政预算划拨。只要解决了经费,教育场地和教学设备就有着落,党员教育就有牢固的基础。第三要健全工作制度。从实际出发,在 “党课教育”和“党员培训”等传统的党员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资源,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采取党员干部挂点联系的办法,把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任务进行分级管理和量化考核,把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引向经常化和制度化。第四要建设一支素质高、人员相对稳定的党员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一支素质高、人员相对稳定的专兼结合的农村党员教育工作队伍,可以从支部党员中选定专职党课教员,也可以从挂点联系干部、各级党校教师、离退休干部中聘请兼职党课教员,形成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农村党员教育工作队伍,保证农村党员教育工作队伍人事变动、队伍不散。

二要加强支部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是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下大力气,认真抓好:首先要加强支部建设。村党支部处在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只有切实抓好支部建设,党员教育工作才有可靠的组织保证。村党支部建设,主要是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配好支部班子,尤其是支部书记、副书记。对现任的支部班子要进行全面的考查和评价,工作胜任的不要轻易撤换,素质低、工作不称职、群众意见大的,要做好工作及时调整;对有人选的支部,要引进竞争机制,通过民意测验、党员推荐等形式提出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党内选举、择优录用;对党员青黄不接、班子后继无人的支部,要采取“选苗子、压担子、进班子”的办法,物色后备人选,进行超前培养;对在支部范围内无合适人选的,可以采取“外派”和“回请”等办法,配好班子,使支部班子形成优化的群体结构。其次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逐步完善,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经济实力与日俱增。实践证明,集体经济实力同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教育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不断地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发挥,党员教育才有牢固的物质基础。在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上:先要搞好清理财务工作,把集体资产管理好、经营好、利用好;同时要充分利用集体资源,组织开发性生产,兴办经济实体,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第三产业。再要努力提高家庭承包经营水平,完善各类承包责任制,按合同合理提取承包金;同时要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切实搞好各项配套服务工作,引导农民推行农村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帮助农民更有效地进入市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后要对无集体经济的村,政府各有关部门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使之形成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要便于教育管理,调整改进组织设置。当前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从业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党支部和以自然村宅为单位划分党小组的单一组织设置形式,已不完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了。因此,遵循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转变,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的原则,调整改进农村党组织设置,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

根据农村各种不同的情况,党组织设置可以考虑调整改进:首先要在经济社会发达、专业分工明显、党员人数达100名以上的行政村中,可以考虑成立村党委;在党员人数达50名以上的行政村中,可以成立党总支部。村党委或党总支下设党支部,党支部可以在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自然村宅中设立,也可以按党员所从事的不同经济活动来组建;对村党委或党总支部下设的党支部原则上不增加干部编制,党支部书记由村党委委员或党总支部委员兼任。其次要在党员人数不足50名的行政村中,可根据党员分布及从业情况分开成立党支部或重新划分党小组。第三要在村办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或其他社会组织中,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都要建立党支部。

四要双管齐下实施教育和管理,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必须加强和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双管齐下。

根据农村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目标,我们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要抓好教育培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而党的思想建设的最直接的诠释,就是要充分运用现代的各种教育阵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东方讲坛农村信息苑、道德讲堂、学习课堂、党校等,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根据党的中心任务和党员的思想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党员教育的内容和重点是:先要围绕农村改革和建设任务,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当前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引导党员辩证的、科学的观点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认识和估计形势,理解党的政策,增强改革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以模范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再要从提高党员素质为落脚点,抓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方面,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党员联系国内外的形势和矛盾,开展学习讨论,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定实现。在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方面,要组织党员学习党纲、党章,使党员懂得党规、遵守党纪,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明确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党员标准,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性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农村实用技术教育方面,要了解党员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急需掌握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通过集中培训、印发学习资料和组织现场示范等途径,让党员学懂、学会,有一技之长,成为农村劳动致富的带头人。后要抓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党员自觉用共产主义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处理国家与个人、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带头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其次要切实加强对外出务工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对于集体外出务工的党员,凡活动时间统一、从业地点相对固定的,应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并开展活动;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转出临时组织关系,就近参加当地党组织活动,并定期以书面形式向原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实行双向管理。对于零星分散、从业地点不固定的党员采取外出登记,与其建立通讯联系,使党员离乡离土不离组织;同时,支部要定期向他们邮寄学习资料、提纲要求及支部活动情况等,实现思想教育到位和组织管理达标。第三要在加强教育和管理的同时,对那些“三不”党员,要按照党章的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对那些违法乱纪的腐败分子,必须坚决清除。

只有做好了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才能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10:2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