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好人”李培生 胡晓春:一动一静 黄山之巅的美丽守护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22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的敬业奉献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对他们继续发挥好“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

 

飞檐走壁,在悬崖峭壁间清捡垃圾

——放绳工李培生

  目前,黄山风景区共有18位放绳工,李培生是其中一位。他和搭档两人一组肩挎绳索,在各自的片区巡查,平均每人每天放绳作业4到5次,而他们作业的环境不是悬崖峭壁,就是荆棘丛林。在黄山风景区所有放绳工中,李培生是公认功夫最好的一位,但他也有过失手的时候。

  黄山风景区放绳工 李培生:大概2007年左右,当时迎客松大概也就五米多高,我用双手把绳索系好,我说就五米多高,放绳索下去,我这个体能还不是轻松能上来?没觉得有太大难度,侥幸心理,我没有穿保险,哪知道上去的时候脚一打滑偏离了重心,就从上面滑下来了。

  记者:瞬间速降下来。

  黄山风景区放绳工 李培生:对,瞬间速降下来,就导致手和绳索产生了一种摩擦,当时手几乎见到了骨头,绳子卡的是手指。当时也是自己麻痹大意,侥幸心理作祟,给我们深深教育。我们是有规章制度的,这个是自己违规操作,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不戴保险了。哪怕看着很简单,就一步之遥,但是往往一步之遥就会导致伤害很大。

  李培生是安徽无为人,1997年应聘到黄山风景区工作的时候23岁,最初做检票,后来做路段保洁,两年后,自愿转岗成为放绳工。经历了短暂的恐惧,李培生很快就适应了放绳的新工作,但他却没有把工作的调整告诉家人。他的家人是在电视上看到他在悬崖上捡拾垃圾的画面后才得知实情,那时他做放绳工已经五六年了。

  黄山风景区放绳工 李培生:父母年龄都大,只知道我在黄山风景区上班,一开始我是做检票,都认为很清闲,很舒适。后来做外围放绳我就没有告诉他们。他们从电视上面看到我从悬崖上面放绳索下来,看起来更高更险,就劝我这份工作不要去做了。

  记者:你怎么回应?

  黄山风景区放绳工 李培生:首先安慰解释,我们通过专业培训,只要胆大心细,这份工作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跟他们说我这么多年也适应了放绳这项工作,我也热爱这份工作。

  记者:但是你看又累又有风险,为什么要一直坚持呢?

  黄山风景区放绳工 李培生:因为我始终就觉得每个行业都有人去做,我不做别人也会去做,凭着自己的劳动双手挣钱,到哪里都可以,我始终是这种想法和态度。

  记者:费这么大劲儿去捡垃圾,有这个必要吗?

  黄山风景区放绳工 李培生:那肯定有,黄山这么美的风景,在一个景点有个雨衣或者塑料袋挂在那儿,很难看,如果常年日积月累不捡,黄山也就成了垃圾山。我们只想在黄山保护好黄山,我们叫以山为家,与路为友,宁脏一人,不污一处,这就是我们环卫的理念。

  自1999年以来的23年间,李培生总计放绳长度约等于攀爬了200多次珠峰,其间无责任事故发生。除了清捡悬崖上的垃圾,李培生和同事也经常帮游客捡拾跌落山间的物品,游客失而复得之后的喜悦和感激,以及每次放绳对游客无声的教育,都会给他带来责任感和成就感。

  黄山风景区放绳工 李培生:七八月份家庭游、亲子游很多,很多游客带着小孩儿,通过我们放这个绳索去捡悬崖上面一两个垃圾,也是让游人知道,我们甚至拿着生命危险清洁卫生。所以说在这块我们也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大家也是非常认可的。现在媒体也比较多,大家都在宣传,保护环境,感觉国民素质大大提高了。

常年吃住在山上,只为守护千年迎客松

——守松人胡晓春

  与李培生相似,胡晓春的工作也十分特殊,他是黄山迎客松的第19任守松人。自1981年开始,黄山风景区按照“一树一策”的理念,设立了迎客松保护团队和守松人,迎客松成为世界上唯一由专人守护的松树。2010年,胡晓春加入专门保护迎客松的团队,通过考核选拔,他担任第18任守松人的B岗,一年之后,正式成为第19任守松人。每年,他都有300多天吃住在山上,与迎客松朝夕相伴。

  记者:每次进行监测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部位?

