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吾心信其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64403218014549928f1dd509c85fc7d0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一名句。习总书记说:“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树高叶茂,系于根深。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出自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意思是如果我们坚定信念,认为一件事是可以做成的,那么即使是移山填海这样的事情也终究可以做成;反之,如果我们认为一件事是做不成的,那么即使这件事就像翻翻手掌、折断树枝那样容易,也没有个成功的日子。要稍微解释一下的是,“折枝”是个典故,来自于《孟子》,原文是“为长者折枝”,常见的翻译有三种:替老年人折取树枝、为老年人按摩、向老年人弯腰行礼,这里我们采取第一种,也就是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说法。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于1917至1920年期间所著的三本书《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的合称。《孙文学说》,又名《知难行易的学说》,从心理建设角度论述知难行易的哲学思想,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实业计划》,是一份全面、快速进行经济建设的宏伟纲领,提出了发展中国经济的远景规划,最初用英文发表,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民权初步》,又名《会议通则》,是一部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述,叙述了政府的组织运作和普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应当把握的具体民主原则程序和方法,反映了孙中山倡导的民主政治思想,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三:社会建设》。总之,在《建国方略》里,孙中山先生从思想、经济、政治三层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系统化的详细设计,被民国政府标榜为立国的第一指导纲领。尽管由于当时国际、国内的历史情况所限,中山先生的许多构想在当时很难付诸现实,但是,这一伟大构想,体现了他对振兴祖国的热忱,且具有在未来实现的可能性,是一份标志性的重要史料文件,同时也是研究民国史近现代史的必读经典,在中国的政治史、思想史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具体到“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这句话,则见于其《孙文学说》,其相对完整的上下文是:“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心之为用大矣哉!夫心也者,万事之本源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政治的兴衰成败,取决于人心的振作或萎靡。如果人的内心相信事情可以成功,则移山填海的难事也能做成;相反,如果内心不相信其可行,那么即使是易如反掌的事也会很难做成。心理活动的作用非常大,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情和现象最终都可以归之于心,心是人世间万事的本源。

  孙中山先生在这里讲述的是信念的重要性。这句话虽然出于中山先生,但所表达的却是一个非常久远的观念,它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非中山先生的独创。实际上,包括整个句子的句式,包括内容中“移山填海”“反掌折枝”的典故,都来自于古代的经典,而且都指向信念之于行动的重要作用。比如“移山”来自于《列子·汤问》,讲述的是“愚公移山”的故事;“填海”,来自于《山海经·北山经》,讲的是精卫填海的传说;“折枝”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说的是孟子对于推行仁政的信念;整个句式和意蕴则来自于清代著名散文学家的《劝学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所有这些都指向一点:就是对坚定信念的赞美。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曾国藩立志自新,发誓要做圣贤,从此便开始对自己一丝不苟的改造。他的方法就是做“日课”,每天以圣人的标准来对照自己,老老实实地对自己进行监督、反思,并写在日记中,然后改进。就这样,他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毅力,终于将自己的人生提到很高的境界。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叫“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这世界上有许多聪明人,他们依仗自己的聪明,总是想取巧,总是想走捷径,结果一事无成,这就是《劝学篇》中所说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为什么孙中山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表明信念重要性的内容如此会心?这与他从事民主革命的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山先生从事民主革命的工作开始于二十世纪晚期,在他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实践中,每每痛感于落后的观念对社会的发展造成的重大阻碍。中山先生发表《孙文学说》是在1918年,当时民主革命正处在低潮。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先是被袁世凯窃取,而后又是长时期的军阀混战。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党濒于瓦解,妥协投降的理论甚嚣尘上。除少数意志坚定的志士外,很多人都意志消沉,他们认定“三民主义”是一个太过高远的构想,在中国难以通行,基于这种悲观的看法,许多人放弃了革命的理想,甚至投靠军阀,走向了民主运动的对立面。孙中山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要想推行革命,首先就要“破心理之大敌”,让党内的同志对于革命树立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党内害怕革命、畏难苟安的思想定势。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孙中山先生积极在党内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一方面吸纳来自西方的思想,另一方面也积极地从中国传统的思想库中获得养料,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的关于知行关系的各种学说进行了系统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知难行易”的理论,论述了先进的思想对于行动的指导作用,所谓:“当今科学昌明之世,凡造作事物者,必先求知而后乃敢从事于行。所以然者,盖欲免错误而防费时失事,以冀收事半功倍之效也。是故凡能从知识而构成意象,从意象而生出条理,本条理而筹备计划,按计划而用工夫,则无论其事物如何精妙、工程如何浩大,无不指日可以乐成者也。”它强调的是先进理念、坚定信念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突出了人的意识对于现实活动的能动作用,无疑有着极大的合理性乃至真理性。

  而自中山先生故去后近百年的中国历史,也证明了其见解的正确性。正像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建国方略》一书,构想了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其中提出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把中国沿海、内地、边疆连接起来;修建160万公里的公路,形成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并进入青藏高原;开凿和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三峡大坝,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电力事业;在中国北部、中部、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大力发展农业、制造业、矿业,等等。孙中山先生擘画的这个蓝图,显示了他对中国发展的卓越见解和强烈期盼。当时,有的外国记者认为孙中山先生的这些设想完全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下,孙中山先生当年描绘的这个蓝图早已实现,中国人民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国防更坚强。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当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存在着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域仍然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等等,这也是习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面对诸多一流科学家引述孙中山先生的话语,鼓励科学家树立信心、攀登科学高峰的原因。历史已经证明,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未来也将证明,在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坚定信念的指引下,我们会继续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8日 11:35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