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37badcdb787c400bb2f4e7e0eaa973d1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的。习总书记指出:“‘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出处,是《吕氏春秋·季冬纪》中的《诚廉》篇。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门客撰写的一部著作。吕不韦(前292—前235),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他帮助和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后更名子楚)进入秦国的政治核心。异人继承王位,即秦庄襄王,他拜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庄襄王去世后,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继位,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公元前239年,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完成了《吕氏春秋》。此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6卷,160篇,20余万字,它“兼儒墨,合名法”,汇集了先秦各家学说,故史称“杂家”。书成之后,吕不韦十分自信,认为此书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足以与《春秋》相比肩,所以号称《吕氏春秋》。他还将《吕氏春秋》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来历。

  具体到“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一句的出处《诚廉》篇,是一篇谈品格操守的短文。作者以伯夷、叔齐兄弟为例,赞美了那些宁可死去也不愿改变操守,让自己的品行受到玷污的志士仁人。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他们不愿为争夺王位互相伤害,就去投奔周文王。等他们到了周地,文王已死,武王伐纣,天下归周。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一种以暴易暴的行为,是道德的衰落,就不食周粟,去首阳山隐居,最终饿死在那里。在作者看来,伯夷叔齐兄弟,人可以死去,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那种高洁的品性,却是谁都无法夺走的。所谓“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亦犹此也”。意思是:石头可以打破,但不能改变它的坚硬;朱砂可以磨碎,但不能改变它的朱红。坚硬和朱红,是石头和朱砂的本性。本性这个东西是先天的,不是可以任意择取的。洁身自好的豪杰之士,就像石头和朱砂被打破、磨碎,也不能改变其坚硬和颜色一样,他们是宁死也不愿玷污自己的名节的。

  其实,在中国典籍中,与《吕氏春秋》这句话相类似的表述还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论语·阳货》中孔子所说的“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意思是:不是说坚硬吗?受打磨也不会变薄。不是说洁白吗?受到污染也不会变黑。孔子以白玉自比,表明了自己即使生在污浊的乱世,也不会被污染的高洁品性。所有这些,都表明了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名节操守的重视。正因为有这样的美好传统,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凡是那些能够持坚守正的志士仁人,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流芳百世;凡是那些蝇营狗苟的奸邪之徒,都会受到人们的唾弃而遗臭万年。

  这个美好的传统,在一块叫做“正气砚”的传承上,得到了最为光辉动人的体现。

岳飞塑像

岳飞塑像

  民族英雄岳飞,对孔子颠沛流离而不改初心、身在乱世而不肯同流合污的品行极其敬仰,将“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凝缩成“持坚守白,不磷不缁”八个字,镌刻在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方端砚上,时时砥砺自己,终成一代英雄。他为宋朝建立了不朽的功业,但为奸臣昏君所构陷,在狱中受尽折磨。但无论面对怎样的酷刑,他都不肯屈招一字以自污清白,在奸臣给他准备的所谓“供状”上,他只留下了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他一生以“持坚守白,不磷不缁”自我砥砺,而他的光辉事迹与人品,也赋予了“持坚守白,不磷不缁”以更丰富、更为人感佩的内容。

  岳飞死后一百年,这块砚台被爱国诗人谢枋得得到。他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就是我们现在都很熟悉的文天祥。文天祥知道谢枋得有这块砚台,也很是喜欢。谢枋得向来很敬重文天祥的气节人品,在得知文天祥起兵抗元的消息后,就忍痛割爱,把这块砚台寄给了文天祥,鼓励他以岳飞为榜样,杀敌报国。文天祥得到这块砚台,大喜过望,还专门写了一首砚铭刻在砚石的背面:“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以及一段说明砚台来历的题记:“岳忠武(即岳飞)端州石砚,向为君直(即谢枋得)同年所藏,咸淳九年(1273)十二月十有三日,寄赠天祥。”这块砚台,从此就伴随在文天祥的身边。以此砚磨墨,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以此砚磨墨,他写下了“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的正气之歌。

  一块镌刻着先贤教诲的砚石,辗转为三个民族英雄所有,这块被后世称为“正气砚”的国宝,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坚的伟大品格,演绎得荡气回肠,令人感佩不已。

  在中国历史上,像岳飞、谢枋得、文天祥这样以气节人品彪炳史册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苏武,他在天汉元年(前100)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想让苏武投降,但都被苏武拒绝。后来匈奴贵族又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一说甘肃民勤)边牧羊——这些羊全都是公羊——匈奴人说,如果苏武有本事让这些公羊生了小羊,就可以释放他回国。苏武一个人在北海,与他相伴的,除了手中所拿的那根汉朝的符节,就是那一群公羊。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他就挖野鼠收集的野果充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符节上挂着的旄牛尾装饰物都掉光了。苏武在匈奴受难十九年,终于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回到了长安。苏武出使的时候刚四十岁,等到回来的时候,头发和胡须都已变成白色。

  为什么这些志士仁人可以活得如此光明磊落,大气磅礴?说到底,是因为他们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以伯夷叔齐兄弟而言,这个意义是他们所坚持的做人操守;在孔子而论,这个意义是要让仁义道德大行于世;在苏武、岳飞、谢枋得、文天祥而言,这个意义是对自己国家民族的眷恋与忠诚。每个人所找到的意义可能不同,但有一个超越于自身利益乃至生命之上的高远美好的东西,则是完全一致的。有了这个东西,就像孟子说的,他就会被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所充满,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他的生命就会放射出一种动人的光芒。

  如果说这些志士仁人用他们的言行为我们做出了榜样,那么现代心理学的发现则为我们解释了其中的科学依据。著名心理学家、意义疗法的开创者弗兰克,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以大量的数据、案例揭示出,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其主要的动机,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是人类最主要的活动。人类对于意义的需求极其强烈,甚至可以说人类根本就无法忍受没有意义。

  几年前,法国曾经做过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9%的人承认需要有“某种东西”才能活下去。另外,有61%的人认为自己生活中确实有某种东西或者某个人是自己愿意为之牺牲生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社会学家还对48所7948名大学生做过一次统计调查,当问到什么是你目前最主要的事情的时候,有78%的人回答说是“要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弗兰克用他的研究为我们揭示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总是志向于某事物或某个人——不论是作为有待实现的意义还是需要面对的人。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者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人,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而活,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意义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都是有所体会的。比如我们辛勤工作、抚育子女的时候,苦和累都是在所难免的,让我们坚持下来的,其实是这些辛勤付出背后的意义。我们和那些英雄的差别,就在于普通人为自己找到的意义往往近切,而那些志士仁人为自己找到的意义更为宏大而长远。在这一点上,我们是需要向那些品行高洁的仁人志士学习的——因为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当你的生命被那些远大的意义所充满的时候,你的人格就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光辉,你的生命就会具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刚强。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6日 16:03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