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红色印记》第30集:留在腰间十六年的子弹

微信扫一扫 ×
f0f203b9b66f4fffb3eed6f97296fc58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主持人石宁海。我讲述的文物是一枚七九步枪子弹头。这枚子弹头,现收藏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仅有八克,已经锈迹斑斑。

图为 留在王定烈将军身体中十六年之久的子弹头

  展出的子弹旁边附有一张泛黄的纸条,是捐赠人——空军原副司令员王定烈将军亲笔写下的文物介绍:“《难忘的子弹》1937年3月14日,在祁连山上中弹于腰间,直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才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取出。在我腰间呆了16年才取出。”

图为 空军原副司令员王定烈将军亲笔写下的文物介绍

  这枚留在英雄的身体里十六年之久的子弹,见证了血与火、生与死;透过它,我们仿佛看见,长河落日、硝烟弥漫中,西路军在祁连山艰难突围的岁月。

  1936年秋天,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一千八百多名将士,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西渡黄河,组建西路军,以执行“在河西创立根据地、直接打通远方”的战略任务。

  △视频为电影《惊沙》片段 西路军行进路线演示

  河西走廊是西北军阀马步芳、马鸿逵的地盘。西路军的到来,让马家军万分紧张,迅速对西路军展开了疯狂围攻,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其中,以高台之战最为惨烈。

  甘肃祁连山的冬季,天寒地冻,西路军一路跋涉,补给不足,缺枪少弹,凭着一腔英勇与马家军殊死搏斗,损失惨重。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王璟:将士们经过了雪山草地,大部分的体力是跟不上的;到了河西走廊这一带,由于地形限制,在战术上他们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装备上,没有机炮火力,缺枪少弹。正如徐向前元帅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几乎已经不是用武器在战斗,而是用生命意志和信念在抗击敌人。

  1937年3月,西路军两万大军只剩下不足三千人,部队突破马家军重围,退守到祁连山脉一个名叫石窝山的雪岭上,王定烈就在其中。

图为 空军原副司令员王定烈将军(1918年—2014年)

  此时,部队已经弹尽粮绝,每支步枪只有四五发子弹,手榴弹不到人手1枚,大家用冰块充饥解渴。3月14日,敌人再次发动进攻,王定烈和战友们,用血肉之躯做着抵抗,子弹打光了,他们就用大刀,大刀砍卷了就用石头,石头都用没了就用牙咬。身边的战友纷纷倒下,一颗子弹击中了王定烈。王定烈将军生前接受采访时说,他当时突然感到腰间一震,随后是一阵难耐的疼痛。

  王定烈:敌人从侧面打了我一枪,把我打伤了。这个子弹在这腰里面,别到我的腰里面。

  被子弹击中的伤口,鲜血流淌出来。王定烈眼看着七八个敌军骑兵挥着马刀向他劈来。危在旦夕之际,战友调过枪口,向冲过来的敌人射击,解救了他。王定烈中弹负伤了,昏倒在战场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战斗失败了,鲜血染红了黄土。

图为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内复原当年战斗场景的油画

  入夜,王定烈被冻醒,山坡上硝烟散尽,满目疮痍,大部队已经撤走。王定烈与负伤的战友互相搀扶,沿小路找到山沟里的一间小屋,这里还有二三十位负伤的同志,饥寒交迫、疼痛难忍,受伤的战士们相互鼓励着。

  然而,危险再次来临,敌军找到这间小屋,他们先是扫射,后又闯进屋内乱砍。王定烈也被砍中了,但万幸的是,他躺在屋内的一个大木箱子中,马刀砍过来,木箱挡了一道,没有致命,王定烈再一次活了下来。

  王定烈回忆录《地狱归来》:

  “醒过来后感到浑身剧痛,眼睛被重重地糊死,什么也看不见。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扑鼻而来。想用手摸一摸被糊死的眼,可是两臂像压上石头,一点儿也抬不动……

图为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内复原当年战斗场景的油画

  身边的战友已经全部牺牲。王定烈忍着剧痛,拄着棍子,挣扎着往前走,希望追上大部队,但途中还是被敌军抓获。他和其他被俘的红军战士,被关押在甘肃省甘州(今张掖市)。天气转暖,王定烈身上的伤口开始化脓。

  王定烈:我那时候18岁,一个女护士比我大两三岁,来给我治疗。过两天,她又来给我换药。她就说:“你到我家把你的伤治好了,愿意回老家就回老家,不回老家就在我家里就行了。”

  这位护士是地下党专门派来给红军伤员看病的。她的一番话给了王定烈活下去的希望。治疗之后,王定烈的伤口逐渐好转。当年5月份,敌人将王定烈等300多名红军押解到武威,劝他们投降。面对无耻的叛徒,王定烈咬紧牙关,挺直身板,剧痛之下,那颗卡得他直不起腰来的子弹竟然顺了过来,和脊骨平行,不再妨碍行动。而这一过程如同做了次手术。

  之后,党中央几经交涉,王定烈和其他被俘的红军终被释放。他们靠着两条腿,三天走了两百多公里路,从西安走回了延安。

  王璟:回到延安的第二天,召开了军人大会,毛主席、朱德总司令都去看望大家,并讲了许多勉励的话。王定烈本人对我们说了,当时他回到延安的时候望着巍巍宝塔山,想起了自己几度死生,终于回到了母亲怀抱。

  1937年10月,腰上还留着一颗子弹的王定烈奔赴抗日战场。随后他南征北战,直到1953年才取出这枚子弹。这颗不同寻常的子弹经历了无数次战争,见证了一位共产党员坚韧、勇敢、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王定烈将军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从不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坚定地跟着红军走、跟着党走,即使牺牲也值得!”。

图为 喻婷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内给小学生解说

  喻婷:我是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讲解员喻婷,我出生于1989年,2009年我从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担任讲解员。战火纷飞的时代远去,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身影却并未远去,他们的精神穿过岁月,在新时代散发着光芒和力量,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8日 07:12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