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党史百问 |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57.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从1956年到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十年,虽然经历曲折,仍然取得了无可否认的巨大成就。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都是在那个年代开始布局的。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工业建设方面,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3倍。在钢铁工业方面,除了我国最大的鞍山钢铁基地进一步建设以外,武汉、包头两大内地钢铁基地主要是在这十年中建设起来的。在机械工业方面,分别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本行业,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一部分现代化大型设备。1964年,我国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已达90%以上。特别突出的是,石油工业发展成为这个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设完成了大庆油田,随后又开发了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到1965年国内需要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使我们能够自豪地宣布: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攀钢一号高炉炼出第一炉铁水

  交通运输业长足发展。1958—1965年,全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9000多公里。鹰厦、包兰、兰青、兰新、川黔、黔桂等线建成通车。全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火车。公路、水运、航空等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全国大部分县、镇通了汽车,沿海港口新增十几个万吨级泊位,远洋航运开辟了通往东南亚、欧洲和非洲的3条航线。

  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坚持长期不懈地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一时期建成的安徽省的淠史杭灌区、内蒙古自治区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北京市的京密引水渠等以灌溉为主的大型枢纽骨干工程,以及各种类型的水库,在当时和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旗渠总干渠落成典礼

  科学技术发展成绩显著。1958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正式成立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统一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956年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提前完成,新的十年(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在1963年制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科学研究方面,1965年我国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教育卫生事业成就可观。1957—1966年,高等学校毕业生近140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约211万人,分别为1950—1956年的4.9倍和2.4倍。医疗卫生机构大幅增加,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乱、血吸虫病、疟疾、鼠疫等疾病,或被灭绝,或得到有效防治。毛泽东曾写下“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的诗句,表达对消灭血吸虫病这一奇迹的赞叹。

  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如小说《青春之歌》《创业史》,电影和舞台剧《红色娘子军》《霓虹灯下的哨兵》,歌剧《江姐》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更是这一时期的经典。

  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迈出较大步伐。许多地方兴建了一些大型现代工业基地,结束了民族地区没有现代工业的历史。一批高等学校在民族地区建立起来,当地建设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得到培养。

  10年间,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其中大部分成为后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党的队伍进一步发展。全国党员人数从1956年的1073万人发展到1965年的1895万人。另外,这个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得到进一步巩固,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夯实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史知识问答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7日 18:41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徐瑶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