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你知道抗战的哪场战斗,写入了《八路军军歌》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集思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

  这首诗作于1985年,是时年已86岁高龄的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为纪念平型关大捷而作。

  图:聂荣臻

  平型关,位于雁门关以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上,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这里被称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这里很早就是戍守之地。乔沟位于平型关东北方,是一条长约5公里的狭窄古道,蜿蜒曲折,两侧壁立,难以攀爬,是灵丘通往平型关公路上最险要的一段,也是从平型关前线到灵丘县城的必经之地。

  图:平型关关口遗址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当地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

  第二天,中共中央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图:日军占领北平

  日军深知,欲全面控制华北,必先占领素有“华北之锁钥”之称的山西。9月中旬,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率领侵略军沿平绥路西进,占领大同,兵分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进逼山西首府太原。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战局急转直下。

  在此民族危亡之际,仅组建一个月的八路军115师奉命开赴山西前线,准备打一场挫败日军锐气、鼓舞全军士气的胜仗。

  图: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

  9月19日,115师到达灵丘上寨地区。23日,115师旅团以上领导召开作战会议,拟定了伏击作战方案。伏击部队预备在平型关东南侧的关沟至东河南镇约10多里的山地上摆出一字长蛇阵。“蛇头”“蛇腰”“蛇尾”分别是杨得志率领的685团、李天佑率领的686团和徐海东麾下的687团,他们分别执行“拦头”“斩腰”“断尾”任务。杨成武的独立团则执行打援任务,配合主力作战。

  24日夜,685、686、687团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

  25日7时,日军一支由100余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和另一支由200余辆大车组成的运输部队先后进入乔沟包围圈。一声令下,埋伏已久的八路军战士们居高临下,迅速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喊杀声、枪炮声响彻山谷,日军被打得人仰马翻,车辆自相碰撞,乱作一团。之后,八路军战士发起冲锋,对敌实行分割围歼,与日军展开激烈的白刃肉搏战。战士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消灭鬼子,全歼敌人”。

  这次伏击战的焦点是争夺老爷庙高地。686团副团长杨勇带领战士们向先期占领老爷庙高地的四五百名日军发起了猛烈进攻。战斗十分惨烈,140余人的三营九连官兵大部分牺牲,生还的十几人还负伤在身。最终,老爷庙高地被八路军成功攻占。

  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115师首战告捷,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 “不可战胜 ”的神话,有力反击了“亡国论”,极大地提振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许多人由此相信共产党不但坚决抗日,而且是有能力战胜敌人的,这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平型关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

  平型关大捷,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和解放军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平型关大捷写进了《八路军军歌》。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2日 17:12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编辑: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