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75ebbcafd9144f43a52b9605694da61b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这句名言,是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时引用的。习总书记说:‘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中华书局出版的《三国志》

中华书局出版的《三国志》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的出处,是陈寿《三国志》的《吴书·孙奋传》。其具体的语境是这样的:当年孙权有七个儿子,孙奋排行第五,封为齐王,居住在武昌。孙权死后,他的幼子孙亮即位。丞相诸葛恪担心孙亮那些兄长们权势太盛,威胁到孙亮的地位,所以就将孙奋迁往豫章,也就是今天的南昌。孙奋本来就是个颇有野心的人,如今从富庶显要、兵马聚集之地被迁往不那么重要的豫章,自然心有不满,不但抗命不遵,而且时有违背礼法的行为。此前,孙奋的哥哥孙霸因为桀骜不驯,争夺太子之位,已经被孙权赐死。诸葛恪于是就给孙奋写了一封信,结合历史,特别是孙霸的反面教训,给孙奋讲了一通身为帝胄子孙当以大局为重的道理,劝孙奋以往事为鉴,所谓“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如此才能不负身份,不但可以保身,而且有利于天下国家。

  不过,孙奋并没有完全听从诸葛恪的劝告,当时虽然迁往豫章之地,但他仍然桀骜不驯,多行不法。其最终的结局,是被后来的吴主孙皓赐死。其实,也不仅仅是孙奋,孙权的七个儿子,最后的人生结局都不太好,基本上都死在皇室的残酷内斗之中了。这真是令人感慨。当年曹操看到年轻英俊、神采飞扬的孙权,想到自己的老对手孙坚竟然有这么优秀的儿子,不由得感叹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古代汉语的表达比现代汉语有更多的模糊性,要是不看上下文,这句话既可以翻译成“好想生个孙仲谋那样的儿子”,也可以翻译成“好想像孙仲谋那样生儿子”。现在看来,“生个像孙仲谋那样的儿子”是令人羡慕的,但是如果“像孙仲谋那样生儿子”可真的就是人间的悲剧了。

  这句话的原文出处以及上下文的语境就是这样。不过,要说到把历史当作镜子,这个提法的专利权可不在《三国志》;而这句话所具有的意义,就更不局限于孙奋不听规劝、最后身死的一人一事了。查找史籍,其实不少古人都有过类似的说法。早于《三国志》的,比如汉代贾谊的《新书》就说:“明鉴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晚于《三国志》的,比如《后汉书?冯异列传》也有这样的话:“明镜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而让“镜子说”闻名天下的,莫过于《旧唐书·魏徵传》,根据文中的记载,当魏徵死后,唐太宗说了一段无限感伤而又意味深长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一点:以史为镜,乃是受到中国社会广泛认可的一种共识。

  从历史上来看,使用“以史为鉴”这句话的语境,大多是在庙堂之上,又特别集中在和帝王这一级别相关的场景中。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至少可以举出两大理由。

  第一,前代的历史能够给君王治理国家提供最直接而生动的参考例证。个中道理显而易见,咱们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一个军事将领要学习战争的艺术,《孙子兵法》之类讲述战争基本规律的兵书固然重要,但比这更重要的其实还是以往的战例,因为战例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要远远超过几句干巴巴的大原则,将领们可以从中学习到更多具体可用、行之有效的技法。对于君王来说,历史的作用就好比战例对于军事家。中国的正史,都是以帝王为主线写成的,记载了历代君王治乱兴衰的实例,可以给君王的学习提供具体的实例;人物传记中,半数以上是大臣,内有忠奸善恶,各色人等,它又可以供君王揣摩鉴别选拔人才的具体方法。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是最好的帝王教科书。我们知道,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有一部历史名著叫《资治通鉴》,而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资治通鉴》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通志》,通达的通,志向的志,书写成以后,引起了宋神宗的高度重视,他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这部书以往事为鉴,对于治理天下大有好处,于是赐名《资治通鉴》,神宗的话实在是把历史书对于君王的意义说到家了。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中国的正史,无异于帝王将相的家谱,像关汉卿、王实甫这样闪闪发光的名字是找不到的,一大堆庸庸碌碌的官员甚至是贪官污吏反倒名列其中。这个抱怨说的是实情,但他们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中国的历史特别是正史,在其编撰者看来,最重要的或者说第一假想读者不是学者而是帝王,编撰的第一要义并不在于铭记那些优秀人物,而在于为帝王治理天下提供一面镜子。

  第二,是给君王一个强有力的约束。之所以如此,有中国特别的历史文化原因。从周朝开始,中国人对鬼神的崇拜就远较商朝为弱,神权对于政权的约束力,就不像古代的欧洲等地那么强烈;到了秦汉以后,君主专制愈演愈烈,人间就更没有什么权力能够与君主相抗衡了。而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在君主制的国家里,君主既是整个国家制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又是最为任性的一环,一旦出了问题,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就是极其严重的。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对人间君主的行为有所约束、有所引导呢?中国的政治哲学家也找到了一些途径,比如“天命观”,比如“天人感应”、谏官制度等,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史官制度。在中国古代,史官是不离君王左右的,一切言行,均由史官记录在案,这就是所谓的“起居注”,并且按照规矩,君主本人是没有查阅自己起居注的权利的;而一旦旧王朝终结,新王朝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撰写前朝的历史,总结前朝的经验教训,给前朝的人物特别是君王盖棺定论。因为所有的历史都是以帝王为主线的,这就把所有的君王都纳入到了历史的统绪之中。这也给了君王一个强烈的提示:好的君王可以流芳百世,不好的则会留下骂名。一般而言,人总不愿意给后人,特别是自己的后世子孙留下骂名。而要留下好的名声,就要约束自己的欲望,注意自己的言行。历史对于在上位者的作用大体就是这样。

  那么,是不是说它对于我们普通人就没有什么参考意义了呢?绝对不是。一方面,大到国家也好,小到企业、单位、甚至是家庭也好,规模不同,但有一些基本的规律还是相同的。通过历史,可以为我们、特别是肩负各种领导职责的人们,处理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提供可资参考的借鉴。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普通人更有意义的,是历史为我们的人生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榜样。人的成长是需要榜样的,榜样明晰了,我们就可以对标学习,更好地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人。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的交游、视野是有限的,有时很难找到令我们心仪的榜样。这时,历史就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太阳底下无新事,人类所能出现的各色人等,在历史中基本都能找到。放眼历史,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甄别、反思,就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视野开阔了,人生格局往往也就会随之而改变。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6日 15:11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