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古村焕新颜——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李大人庄村党建引领文旅兴村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李大人庄村亲子主题乐园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李大人庄村亲子主题乐园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地处京津走廊之间、隶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总面积4140亩的李大人庄村,是一个拥有六七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几年前,因为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曾是出了名的困难村。如今,走进小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一处处美轮美奂的滨水景观,历史与发展在这里碰撞,无不诉说着一场深刻的蝶变。2019年,李大人庄村入选天津市文化旅游村创建村庄、武清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这场蝶变,源自近些年来,区镇村三级党组织以文化旅游村创建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合理运用文化资源,让小村旧貌换新颜,村民致富有出路。

村民住进山水画

  “以前,村里环境比较差,大家整天唉声叹气。”村民孙宝义感慨,“现在网线、电话线全都铺到地下,乱盖的房子也拆了,又脏又臭的池塘也改造了,我们就像住进了山水画一样!”

  孙宝义提到的,是指镇村结对帮扶工作中开展的“村居环境美化工程”。由镇党委书记挂帅,1名镇党委班子成员任组长,两名机关干部、两名公安干警长期驻村,组成专班协助村“一肩挑”开展工作,采取台账式管理、清单式销号,严格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农村党员发挥带头作用,率先从自家房前屋后的杂物开始清理,重点到有抵触情绪的村民家里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一对一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工作专班+村党组织+党员骨干”的保障和推动下,李大人庄村的村居环境有了质的飞跃,慢慢地,村民由“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进而变成“推动者”和“维护者”。

产业园里谋出路

  随着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怎么让村民富起来,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去的李大人庄村以传统农业种植和零散养殖为主,加之交通不便,发展受限。村党支部探索调整产业结构,成立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进行研究讨论,广大党员群众献智献力,最终确定了通过发展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方式进行改革,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的“党支部+经济合作社+群众”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

  目前,村里建成投产了占地412亩、拥有100座标准科技种植暖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精准种植、观光采摘、共享田园等项目。园区种植的圣女果、甜瓜、南瓜等农产品口感独特,颇受市场欢迎,村民每年每亩地可以获得1000元租金。村“两委”抓住产业园用工需求,对全村和周边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行集中技能培训,并与产业园达成了本村村民优先务工的合作共识,直接带动200余人进入园区就业。

  “如今,我们镇的乡村振兴公路‘爱一路’建成通车了,农产品不愁运不出去了。”村党支部书记张姜男说。

文旅融合鼓腰包

  作为一个古村落,李大人庄村至今还保留着一处300年历史的古民居、一口500年历史的古井和一棵树龄超过180年的古槐树,以及一处姑子庙遗址。基于此,镇党委邀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精心设计,为小村确定了以文化体验和休闲体验相结合的旅游发展规划。

  在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村里将古民居打造成村史馆,生动展现李大人庄村的历史演变、红色文化;利用旧厂房,改造成占地3200平方米的陶艺体验中心,设有陶艺文化馆、精品展厅、陶艺体验馆、党建中心等多个场馆,突出文化特色;建设国学馆,吸引各界国学爱好者经常来此开展活动;打造精品种植园,发展观光采摘,并带动周边农户进行精准种植、高效种植;流转闲置民宅打造高端民宿群,配套共享农田30余亩,利用村委会旧址建设亲子主题乐园,提供全方位的文旅服务。

  文旅产业的发展,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很多村民通过在民宿做保洁员、在餐馆做服务员、在陶艺馆做接待人员等方式,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流转房屋的村民每年既能获得租金收益,也能获得企业营收分红。在外从事旅游业的村民韩建朔自发回到家乡发展事业,“看到家乡变化这么大,更坚定了为家乡旅游业做贡献的决心。”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7日 10:1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许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