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共产党员手机报》20210610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星期四 农历五月初一 党史学习教育专刊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调研
  >用心学党史 用情办实事
  >江西: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要闻简报】
  7日至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省长信长星陪同下,先后来到西宁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深入企业、社区、自然保护区、农村等进行调研。习近平在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学习笔记】
  习近平谈高质量发展
  ----------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青海发展特色产业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要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要加快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把产业培育、企业发展同群众就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更好统筹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摘自习近平2021年6月7日至9日在青海考察时的讲话

  【手机短评】
  用心学党史 用情办实事
  ----------
  有一个“红井”的故事广为流传: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带领队伍来到沙洲坝。沙洲坝地处干旱地带,当地百姓喝的是不干净的池塘水很容易生病。毛泽东同志便带领干部群众一起选址挖井,让百姓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一口水井穿越时空,见证着党和群众的鱼水深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传承下去,把党史学习的感悟转化为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动力。在湖南浏阳,“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明晰,聚焦解决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实际问题;宁夏银川成立综合协调、学习实践与实事督办、成果运用等5个工作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安徽铜陵各部门开展暖企、助力、减负、关爱、赋能“五个一”行动,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或是从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小事抓起,或是完善为民服务的响应机制,或是有针对性地解决民生难题,各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推动广大党员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用心学党史、用情办实事,就要理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内涵、新诉求,并不断满足群众的新期待。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唯有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结合起来,针对人民群众需要办的事出实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史学习教育】
  江西: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
  房顶铺着红瓦,墙上写着革命标语,红彤彤的大灯笼悬挂在门口,火炬状的路灯沿道路伸展,不时遇见身穿红军装束的体验者……走进江西省井冈山市葛田乡古田村,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红色气息。如何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近年来,古田村积极进行探索。这里离井冈山市不远,又紧挨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全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基于这一思路,村里加大投入,对全村道路、房屋等进行整体规划和提升,打造集旅游和研学于一体的红色基地。环境改善了,口碑提升了,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多了。据介绍,截至今年5月初,村里共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村子热闹起来,老百姓的生活也有了可喜变化。古田村的发展之路,源于创新思路盘活了红色资源,这也是江西各地用活用好红色资源的缩影。保护和修缮革命旧址遗迹、加大专业讲解员培训力度、组建长征源合唱团、广泛开展红色研学……近年来,江西各地多措并举传播红色文化,推动红色精神入脑入心。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鲜活故事,承载着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刻印着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见证了奋不顾身的伟大牺牲。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光辉,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我们思考和精神滋养。激活红色资源的价值,就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图说中国】
  支部建到小区里,服务推到家门口
  ----------
  近年来,山东潍坊市潍城区坚持“支部建到小区里,服务推到家门口”,在居民小区(网格)建设“家门口”党群服务站,主动“进家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下图为日前该区西关街道于家社区党委在金都庄园“家门口”党群服务站开展爱心义诊活动。

  【奋进百年路】
  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迈进(一)
  ----------
  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上世纪末,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兴起,以教育、科技和人才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竞争尤为激烈,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要想在短时间内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只能走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的道路。选择一些基础较好、对行业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高等学校和学科,通过重点建设,使它们率先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决定实施“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程。“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说。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985工程”正式实施。与“211工程”相比,“985工程”的建设目标更明确、内涵更全面、改革和投入力度更大,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要支撑,为高等学校注入了强大的生机活力。自启动以来,先后有112所高校进入“211工程”、39所高校进入“985工程”。

  【温馨提示】
  您好!欢迎您对共产党员手机报提出宝贵意见,请发送手机短信至12371。更多信息请关注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gcdyweixin和登录共产党员网:www.12371.cn。接收本手机报免费。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0日 15:41 来源:共产党员手机报 编辑:宿党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