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958eec5c41d34542a9db83452acb5678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讲话中引用过的。习总书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出处,是《礼记·礼运》。

中华书局出版的《礼记》

中华书局出版的《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后学的作品。它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典籍。

  具体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所出自的《礼运》,则是今本《礼记》的第九篇。全文讨论了礼的起源、运行与作用,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特别是书中所提到的“天下大同”的思想,更是在中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是这样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当大道行于天下的时候,天下就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会推举那些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让他们出来管理国家。人人讲求诚信,彼此和睦相处。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是把自己的子女当子女,让老年人能有个养老送终的处所,青壮年有个工作来养家糊口,年幼的孩子可以有个健康成长的地方,让那些鳏夫、寡妇、孤儿、残疾人、独居老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它被白白扔掉,捡起来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事业竭尽全力,而不一定是为自己谋求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所以大门也就不用紧紧关闭。这就是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出处和大意就是如此。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句话虽然出自儒家,但“天下为公”的理念,其实并非先秦儒家所独有。比如姜太公的《六韬?武韬?顺启第十六》就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贵公》也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可见,“天下为公”在先秦的时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观念。

  为什么先秦诸子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天下为公”的理念呢?这与当时所处的特定时代有密切的关联。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百姓倒悬。当此之时,诸子百家都希望建立一套理想的政治模式,而在设想这套模式的时候,对于有着“天人合一”观念的古人而言,从自然现象与规律中寻找灵感与启示就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做法。当先秦哲人将目光投向所覆载自己以及万物的天地时,天地的博厚与无私就很容易激发他们的灵感与想象。先秦时非常普遍的“天下为公”,其根本渊源即在于此。

  “天下大同”虽然只是一种基于对上古三代状况充满历史想象的重构而提出的政治目标,但因为它呼唤起了人们心中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想,并且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用来审视、评价现实世界的标准,所以一经提出,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在不同的时代,它被不断重提,成为激发人们改进现状、追求理想的号角与旗帜。比如《汉书·谷永传》:“臣闻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方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垂三统,列三正,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明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也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说:“天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而不在一姓之兴亡。”康有为也说:“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孙中山像

孙中山像

  到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更是对“天下为公”情有独钟。1924年,孙中山在其《三民主义》中说:“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又说:“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这样的说法,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

  从古至今,“天下为公”的理想从未熄灭,并一直作为一种理想社会激励着士民们。士人修身齐家,欲以一己之力兼济天下,百姓翘首以盼,始终相信那个大同社会的存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萦绕在华夏子孙心中不灭的梦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传统文化内涵大致就是如此。

  在今天,重温这句话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它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制度赋予了深沉厚重的历史渊源。在明白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内涵,我们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共产主义的思潮被引入中国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青萍之末发展到滚滚洪流,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最终席卷大江南北,统一了华夏神州。这其中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共产党人所勾勒的那幅蓝图其实早就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土壤和头脑当中了。在中国,人们心中有一个“大同社会”的理想,而共产主义正与其不谋而合。这就像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其次,它也提示我们,作为执政党,要时刻秉持公心,将人民放在心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所谓“天下为公”,是与“天下为私”相对的,就是强调“民为邦本”。既然“民为邦本”,那么国家的一切活动,就应当服从于天下民众的共同利益。当然,历史的事实已经反复说明,在中国古代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贯彻“天下为公”的思想,没有也不可能实行真正“以民为本”的原则,是共产党的出现,才使得“天下为公”的理念成为真正的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所以得到人民拥戴的根本原因。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都十分关心民心民意。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每个公民都能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实实在在地享受到自己的利益。

  再次,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天下为公”也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习总书记多次向世界倡行大道。例如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就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要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就要完善发展理念和模式,提升发展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这里的“天下”指的是全世界;这里的“公”,指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里的“大道”,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届联合国大会上所说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些,都在提示着世界各国,一个国家谋求发展的时候,如果与其他国家发生利益冲突,那么在争取各自利益的同时,也应当做到有所平衡,以求共存。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0日 18:29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