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党史百问 | 为什么中央红军要进行战略转移的漫漫长征?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3.为什么中央红军要进行战略转移的漫漫长征?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自任总司令,准备发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他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强调实行所谓“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对根据地实行经济上严密封锁,在军事上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他首先以50万兵力,于9月下旬开始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攻。

  这时,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有8万多人。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不懂军事,把军事指挥权交给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他们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只是搬用正规的阵地战经验。他们放弃过去几次反“围剿”行之有效的积极防御方针,实行军事冒险主义方针,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结果红军辗转于敌军的主力和堡垒之间,陷入被动。在进攻遭受挫折后,他们又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短促突击”的战术,强令装备很差的红军同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军队打阵地战、堡垒战,同敌人拼消耗。

  当时出现过一次红军粉碎“围剿”的有利机会。曾在上海坚持抗日的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等公开宣布抗日反蒋,于1933年11月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通称福建人民政府)。此前,他们派代表同红军谈判合作,双方签定了抗日反蒋的初步协定。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提出在军事上同第十九路军进行配合,但博古等认为蔡廷锴等的抗日反蒋行动是“欺骗群众”,没有采取直接支援第十九路军的行动。结果,孤立无援的第十九路军在蒋介石的军事进攻和政治分化下很快失败。蒋介石在打败了第十九路军后完成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四面包围。

  1934年1月,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在瑞金召开。这次会议把“左”倾错误发展到了顶点。会议改选了中央政治局,选举产生了中央书记处(又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博古仍负总的责任。会议继续认定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将决定中国的“苏维埃道路与殖民地道路之间谁战胜谁的问题”。当强大敌人进攻时,在土地问题上进一步推行“左”的政策,结果造成社会混乱。“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的恶果,就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的失败。

  1934年4月中下旬,国民党军队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博古、李德不顾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决定调集红军主力,修筑工事坚守广昌,并亲赴前线指挥。经过18天血战,部队遭受重大伤亡,广昌失守。此后,中央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军力、民力和物力消耗巨大。国民党军队调整部署,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区的“围剿”,红军虽顽强抵抗,但节节失利,陷入困境,在根据地内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已极少可能。5月,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准备将中央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并将这一决定报告共产国际。不久,共产国际复电同意。

  1934年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红军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多人,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

1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1日 13:1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徐瑶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