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43490f4ab3ab4be38e6aecbc2df48760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这句话是2018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引用的。习总书记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的《管子·形势解》。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因为大海不拒绝点滴之水,所以最终才变得浩瀚无边。

  管仲(约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管仲最先辅佐公子纠,桓公即位后,因得到鲍叔牙推荐而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里,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把他当作自己人生偶像,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看出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并且我们还要说一句,那就是诸葛亮的道德人格精神当然要超过管仲,可是要论所成就的事业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诸葛亮还是要远逊于自己的这个人生偶像的。

  说到《管子》这本书,其内容之广博庞杂,可为先秦诸子著述之首。举凡儒、道、法、兵、名等各家思想,几乎无所不有;天文、时令、舆地、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几乎无所不包。后世一般的看法,是《管子》并非出于管仲之手,而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甚至更晚时期诸贤的集体创作。据史料记载,由西汉刘向所编订的《管子》原有八十六篇,其中十篇于唐代亡佚,所以最终只有七十六篇流传至今。不过,这并不妨碍它作为先秦子书的思想和文化价值。

  具体到“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则出于其六十四篇《形势解》,也就是对第二篇《形势》篇的解释与阐发。所谓“形势”,按照今人的理解,指的是事物发展的状态,比如“国际形势”“客观形势”等,但在这里,“形势”则更宜看作“形”“势”两个词构成的词组,它讲的是自然界的各种物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种种微妙的关联,以及从中能够给人带来的启示。古人敬畏天地自然,经常在对天地自然的参悟中获得人事的启示,在古人而言,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说理方法,今天看来,逻辑虽不一定严密,但道理大致不差,且别有一种庄严与神圣的美感,非常值得玩味。

  以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这句话所涉及到的内容而言,在《形势》篇中,《管子》提到了高山大海与为人处事的关系:“平原之隰,奚有于高?大山之隈,奚有于深?訾讆之人,勿与任大。”作为对《形势》篇的解读与阐发,《形势解》于是就对这句话做了进一步阐发:“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用现代汉语表述,《形势》篇说“平原地势低矮处,它怎么也高不了;山脚下弯曲的流水,它怎么也深不了。那些诋毁贤人而赞美小人的人,不能委以重任”。《形势解》对此就做了进一步阐发:大海不辞让涓滴之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浩渺;大山不辞让石头泥块,所以才成就了它的巍峨。圣明的君主求贤若渴,才能聚拢人才;读书人追求学问永不满足,才能成就圣贤。这样,就以高山不辞土石,大海不辞涓滴为喻,把圣明之主与求才若渴的精神、贤能之士应该学而不厌的态度之间的关系都讲清楚了。它体现了“大与细”“难与易”的辩证法,表达了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更揭示了“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的内在规律。

