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共产党“靠什么吃饭”六个论断系列④】“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面对前进道路上不断变化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党注重坚持问题思维和问题意识,勇于破解各种问题、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坚持“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本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发展壮大。

  1957年3月19日,毛泽东在南京党员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同志应当注意,不要靠官,不要靠职位高,不要靠老资格吃饭。说资格老,多少年革命,这个资格也是可靠的,但同时我们不要靠它。你资格老,几十年,那是真的。可是,你有一天办了一些糊涂事,讲了一篇混账话,人民还是不谅解你。尽管你过去做过多少好事,职位多么高,你今天的事情办得不好,解决得不对,对人民有损害,这一点人民就不能原谅。因此,我们的同志不要靠老资格吃饭,要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靠正确,不靠资格。”毛泽东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讲这段话的?又是针对党内出现的什么问题呢?

不做李自成、不摆老资格

  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为此他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带领中央机关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迁往两个月前刚刚和平解放的北平城。毛泽东把此次北平之行称为“进京赶考”,他强调:“要是被退回来,我们也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做李自成!”“不做李自成”这样的话毛泽东在前后一个月时间里至少说过十几遍。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的成功经验是“赢得民心”,李自成功败垂成的深刻教训是“失去民心”。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李自成靠赢得民心得了江山,却因失去民心而失了天下。

  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西柏坡纪念馆馆藏图片)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有小部分老党员、老干部革命意志衰退,革命热情淡却,凭着在革命中做出的贡献摆“老资格”,滋长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出现依靠老资格吃饭现象,进而滋生一些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腐败问题。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在全党全军进行一次整风运动,严格地整顿全党作风,尤其是整顿干部作风。在整风过程中,同步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查处了一批作风有问题的干部。其中,“三反”运动的典型案例是天津地委原书记刘青山、天津专区原专员张子善的贪污案。刘青山、张子善为中国革命成功做过贡献,是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严峻考验的老干部,二人却在新中国成立后利用职权大肆贪污公款171亿余元(古币)。在处理刘青山、张子善这一案件时,曾有人以二人都是有贡献、有影响的领导干部为由替其说情。毛泽东回答:“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最终,党中央批准对刘青山、张子善判处死刑。

坚持人民至上是“解决问题正确”的基本主线

  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让人民满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民心向背”的发展史。“民本”二字最早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人民是国家安定的基础,人民稳定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人民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国家就会动荡不安。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认为统治者要善待和关心百姓,不能虐待和欺负百姓,更不能压迫百姓。荀子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生思想。唐朝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提出“国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宋代朱熹则认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强调君王要懂得时刻关注百姓的需要有没有得到解决,懂得体谅人民的疾苦,把爱护人民作为治国的重要准则。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利益问题是推动人民群众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力,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也是历史成果的享有者。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利益问题,尤其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并为这一初心的实现而不断奋斗,想人民之想,急人民之急,忧人民之忧,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毛泽东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动土地改革,解决农民重视的土地问题,让农民有地可种,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民世世代代希望“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共产党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奔着问题来。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他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对村民嘘寒问暖,努力解决村民关注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在担任梁家河村支书期间,他带领社员打坝淤地造良田,这些坝地至今仍是村里最好的耕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总书记强调,“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是为了解决我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问题。我们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各项工作,就是为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问题。

注重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正确”的有效方法

  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调查研究深入贯彻和拓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群众中去(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1931年4月2日,毛泽东在红军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提出了著名论断:“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一切科学理论产生的起点。研究问题的基础是掌握实际情况,通过对事物深入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认真分析,才能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毛泽东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就是解决问题,正确地解决问题还需要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毛泽东对什么是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例如:要贯彻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要善于通过“解剖麻雀”、蹲点等方式抓住典型进行调查;要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要善于联系群众,和群众做朋友;对收集上来的材料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等。1927年初,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报告是毛泽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一篇杰作。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他紧紧围绕“1926年下半年全国兴起的农民运动究竟应该被肯定还是被否定”这一突出问题,进行了为期32天的实地调研。毛泽东对农民问题和农民革命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创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提供了理论准备和思想基础。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封面。(江汉关博物馆馆藏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他经常深入调查研究,创造性地提出正定县要积极探索“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方式。2003年,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对浙江农村环境情况深入考察之后,指出“农村环境脏乱差,是影响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状态必须尽快改变”,提出要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基础工程”“龙头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调查研究要经常化。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2021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调查研究要注重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全面从严治党是“解决问题正确”的根本保障

  “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靠正确,不靠资格。”这就要求我们始终要加强党性党风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任何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党性党风建设是党员领导干部建设的根本要求。作风建设是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武器。我们要始终牢记苏共亡党亡国的深刻教训,党性、党风的蜕变败坏了党的形象,是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世情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在强化,全球治理乱象频现,俄乌战争前景未卜,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从国情看,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发展形势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三期”叠加,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党情看,我们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依旧存在,如何通过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摆上了更加突出的议事日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要毫不动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挺纪在前、正风肃纪。通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能力,积极防止和克服党内消极腐化现象和不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抓住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精准解决问题、补足短板差距,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延伸阅读

  “共产党‘靠什么吃饭’六个论断”系列文章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2日 10:3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许建文 打印