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吉林省通化市:党建引领凝聚帮扶合力 乡村振兴谱写时代新篇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年来,吉林省通化市紧紧抓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代契机,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切入点,创新开展“三三三”帮扶机制,持续加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包保帮扶力度,稳握脱贫攻坚接力棒,全力跑好包保帮扶接力赛,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持续不断为乡村振兴提劲赋能,全面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立足“三个坚持”,构筑帮扶责任体系,确保包保单位“干有方向”

  通化市积极总结运用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经验,主动当好责任人,种好责任田,将省市县三级包保帮扶力量拧成一股绳,推动乡村振兴包保帮扶责任落地落实。一是坚持应纳尽纳,对标扩面选村。按照“先定村、再包保”原则,以村为单位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包保帮扶需求台账,将包保帮扶范围从73个脱贫村扩大到6类143个重点村,实现对脱贫村、省市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省级示范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软弱涣散村和重点边境村全覆盖,为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样板村”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坚持分类包保,对口结对帮扶。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工作思路,综合分析各村资源特点、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党组织建设等情况,对143个乡村振兴重点村进行分类排队,结合各级部门(单位)行业资源优势,将最合适的部门(单位)安排结对最需要的村。省市县共确定251个优势部门(单位)进行“一对一”和“组团式”包保帮扶,推动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倾斜。三是坚持真抓实干,对症精准施策。包保部门(单位)党委(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441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深入包保帮扶村调研235次,逐村制定帮扶规划,指导驻村干部制定年度帮扶计划,撬动各级各部门通过倾斜政策、资金帮扶等形式,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民生基础建设项目129个,帮助扩大再生产项目111个,落实可持续增收项目45个,逐步打破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瓶颈。

  围绕“三个聚焦”,精准选派干部队伍,确保帮扶力量“干有动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通化市坚持把“敢打硬仗”“能啃硬骨头”的优秀干部选出来派下去,实行清单化、精细化管理,推动驻村干部真帮实扶、真抓实干。一是聚焦人岗相适,精准选配到位。按照“因村派人、科学组队”的工作思路,采取“个人报名+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由各级组织、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对驻村干部人选进行“联审”,向脱贫村、省市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和重点边境村选派驻村工作队100个;向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省级示范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软弱涣散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43人,确保选优派强、人岗相适,保证帮扶工作不脱节、不断档。二是聚焦严管厚爱,驻村保障到位。制定《通化市驻村干部管理实施细则》,细化梳理职责、制度、考核、问效、保障“五项清单”,进一步明确驻村工作20项重点任务,建立起9个日常管理制度和“日常考核+年度考核”考核体系,实行“周暗访、月调度、季通报”督导机制,推动驻村干部干有抓手、做有方向、奔有目标。突出关爱和保障,为驻村工作队和单独选派的驻村干部分别增设1万元、0.35万元的房租(取暖)补助,市县财政累计发放各类补助补贴1080.6万元,帮助驻村干部解决工作生活困难80余件,切实保障驻村干部安心驻村、尽心帮扶。三是聚焦履职尽责,贴心帮扶到位。全市驻村干部坚持扎根基层、走进群众,落实全脱钩、住在村要求,普遍走访农户2轮以上,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争取落实各级帮扶政策,全力落实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春耕生产等重点工作任务。聚焦监测户和“一老一小”群体建立常态化走访、动态监测机制,扎实开展“干部大走访活动”“敲门行动”,带办领办约办群众诉求1132次,帮助群众落实政策减免、保险理赔、认领补助等需求198件。

  建立“三项机制”,激发内生动能转换,确保帮扶队伍“干有实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通化市把增进民生福祉、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作为包保帮扶工作的重要任务,全面助力民生改善,推动包保帮扶取得实效。一是实行“派单式”帮扶机制,提升民生改善水平。组建乡村振兴调研指导组,建立常态化督导落实机制,通过经常性深入基层一线和农村群众中,全面了解各级包保帮扶部门(单位)责任落实情况,并将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派单”的方式分配到包保帮扶部门(单位)。定期跟踪“派单”任务完成情况,适时向帮扶措施不实际、实效不明显、群众认可度低的部门(单位)发出工作提醒函,督促包保帮扶部门和驻村干部扎实履行职责。开展乡村振兴包保帮扶以来,各级包保帮扶部门落实民生基础建设项目129个,帮扶资金达2366.8万元。二是实行“差异化”考评机制,增强精准帮扶质量。制定乡村振兴包保帮扶工作考评办法,科学确定考评内容、考评标准、考评方式,全面细化、量化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情况等考核指标,对脱贫村、重点边境村等6类包保帮扶村设计差异化考评项目,对照包保帮扶部门(单位)和驻村干部落实任务情况,实行减分制考评,按照扣分情况确定考评考核等次,并“一对一”反馈。三是实行“一线法”激励机制,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把包保帮扶一线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平台,强化乡村振兴包保帮扶成效考评和驻村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将包保帮扶考核考评结果纳入包保帮扶部门(单位)绩效(目标责任制)考评,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和调整的重要依据。2021年以来,11名工作成绩突出的驻村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79名年度考核为“好”等次的驻村干部获得评优指标,进一步激励包保帮扶部门(单位)和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1日 17:15 来源:长白山先锋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