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各地抓党建转民风促和谐 文明新风润乡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按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脱贫后,不少村民都住上了好房、开上了好车,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村里造景雷同、村民素质不高,乡村缺乏自己的“精气神”。如何做到“内外兼修”?近些年来,各地坚持党建引领,从建设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入手,推动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打造乡村气质美,试看各地有何高招。

贵州开阳

“三支队伍”带动民风转变

  本报开阳讯 (通讯员 郭榕)“贡茶故里,富硒之乡,美的圣誉,代代传习。深山密林藏古寺,奇峰峻岭配营盘,茶马古道寻梦故事,营盘记载先辈传奇,淳朴民风张扬时代气息……”一首《醉美田坎》唱出了新时代田坎人积极向上奔小康的新生活。

  曾经的贵州开阳县田坎村,产业单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极为不便,村民大多靠种植玉米等低效农作物为生。在当地群众心中,这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旮旯”。

  “贫困村要真正脱贫,光靠经济支持还不够,必须从思想上和文化上先脱贫,建设环境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田坎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海兵如是说。

  为全面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田坎村以支部为引领,创新治理模式,组建了醉美田坎除陋队、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制定流动红旗评比机制,整肃村风文明,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精神文明生活。

  “三支队伍”从刚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如今的百余人,数字增加的背后,带动的不仅是文明新风,更展现了党建引领下民风的悄然变化。

  2020年7月,木梁木柱、古朴典雅的“村史馆”开馆,从蓑衣斗笠、风鼓耙子等大型农耕器具,到民国时期拓印“毕业证书”的石板;从称量贵重物品的“16两秤”,到农家计量粮食的“斗”和“升”……馆里的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将田坎村的发展史和文化演进史鲜活地展现在眼前。“如今,村史馆已成为田坎人的文化坐标和精神高地了。”田坎村党支部书记兰才德自豪地说。

  近些年来,田坎村坚持以文明乡风带动产业兴旺,围绕产业脱贫治本之策,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扩大传统优势茶产业的规模,创建“蓝芝玉叶、南龙贡茶、益荣红”等多个品牌。同时,该村还成立开阳县南凤富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黄桃、蔬菜等产业3000余亩,人均年收入达1.6万元。

  “做梦都不敢想,我们村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今年86岁的老党员丁常云感慨道。

  如今的田坎村,已从一个贫困村一跃成为先进村,每一片土地都蕴藏着活力与希望,每一名村民都充满了干劲和力量,昔日的小山村在脱贫攻坚后,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酝酿着一场更加美丽的蜕变。

新疆富蕴

“三治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

  本报富蕴讯 (通讯员 段慧宸)今年以来,新疆富蕴县以党建为引领,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积极推进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有效推动基层党建提档升级,为实施乡村振兴集聚强大动能。

  以“家”文化推进自治。推行积分管理制度,在75个行政村设立“积分超市”,村民履行村规民约、参与日常事务,获取积分后兑换相应物品,激发群众遵规守约、主动参与热情。全面构建以“说、议、办、评”为核心的党建“家”议事协商制度,组织开展“村民说事”,把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落到实处。推广“联户长”村级治理模式,将临近的10户划分为一个责任主体,共同完成环境治理、村情民意收集等日常事务,实现“小网格管理、精细化治理”,切实拧紧责任链条,让“家”文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

  以红色文化推进德治。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创新学习载体。依托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优势,延伸打造富蕴博物馆、可可托海矿山公园、达拉吾孜村史馆等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先后开展“抖音说红色故事”“红色印象摄影大赛”“我家有张老照片”等活动,组织当地党员群众聆听红色故事、重温红色精神。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育人作用,将抓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到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上,让红色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强磁场”。

  以法制文化推进法治。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将法治内容统筹纳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培训内容。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整合“老兵调解室”“老班长工作站”等社会团体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筑牢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前沿阵地”。常态化开展“春风行动”“送法下乡”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治系列活动,使广大村民在寓教于乐中养成自觉守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让法治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稳定器”。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6日 10:5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