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西迁精神——打起背包跟党走

微信扫一扫 ×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期间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在学校的西迁博物馆,他亲切会见了14位交大老教授。这些头发花白、年逾古稀的老人,已经在渭水河畔扎根奉献了一个甲子的光阴。60多年前,与他们的青春相伴的,还有一段荡气回肠的西迁往事。

  梧桐大道是西安交大校园里一道特殊的风景。一群老人喜欢徜徉在树下,回味着青春。他们都是那段西迁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

  1955年初,为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支援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整体迁往西安。

  交通大学始称南洋公学,1896年由盛宣怀等创办于上海,是中国早期最负声望的理工院校之一,被誉为“中国工程师的摇篮”。接到西迁任务的时候,交大已在黄浦江畔绵延发展近60年。数千人的学校、大量的教学设施要在一两年间迁往西安,其难度可想而知。尽管如此,广大师生很快达成一致意见。

  1955年5月,时任交通大学校长彭康和五位老教授前往西安。沃野之上,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新校址被选定在西安东郊的一片麦田里。1955年10月26日,交通大学西安新校区破土动工。伴随着学校建设,一批小树苗也被栽种在充满生机的校园里。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时为交通大学材料力学教研室教师陈瀚说,要在1956年秋天在陕西正式开课。而且希望两三年之内,要把整个学校搬迁好。

  听党指挥跟党走,打起背包就出发。在新校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西迁工作也全面展开。在缺乏器械辅助的年代,所有的行李和教学设备都要靠教职工们肩扛手抬。1956年8月10日,1000多名师生和家属登上了“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乘车证上赫然印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钟兆琳教授被誉为“中国电机科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妻子常年卧病在床,年近花甲的他本可以不用西迁,而他却早早就备好了行囊。

  在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有一台电机,它是当年西迁的重要见证。60多年前,钟兆琳护送着它一路向西来到西安。这台电机为此后的教学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它成了交大最珍贵的文物之一。30年前,钟教授临终时,将毕生积蓄捐赠给学校,设立奖学金,资助优秀学子。

  时年38岁的陈学俊是当年西迁队伍中最年轻的教授。1956年8月,陈学俊夫妇带着4个孩子踏上了第一批西迁专列。临行前,他们注销了上海户口,并将位于上海闹市区的住房交给了房管所,彻底断绝了回去的路。

  正是在陈学俊等人的影响带动下,交大动力机械系师资全部迁到了西安。当时全系共有教师52人,其中43人是举家西迁。

  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虽然生活上还十分艰苦,但西迁后的交大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提供服务。

  事实上,当年迁校的同时,交大就已经投入到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等一批国家重大工程中,迁校之后的第一年,就相继完成了1086个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这场中国高等教育负重前行的西迁,为西部振兴奠定了深厚扎实的科研基础,更磨砺锻造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60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的几十万毕业生中,40%留在了西部地区工作,发扬西迁精神,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理想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017年,交大15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讲述他们从黄浦江畔来到渭水之滨,扎根黄土地,开启建设西部科技高地和一流大学的故事。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交大西迁老同志们表示敬意和祝福,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热血青春,永不凋零。新时代,“西迁精神”跨越时空,正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8日 14:36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