  实际上,管仲本人所辅佐的齐桓公,就是这样一个“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的典型明主。管仲原来并不属于齐桓公的政治集团,并且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很深的仇隙。管仲进入齐国政坛,是在齐僖公时期。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以及公子小白。管仲辅佐的是公子纠,管仲的好朋友鲍叔牙辅佐的则是公子小白。齐僖公死后,太子诸儿即位,这就是齐襄公。齐襄公不但昏庸无能,而且还荒淫无道,管仲预感到齐国必然发生内乱,于是就保护公子纠逃亡到鲁国避难,而鲍叔牙也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国避难。后来,齐国果然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齐国无君,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看到了机会,于是都赶快从各自避难的国家赶回齐国,争夺齐国的最高权力。为了确保公子纠能够顺利即位,管仲预先埋伏在公子小白回国的必经之路上,公子小白路过,擅长射箭的管仲一箭射中了他衣服上的带钩,差点儿就要了公子小白的命。幸亏公子小白吐血装死,这才逃过一劫。公子纠认为小白已死,于是不再着急,放慢了回国的速度;而公子小白则趁着公子纠放松警惕,快马加鞭地回到齐国,捷足先登,成为齐国的新君,这就是后来的齐桓公。管仲见大势已去,不得已和公子纠一起又逃回鲁国。鲁国攻打齐国,要齐桓公放弃王位,被齐国打败。按照齐桓公的意思,当然是要杀掉管仲,报当初的一箭之仇。但鲍叔牙劝止了齐桓公,说管仲的才华举世无双,哪个国家能任用他,哪个国家就能兴旺发达。您如果只是想在齐国之内做个安逸的国君,那么用不用管仲无所谓;如果要有所作为,使齐国名重于诸侯,甚至做天下的霸主,那就非管仲不可。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劝告,于是逼迫鲁国杀死公子纠,而将管仲押回齐国。管仲回到齐国之后,鲍叔牙主动让出相位;而齐桓公也以“海不辞水”的广博胸襟和宽容心态重用管仲,在管仲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让齐国进入了全盛时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实际上,每一个能够创立一番事业的人,都是有这样广阔胸怀的人。比如《史记》记载周公,对天下人才求之若渴,他正在吃饭时,听说有人才来了,立刻就把口中的饭吐出来,跑出去接待人才;头发洗到一半,听说有人才来了,马上捉着头发,把水先攥干,站起身接待人才,这就是“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捉发”的典故。千年之后,另一个求贤若渴的政治家想到了这个故事,有感于心,于是写下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动人句子。再如曹操。当年官渡之战获得胜利后,将士们发现了不少曹营中人与袁绍私通的信件。有人就劝曹操,说完全可以对照书信,把那些私通袁绍的家伙们挨个砍头。但曹操却拒绝了这个看起来没什么毛病的提议。他说我开始和袁绍对峙的时候,连自己都没有必胜的把握,更何况他们呢?命令手下把这些书信付之一炬,对此事再不提起。又如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手下最有名的大臣,自然是魏徵,但实际上,魏徵一开始的时候跟从的并不是唐太宗李世民,而是李世民的哥哥太子建成。在跟从太子建成时,魏徵就对李世民非常担心,认为他功劳太大,党羽太多,将来很可能威胁到建成的地位。他向太子建成提议,一是向李渊请求带兵打仗,多立功勋,提高自己的声望,巩固自己的地位;二是向李渊要求,以朝廷的名义将李世民手下的干将划拨给自己,跟从自己作战。李建成听从了魏徵的主张,并且立刻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这些措施在极大地有利于太子建成的同时,也就极大地损害了李世民的利益,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李世民的声望迟早会被建成赶上,力量也迟早会被建成分散。为了及早获得最高权力,李世民于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建成、弟弟元吉,囚禁了太祖李渊,自己执掌了大唐的最高权力。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抓捕了魏徵,责问他为什么离间自己和建成的关系。这当然是欲加之罪。魏徵毫不恐惧,只是说了一句:“我跟着建成做事,当然要为建成考虑。再说,要是建成早听从我的建议,也就没有今天的事情发生了。”受到顶撞的李世民不但没有杀掉魏徵,反而对其委以重任。李世民能够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与魏徵有着密切的关联。当时刚刚结束了数百年的混乱,对于如何治理国家,需要定下一个基调。很多大臣认为乱世须用重典,主张用法家的那一套东西来治理天下,但魏徵却力排众议,认为天下人受了几百年的苦,渴望仁政如同干旱的禾苗渴望甘霖,此时以仁政治国,才能顺应天意民心。李世民接纳了魏徵的建议,并且在此后的岁月中,时时注意听取魏徵对自己的批评建议,这才造就了贞观之治,也为后来大唐的全面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人际之间的关系,也完全可以推及到国家之间。当然,这种推及,目的不是齐桓公、曹操那样的尊王攘夷或称霸一时,而是在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以邻为壑大行其道、个别强权国家奉行单边主义之际,主动开拓出更为宏阔的天下格局;“成其大”者,亦不再是谋求一国之大,而是促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比任何时刻都更加坚定,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保持战略定力,勇毅笃行,积土成山,积水为海,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各国分享机遇,共同开辟更加浩瀚的壮丽前景。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8日 20:31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