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共富工坊”话共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3、4月份正是生产旺季,厂里工人不够,招工又招不来,订单完不成,愁死人了。”说起当时的情景,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柏树里村一家流苏企业老板很是头疼。村里有4家流苏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招工难、经营成本高成为它们的共同难题。而在椒江区的许多农村,六七十岁老人、家庭主妇等闲散在家,几乎没有收入来源。如何串联两方资源,既帮企业解难又助推群众致富?

  今年以来,椒江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打造“共富工坊”,以“共富车间”“共富专线”为依托,推行统一接单、统一组织、统一派工的服务模式,有效畅通村企双向合作渠道,为富民强村注入红色动能。

整合资源建车间

  哪些企业有富余订单需求?哪些村(社区)有剩余劳动力?哪些村(社区)能开设临时厂房?

  聚焦规模企业生产旺季临时场地有限等瓶颈问题,椒江区印发“共富车间”建设九条意见,面向镇村两级党组织梳理闲置土地信息,建设“共富车间”资源库。

  “线下+线上”多条途径充分排摸用工资源。线下,以村或党建联盟为单位打造区域共富服务中心,由村级党组织主动牵线搭桥,收集并建立区级就业资源信息、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村级供需“三张清单”,安排党员在共富服务中心轮值,提供闲散劳力登记、用工供需对接等志愿服务。线上,依托“乡贤帮”数智系统,整合归集各村清单数据,梳理企业需求、工资福利、政策保障等信息,同步投送共富服务中心动态显示,实现招工信息全面覆盖和精准对接。在“共富车间”,企业负责指导设备调试及人员培训,村级党组织及时跟进、按需配劳,实现因地建设、旺闲转换。对于利用村内闲置场所创办“共富车间”的,按照建设或改造费用予以一定补贴。对运营良好、成效明显的,另外给予“共富车间”运营主体和当地村集体适当奖励。

  通过“镇街厂房整合、企业平台搭建、村社劳力对接”模式,很快就有企业和村级党组织响应,一座座“共富车间”建了起来。

  “我们现在已经打造共富服务中心8个,投送技能信息等数据5300余条,帮助企业与村民建立承揽关系170余对,对接效率比较高,老百姓也比较肯定。”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陈常表示。

串点成链通专线

  “平时串珠子、绣花的原材料,企业基本都会直接开车送到工坊门口,我们一完工,马上就有人上门收回,并送上新的原材料,效率特别高,大家工作也更加积极了。”海门街道育才社区“残疾人工坊”员工丁杰对“共富专线”非常满意。

  椒江区以就近、就地、就便为原则,聚焦有劳动能力残疾人、身体良好中老年人、低收入农户等重点群体,鼓励镇村两级党组织联合提供适配项目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常态化运营“共富专线”,迭代原有“自主派发、零散配送”模式,为“分发—配送—加工—回收”一条龙服务,有效补缺零散加工需求,畅通“共富工坊”供需链、加工链。

  选聘具有驾驶资质且闲散在家的群众作为专兼职驾驶员,实现“共富专线”周边5公里范围内精细覆盖。由村级党组织摸底汇总群众与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承揽情况,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共富停靠站”,周边快递驿站、残疾人之家等点位增设“临时停靠点”,串联形成“共富专线”。每周设置固定班次,并根据淡旺季随时调整增减,将待加工产品定点、定时直发至群众家门口,并安排上门回收,提高务工效率。

  “对我们来说,打造‘共富工坊’,不仅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带动群众致富的一种途径,也可以让分包更加集中、规范,降低用工成本,提升企业效益。”雅达眼镜负责人、椒江区前所街道陶家村党支部书记陶金富说。

  截至目前,“共富工坊”已在章安、前所、海门等街道建成投用了16个,带动全区70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推动本地流苏、眼镜等产业产值增长6%以上。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4日 09:5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许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