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

微信扫一扫 ×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贵州遵义大山深处的团结村,到处是小青瓦、坡面屋、白粉墙……秀美的田园风光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然而,最吸引大家的,是这条悬崖绝壁上的“天渠”。潺潺渠水,泽润了曾经干涸贫穷的村庄,使曾经闭塞的山村面貌一新。

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这首流传已久的民谣,是对早年团结村的真实写照。团结村以前的名字叫草王坝,这里山高岩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雨水落地,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存不下来。上个世纪90年代前,村里只有一口水井,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苞沙饭”成为当地人的主食。

  与草王坝缺水的窘境相比,7公里外野彪村的马家河水量丰沛。如果能修一条水渠,把水引过来,就能解决全村的饮水和灌溉了。1958年,时年23岁的黄大发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大队长,上任后,他的最大梦想就是修一条水渠,让乡亲们喝上干净水,吃上白米饭。

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年轻的黄大发率领群众扑在了水渠修建第一线。然而,真正干起来,却远比想象难得多。草王坝与野彪村之间大山绝壁隔断,必须经过三座约300米高400米长的悬崖。没有修渠技术,测量靠竖起几根竹竿用眼睛瞄。没有水泥,就直接糊上黄泥巴。但洪水一来,水渠又被冲垮,修修补补数余载,大伙吃尽了苦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第一次修渠的失败,让黄大发意识到水利技术的重要性。1989年,机会来了,54岁的黄大发被抽调到区水利站,跟班学习水利技术。三年时间,他积累了不少修渠知识。1991年,黄大发回到村里继续担任村支书。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信心满满的他又启动了第二次修渠计划。

  1992年春天,水渠动工。每天,两百多人的队伍跟着黄大发扎进深山修渠,施工队负责在前面凿石壁打槽,村民在后面跟着挑土方、砌堡坎。当工程修建到最为险要的擦耳岩时,面对三四百米高的悬崖,很多人望而却步,这时黄大发却把绳子系到自己的腰上,他说:“要摔就摔死我一个,不要让大家都去受这方面的危险。”

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

  一寸一寸地凿,一尺一尺地敲,黄大发率领乡亲们,硬是靠着风钻和钢钎、铁锤这些简单工具,用两年时间在离地面近200米的悬崖上,开凿出三段总长500多米的悬崖水渠。为了修渠,黄大发起早摸黑,四处奔波,根本顾不上家。他的二女儿和孙子生病相继去世,他都没有赶上见最后一面。

  忍着巨大悲痛,黄大发继续奋战在渠上。1995年端午节,历时三年,一条长7200米的主渠和一条长2200米的支渠终于修建完成,草王坝人热切期盼的生命之水终于流到了村里。

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

  有了水渠保障,黄大发带领乡亲们开展“坡田改梯田”,使村里的稻田从200多亩增加到近700亩,粮食产量增长了整整12倍。拉电、修路、修学校,黄大发又率领大伙发展起了有机稻米、肉牛等产业,搞起生态旅游,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贫困面貌。2019年团结村脱贫摘帽,昔日贫瘠的村落成为美丽乡村。

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如今,黄大发站在当年奋斗过的悬崖间,再次唱起这首民谣的时候,已经是一份平静,一份坦然。凿悬崖绝壁,通生命水渠,树不朽丰碑,黄大发犹如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在黔北大山上迎风飘扬,默默守望着这精神之渠、生命之渠。

  了解更多细节,请登录《共产党员》电视栏目网页点击收看。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3日 14:32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