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红色印记》第70集:绝壁凿出红旗渠

微信扫一扫 ×
d80048b3f6aa4174bd488cf6c8bf4f5f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演员杜江。我讲述的文物是收藏于河南省林州市博物馆内的一把铁钩。

△红旗渠劳模任羊成使用的除险钩(李让 摄)

  这把10公分长、240克重的小小铁钩,与一条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一位凌空除险的赤胆英雄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任羊成使用过的除险铁钩。仔细看,在锈迹斑斑的钩面上还留有撞击险石时留下的痕迹。这些或深或浅的留痕成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最好见证。

  林州位于太行山东麓,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为了结束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县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引漳入林”的号召,37000多名民工汇聚到浊漳河边,劈山建渠,要把滚滚河水从山西引入林州。

△三万多林县人开始修建红旗渠

  被后来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工程,就这样正式动工了。当时,正赶上国家最为困难的时期,物资十分匮乏,机械化程度也很低。仅凭高昂的斗志和简陋的工具,要想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宽8米、深4.3米的引水渠,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林州市博物馆馆长贾永亮说,在修渠过程中,民工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没有水泥、石灰、炸药,就自己建厂自己生产;没有机械设备,那就靠肩扛手推、铁锤钢钎;没有精密的测量仪器,就用脸盆盛水自制简陋的水平仪来代替:

  贾永亮:大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垒石庵,有的挖窑洞,有的露天打铺,睡在没有房顶、没有床、更没有火的石板上,真是铺天盖地。民工们都带着自己家的铁钎、铁镐、小推车上工地,用这些原始的劳动工具,开始修建红旗渠这样大的工程。

△修建红旗渠时民工们在除险作业(纪录片截图)

  红旗渠开挖不久,就遇到了麻烦。炸过的悬崖,山石松动,不时会掉下造成人员伤亡。为了让后面的人安全施工,以任羊成为首的凌空除险队站了出来。年过九旬的任羊成老人回忆起当年修渠的情形,历历在目。

  任羊成:我在红旗渠放炮除险,因为这个一放炮,活石太多,底下不能施工,才用这抓钩,这除险钩把石头拔掉,底下才能施工。当时谁都不敢去。我说我上,我是个共产党员!这样才把险石除掉,底下才施工。冒着生命危险,我这牙都是砸掉的,砸掉四颗门牙,这个腿砸断。

△在红旗渠建设工地上的任羊成(纪录片截图)

  任羊成的孙女任紫荷说,她是从小听着爷爷和红旗渠的故事长大的。修建红旗渠时,任羊成才30多岁。这个在建设工地上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年轻人,被推选为凌空除险队队长。他带领队员腰系粗绳,手握铁杆,飞崖下崭,凌空除险,为工友们撑起一把保护伞。当年除险队员几乎都有一个绰号,有的叫“扒山虎”,有的叫“鬼见愁”,任羊成的绰号叫“飞虎神鹰”,当时流传一句顺口溜:“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

  任紫荷:在整个修渠过程当中,爷爷一共受过四次重伤,折过两次腿,还有两次差点儿丢了性命。因为长时间的工作,爷爷的腰间被磨出一层厚厚的血泡,血泡被磨破之后又留下了厚厚的疤。我常常摸着爷爷腰间的疤,问爷爷说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危险的工种呢?爷爷却告诉我说,因为我是共产党员,是在党旗下举过拳头发过誓的,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别人不敢去的,共产党员就要顶上去!

△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任羊成(图右)与孙女任紫荷

  就这样,十万名像任羊成一样的林县开山者,日夜奋战,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坚持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151座渡槽,建成了盘绕林虑山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一举解决了林县60多万人口、54万亩耕地和40万头牲畜的用水问题。

  当水闸缓缓打开,渠水奔涌而出的那一刻,红旗渠岸边的人们眼中噙着泪水,脸上挂着笑容。至此,林州,这处曾经贫瘠的地方,因为有了红旗渠而变得丰润,因为有了红旗渠精神而富有。

  六十多年过去了,这条穿梭在巍巍太行山间的“逆天”长渠内,河水一刻不停地向前流淌,一如那红旗渠精神永远流传。

△红旗渠俯瞰图

  王愫雯:“我叫王愫雯,今年25岁,现在是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每当讲起修建红旗渠的历史,纪录片中十万大军战太行的情形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当年的一锤一铲、一钩一筐,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劳作工具,却见证了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下愚公移山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的决心和壮举。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从这些“普通”的物件中汲取精神力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4日 11:11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