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党建引擎增动力 乡村振兴添色彩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年来,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委组织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合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力量,全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乡村振兴和组织工作“相融合”“双提升”。

强化政治引领,永葆乡村振兴“本色”

  紧紧抓住党的思想建设这个基础性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方针政策落细落实。围绕县委“一核一副三重四组团”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直联+网格、党员+干部、组织+阵地、人才+产业”等优势,建立了组团式、造血式、互助式帮扶机制,实现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相对贫困村全面退出目标。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纳入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连片打造了3个乡镇示范党校和12个教学点实践基地,县镇村三级联动集中培训、全员轮训各级干部11批980人次,组织线上讲座19期,切实增强干部推动乡村振兴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建立“县委统筹,镇负总责、村抓落实”工作机制,29名县领导坚持每月到镇督促,286名直联干部积极参与,3600多名镇村干部、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坚守一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建强战斗堡垒,铺就乡村振兴“底色”

  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促互进。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贯穿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大局中,深入实施“抓镇促村,全域提升”三级示范创建活动,规范设置了110个村党组织,推动了58个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建设,打造以顺天镇为核心的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船塘镇老围村、义合镇下屯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推动“党建为村”平台全覆盖,为乡村振兴插上“信息化翅膀”。按照“一个目标,两个原则,三个问题,四个机制”工作思路,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培育选拔了一批“双好双强”党组织书记带头人,及时把100多名返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致富能人吸纳到党组织周围,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为美丽乡村绘蓝图” “法律进乡村”“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岗位公约、行业规章等社会规范的作用,引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

激励担当作为,提升乡村振兴“成色”

  注重在乡村振兴招录储备、基层锤炼、一线甄别好干部,着力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围绕乡村振兴工作中紧缺的专业,科学设置专业岗位,先后在全省招录了92名农业农村、乡村规划、道路交通等专业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选调43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出台“直联服务四个组团”制度,择优选派了286名科级以上干部到主战场淬火锻炼,培养一大批懂基层、爱人民、会干事的优秀干部。综合运用政治、物质、精神方面的激励作用,建立县直(乡镇)机关和村“两委”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大力选拔任用身处一线敢拼敢干敢担责的干部,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汇聚干事创业正能量。据统计,2020年调整任用的276名县科级干部中,有80%以上来自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战场或曾有基层一线的经历,这增强了广大干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释放人才活力,增添乡村振兴“亮色”

  充分发挥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创新出台并推广“1+6+N”人才新政,建立完善县镇企三级人才工作网络,部署开展企业联系乡村行动和中国(东源)硅产业技术与市场高峰论坛暨“双高人才”东源行活动,引进一批乡贤企业和各类高技术技能、高校专家和国企管理人才,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和升级迭代,建立2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一批现代特色农业人才驿站和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学院。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充分激发“带动产业振兴、带领农民致富”双带型人才活力,推动光明鸽产业园等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成功创建茶叶、板栗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东源板栗、蓝莓、仙湖茶等3个农产品入选“国家级”名录,人才引擎带动产业振兴效应越发凸显。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3日 17:53 来源:“广东党建订阅号”微信公众号 编辑:徐瑶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