  黄山风景区守松人 胡晓春:枝条上面每个部位都要注意一些,有些变化是微乎其微的。用放大镜看它的纹理,纹理是否有裂痕,一般情况纹理都是一块一块,块状似的属于正常情况。异常情况就是这里突然发白或有一个虫害,这种情况我们要注意,要及时上报。我们还有另一个设备就是望远镜,通过望远镜上面看得很清楚,包括它的松针,松针的色泽都看得很清楚。

  记者:这一天要观察多少次?

  黄山风景区守松人 胡晓春:一般的情况下,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恶劣天气情况下,台风的情况下我们就要观察多一些。

  因为迎客松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守松人的守护工作需要细致入微。每天早上六点半,胡晓春便开始第一次对迎客松的巡查,之后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巡查,并将巡查情况写进《迎客松日记》。

  黄山风景区守松人 胡晓春:每一个季度一本。

  记者:从你担任第19任守松人之后,你大概记录了多少?

  黄山风景区守松人 胡晓春:70多本,大概140万字左右。主要是对迎客松每隔两个小时进行一次巡护,主要是把巡护的情况及时填写在上面,特别是迎客松树体、主干、枝丫、枝条,冠顶、冠幅、支撑架及周边环境等填写到这上面。

  到了夜晚,游人一拨拨散去,迎客松周边恢复了平静,胡晓春进行最后一次巡查并写完《迎客松日记》,通常是晚上十点左右。那之后,他才能回到旁边的宿舍去休息。

  胡晓春是黄山本地人,1980年生。曾有过6年的军旅生涯,2006年部队转业后,抱着找一份稳定工作的心态,他应聘进入黄山风景区工作,成为一名护林防火队员。2008年,中国南方遭遇冰冻灾害,他参与了迎客松的保卫战。2012年8月,台风“海葵”来袭,到达黄山地区时,平均风力七级,最大风力十二级,两天三夜带来降雨500毫升,冒着狂风暴雨,胡晓春和保护团队再次投入保卫迎客松的战斗中。在抗击台风的关键时刻,胡晓春接到妻子打来的紧急电话,他们刚刚出生29天的女儿得了急性肺炎,因为是早产儿,病情危急,需要住院治疗。

  黄山风景区守松人 胡晓春:我当兵回来有一个宗旨,既然选择这个岗位了,你把这个事情做好,后来把迎客松拉纤保护措施全部弄完以后,我随后给我妻子打一个电话。当时她说已经稳定了,既然你回不来,你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就安心把迎客松守护好,但是我内心是愧疚的,因为我知道不能第一时间在她身边,不能照看孩子。

  如今,女儿已经10岁,胡晓春每个月只能回家一天,忙的时候甚至数月不能回家,无法陪伴女儿成长,是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黄山风景区守松人 胡晓春:历代守松人都是这样子,难以取舍难以两全。现在好就好在有视频,我一天三个电话,和妻子早上一个,下午一个,晚上跟我女儿有一个视频。

  记者:你拿出时间去陪伴女儿的话,可能会有情感上的反馈和积累,你拿出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去保护和守护迎客松,是得不到情感回馈的。

  黄山风景区守松人 胡晓春:迎客松有反馈,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晚上你一个人静静看着它、静静站在松树底下这种感觉,不说话感觉跟两个老朋友一样,特别是稍微好一点点的夜晚,月光洒落在松针上,风轻轻吹着拍打着松针,在我心中就像一个音乐会的感觉,静静拍打,就像它给你点了一首歌,月光洒在松针上银白的,非常漂亮,心里有种莫名的感觉,这音乐怎么这么好听?

  胡晓春刚开始进入黄山风景区工作的时候,与李培生同住在一个宿舍。从那时起,他们成为好友,他们的工作一静一动,各自的职责看似细微而局部,但对黄山景区来说,却是不可缺少的。

  延伸阅读

  习近平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强调 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

  习近平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

  习近平的信札丨“中国好人”,不凡!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9日 07:09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许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