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红色印记》第99集:微光成炬的力量

微信扫一扫 ×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演员冯远征。我讲述的文物是一件武汉抗疫志愿者集体签名留念的应急马甲,现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内。这件绿色马甲的胸前印着红色志愿者标识以及“青山青年志愿者”的字样。马甲的前后写着十几位志愿者的签名。透过这些或端正,或潦草,或卡通的签名,你能想象到,在2020年武汉的那些不平凡日子里,一群满腔热忱的志愿者身披这样的“战甲”忙碌在大街小巷,不计得失,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守护着这里的人们。

△武汉抗疫志愿者集体签名留念的应急马甲

  2020年4月8日0点,随着第一辆小客车驶出武汉西高速路口,武汉正式解除离汉通道管控。这一天,是刚满30岁的志愿者华雨辰不分昼夜、随时待命的第75天。

  华雨辰:那天晚上,大家都穿着绿颜色的马甲。大家就开始自发的互相签名,因为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说实话都是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以后也不确定走在街上的时候还能不能认出彼此,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做下一个美好的纪念。

△武汉抗疫志愿者华雨辰

  在武汉抗疫的75个日夜里,当时环境需要什么,华雨辰的志愿行动就做什么。她扛过相当于自己体重三分之一的物资;她驻守过凌晨的武汉闸口;她进入过危险的方舱医院。

  在方舱医院,华雨辰当播音员时最喜欢播报的是《告治愈者书》。“虽然离别总是伤感的,但这次的离别却又是喜悦而振奋人心的……” 每次读到这里,她都很激动,这代表着,又有一个家庭即将团圆,这也意味着离武汉重回烟火气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武汉抗疫志愿者华雨辰在方舱医院播报

  再次回忆起武汉解封时志愿者伙伴相聚的那个夜晚,华雨辰说大家彼此的祝福也是很贴心。

  华雨辰:夜里就是那天的班, 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仪式。我们还很贴心的给那天晚上去的人都画写了一个小贺卡。我们的组长给每个人买了一个多肉植物,就象征着绿色,象征着一种希望。

  当整座城市按下暂停键的时候,一大批无私付出、坚守岗位的人,为城市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这是一条由平凡的人们筑起的不平凡的防线。

  华雨辰:有一个叫李峰的男孩,他93年的。衣服上应该也有他的名字。他每天晚上凌晨一两点接医护人员下夜班,早上五六点送上早班,然后在白天的时候要跟着我们一起搬运物资,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到疫情结束之后头发已经花白了。真的一点都不夸张,到现在还是花白的。但是他很自豪,他觉得他这一次头发是最帅的样子。

  尺土,可以成塔,荧光,亦能增辉。华雨辰和她小伙伴们用志愿服务守护着武汉时,还有更多人通过其他方式支援着武汉。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蒋祥就是其中一员。

△建设中的雷神山医院

  2020年1月下旬到2月上旬,是湖北武汉疫情阻击战最艰难的阶段,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持续激增。中建三局武汉雷神山医院项目机电片区负责人蒋祥说,报名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时,跟志愿者一样,都是凭着一腔热血。

  蒋祥:当时考虑报名,我觉得还是一种热血,讨论的危险性或者啥,讨论的比较少,第二天就去报到。

  与蒋祥并肩在雷神山奋战的22000多名工人,创造了建造史上的奇迹:用10天时间,建起一座专科医院。

  蒋祥:当我们建成医院的时候,特别是我们2月8日交付第一批病人入住的时候,真的是感觉完成了一项自己来说,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22000多名工人在雷神山医院的工地通宵奋战

  据武汉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94.92%的受访者表示“居家期间有志愿者与其保持联系”。很多人问过华雨辰,为什么要当志愿者?她说,你需要,我就上,不问姓名,江湖再见。而她捐出这件珍贵的马甲,却是希望更多的人们记住这些无名英雄。

  华雨辰:马甲上面那么多的名字,它代表的就不是一个人,它代表的是一个团队或者是一个群像。在那样一个关键的时刻,有这么多很普通平凡的老百姓站出来守护自己的家乡。

  湖北省博物馆抗疫物证策展人黄建对自己经手的每一件文物都如数家珍。他说,这件看似普通的马甲,展示出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黄建:抗疫期间,武汉的志愿者100万人,100万人是个什么概念?这世界历史上没有过。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话,武汉市民的表现非常出色,这也是武汉抗疫能够在很短的时间能结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坚韧不拔,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刘祉彤:我是湖北省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去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年多时间过去,我们变得更加坚定,也更加团结。我将和大家一起努力,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30日 11:24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