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红色印记》第94集:家门口的奥运会

微信扫一扫 ×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演员李乃文。我讲述的文物是一把特殊的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现收藏于北京奥运博物馆。

  这把祥云火炬,外观上同其他火炬并无不同:美丽的祥云,火热的漆红,古朴的纸卷轴……;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不仅承载了一个家庭两代人的奥运梦想,更凝聚着普通百姓的奥运情怀。

△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设计图

  2001年7月13日晚,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轻轻的一声“Beijing”,让整个北京城沸腾了。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涌向天安门广场,欢呼声长久地在城市回荡。

△北京申奥成功瞬间

  北京申奥成功后不久,北京市朝阳区洼里乡洼边村的那忠、那和利父子便知道,“鸟巢”等奥运场馆就要建在自家门口了。

  2002年9月,身为老支书的父亲那忠整理好家中的物件儿,第一个搬离了世代居住的洼边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洼里乡全部完成了搬迁。随后,奥林匹克公园就在这里破土动工。

  2004年6月9日,雅典奥运会圣火北京接力活动举行,这是奥运圣火首次来到北京。那忠以洼里乡村民代表、支持奥运工程建设的北京市民的身份,被光荣地选为火炬手。

△2004年6月9日,那忠老人传递雅典奥运会火炬

  作为这次圣火传递活动中年龄最大的一位,73岁的那忠手举火炬,稳稳地跑过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也就是自己曾经的“家”。

  那忠儿子 那和利:我爸还真一下子跑下来四百米了。(当时)每天早上起来上河边去跑步。人家说“你拿个酒瓶举着跑是干嘛呢?”我说“我这准备练跑火炬呢!”怕四百米跑不下来。其实那时候最大的心愿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再跑一次(传递火炬)。就是没赶上,2004年9月就去世了。

  与那忠相比,儿子那和利与奥运的缘分似乎更深。搬离洼边村后,那和利和多数村民一样在奥运工程承建公司上班。从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转变成企业职工,那和利逐渐适应了新工作、新岗位,也对这份工作感到骄傲。在他眼中,能直接为奥运服务是件光荣的事儿。

  那和利:“鸟巢”建设时期,负责了一些管理工作,我们给奥运建设者在旁边建了一个服务区,比如弄个十几台电脑,外地农民工在这儿上上网;还有几台IP电话;晚上我给他们露天放个电影……主要做一些服务。

  在奥运建设者们夜以继日的工作中,一座座奥运场馆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的马路在脚下延伸,那和利原先生活的城乡结合部,变成了国际范儿的奥运村。而那和利正是这一切巨变的见证者,也享受着奥运带来的快乐。

△2008年在“鸟巢”里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入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那和利以奥运建设者的身份举起了祥云火炬、完成了父亲的奥运心愿。

△2008年8月8日,那和利传递北京奥运会火炬

  北京奥运会期间,那和利又被奥组委任命为奥体中心交通场站运行团队副主任,负责2000多名工作人员的赛时用车及奥运车辆停泊等工作,以新的角色服务奥运。

  那和利:其实那时候非常辛苦,开、闭幕式我们都没回家,可以说三天三夜都在那儿,都是24小时轮流着服务的。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十多年间,那和利的奥运缘仍在延续。他的工作又转变为为奥林匹克公园提供游客服务。实际上,直到“后奥运”时期,在已经成为老百姓休闲观光好去处的奥林匹克公园里,依然能在很多岗位上见到曾经洼里乡人的忙碌身影——萦绕在那和利和乡亲们心间的故土情早已化为对北京奥运遗产的长久守护。

△今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那和利:奥运会,特别是北京奥运会,我挺有发言权的!就一直没离开奥运。朋友来奥林匹克公园,我给他介绍的时候,“我家原来就住这”。从原来的一个城乡结合部,到整个奥林匹克公园这一区域的发展,我真是一点一点都看着,可以说地绿、天蓝、水清,其实最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2011年,北京奥运博物馆落户“鸟巢”,2013年为那和利的祥云火炬第一次设立了独立展柜。展柜中,儿子那和利举过的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与父亲那忠举过的雅典奥运会火炬并排展示,述说着两代人的奥运情缘。

  北京奥运博物馆社教开放部主任 荆惠梓:璀璨夺目的奥运盛会背后,还有许多和那家父子一样的老百姓,共同的奥运梦想把他们凝聚在一起,拧成了一股绳。正是有了他们的倾情奉献,才奠定了北京奥运之城坚实的基础,托举起这场成功、精彩的北京奥运会,也铸造了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

△北京奥运博物馆设立的独立展柜

  闫晓谦:我是北京奥运博物馆讲解员闫晓谦,出生于1992年。每当我走过陈列这两把火炬的展柜时,都会被这背后的故事深深打动。正是因为有不计其数的舍小家、为大家的人们,他们心系奥运、投身奥运,我们最终才能见证那场完美的奥运盛会。我将传播好奥运文化,让这些动人的家国故事、那些精彩的奥运瞬间走进更多人心中。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6日 17:40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