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搬迁书记”的五年扶贫路——记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天成镇黄家沟村第一书记欧晓刚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2016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脱贫攻坚干部下派启动仪式上,他作为县级部门下派的第一书记代表作出庄严承诺:“我愿做一根针,梳理千条线,把群众的笑容作为最大的鞭策,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五年如一日,扎根贫困村,先后两次担任第一书记,他都干出了响当当的成绩。他,就是陇县县委政法委干部欧晓刚。

搬出深山,生活变了样

  2016年,欧晓刚受组织委派担任陇县天成镇黄家沟村第一书记。当第一次走在黄家沟村陡峭蜿蜒的山路上时,他意识到交通不便是影响该村发展的最大障碍,唯有让山上的群众脱离祖祖辈辈生活的恶劣环境,才能斩断穷根。搬迁,是这个村唯一的出路。

  “欧书记,你说让咱搬迁,我问你咱们往哪里搬?”

  “欧书记,你的想法对着哩,可是咱都是庄稼人,手里没几个钱,怎么搬?”

  “欧书记,……”

  这是欧晓刚到村后第一次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当他提出移民搬迁这个想法时,村干部们七嘴八舌摆出的问题。

  “大家先听我说,有困难咱们一起克服,咱是群众的主心骨,既然组织让我当第一书记,我就是要改变咱们村的现状哩。没有地,我和村支部书记去找,没有钱,大家怎么不想想还有咱们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呢。”说完这句话,会议室立马安静了下来。

  在做通了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后,为了能听听村民的真实想法,欧晓刚利用两周时间,不分昼夜入户走访。原以为会吃“闭门羹”的他,没想到群众搬迁的意愿很强烈。有了群众的支持,他仿佛吃了颗“定心丸”。他先后向镇党委和县有关部门递上申请并汇报自己的想法,征得同意后,经过5次协商,县供销联社同意置换原镇供销社一半土地,最终以低于群众心理预期的价格签订了土地置换协议,土地的问题解决了。

  可是如何建房又成了摆在欧晓刚面前的一道关卡。“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这是欧晓刚在当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连续召集搬迁群众开会,每次都让参会的人逐一发言,房子的规划、大小的设置、楼层的分配、公共设施的修建,等等,都要经过大家协商一致才列入实施方案里。同时,他提议由搬迁户推选3~5名群众代表,分头收集群众意见,全程参与工程管理,严格监督资金使用。

  2017年年底,一栋漂亮的6层住宅楼竣工,24户搬迁群众有了自己的新家,喜庆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欧书记,走,到咱新房子里吃碗面……”

  “欧书记,你给咱村里办了这么大的事情,大家都说你应该叫‘搬迁书记’哩。”这是搬迁群众住上新房后,遇到欧晓刚时经常说的话。

  “‘搬迁书记’,这名字很贴切。”欧晓刚心里很暖。

产业促增收,强村又富民

  2018年3月,在全县压茬轮换第一书记的时候,欧晓刚选择了继续坚守,他来到贫困人口达431户的曹家湾镇三里营社区。该社区由原来附近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是一个因搬迁而构成的新型农村社区,漂亮的新居、完备的配套设施,使该社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移民搬迁亮点。

  “现在我们从山上搬下来,生活环境好多了,这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但就是手里没有富余的钱,给后生娶个媳妇还是比较困难。”这是欧晓刚在入户走访时,三里营社区的贫困居民老张向他反映的情况。

  这句话让欧晓刚触动很深:“现在这个社区的居民住的问题解决了,如果就业和产业发展跟不上,返贫风险依然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他通过外出取经调研,召开致富带头人座谈会,经过反复论证,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形成了三里营社区产业发展规划,并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通过实施。同时,他组织采取社区喇叭宣传、“四支力量”入户走访等形式,让“村庄光伏发电、川道烤烟西瓜、浅山畜牧养殖、深山核桃花椒”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迅速传达至全体居民,并与他们达成了共识。

  在随后的一年时间内,欧晓刚忙得一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他和社区干部一同带领群众按照“客商带头、大户引领”的办法,以每亩75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700亩,建成有西瓜大棚1 400座的种植产业基地。为了解决资金难题,他又多方奔走,争取产业项目资金350万元,以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投资方签订协议,每天安排150名贫困人员在基地就业,每年按照不低于产值的7%为贫困户分红,使该社区贫困户实现了一份土地、三份收入(土地流转金、合作社分红、基地务工工资)。同时,他还争取到扶贫资金,建成规模居全县首位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412千瓦,收益用于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按照“支持大户、规模养殖”的思路,每年稳定种植优质烤烟2 000亩;先后建起2个500只奶山羊养殖场、1个100头肉牛养殖场,1个5 000只土鸡养殖场,使居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目前,三里营社区成立了6个专业合作社,有效地引领群众抱团发展,实现了家家有长短结合的主导产业、户户有种养搭配的增收门路、人人有集体经济的项目分红,全社区农户实现了稳定增收。

激发原动力,发展有后劲

  5年的驻村扶贫实践,使欧晓刚深深地感受到,脱贫攻坚的主心骨是坚强的党组织,参与的主体是贫困户。易地搬迁群众来自不同的自然村,加强社区党建尤为重要。按照“五级书记抓脱贫”要求,他积极协助社区支部书记抓好党建促脱贫工作,坚持每季度为党员讲党课,经常与老党员谈心,领导党员干部开展“周誓”活动,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使社区党组织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党员干部成为引领发展的“先锋队”。

  党员干部思想问题解决了,他又把增强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摆在重要位置,以扶志扶智教育为抓手,探索总结出“八个一”工作法,即全体干部每半个月深入走访一次群众了解民意,每季度举办一次“五星”明星评选,每月举办一次法治讲堂、一次道德讲堂和一次文化惠民演出,妇联每月各组织留守妇女和在校学生举办一次村规民约集体诵读,每月集中举办一次政策宣传活动。另外,坚持常态化开展夜间走访谈心。随着“八个一”活动的深入开展,三里营社区风气正了,民风淳朴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增强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凝聚起了强大的脱贫攻坚合力,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望5年扶贫路,“搬迁书记”欧晓刚每一步走得都很实在,每一步走得都很坚定。他时常用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来勉励自己,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为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奔小康。

(本文选自《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一书)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8日 16:46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杨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